为患者保住生育力后,孩子喊了她14年“医生妈妈”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5-12 14:00:37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徐诗瑜)“医生妈妈母亲节快乐,希望您身体健康、万事顺意。”在母亲节到来前,14岁的笑笑(化名)给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首席专家陈亦乐发送了一则短信。

16年前,患有子宫内膜癌的笑笑母亲张天(化名)被多家医院告知:想保命,就必须切除子宫。可她想要自己的宝宝,想要保留成为母亲的可能性。而陈亦乐,让这种希望变成了现实。抗癌结束后,张天通过自然受孕,拥有了她心爱的小女儿笑笑。从笑笑能说话起,张天就告诉笑笑:“陈医生救过妈妈的命,她是你的医生妈妈。”

而这声“医生妈妈”,一喊就是整整14年。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首席专家陈亦乐。受访者供图

“医生,我能不能不切子宫?我真的很想要一个自己的女儿。”时间拨转回2008年,陈亦乐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张天的时候——32岁的张天焦虑、恐惧,混杂着对未来强烈的不安。

张天来就诊时已经出现了长期不规则阴道出血,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为子宫内膜癌。“现在还是子宫内膜癌早期,病灶小于2厘米,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想要保留生育力是有可能的。”陈亦乐的话就像一针“安心剂”,也是张天当时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保留子宫,意味着走向药物保守治疗。但这不是一条轻松的路,抗癌历时三个阶段,整整九个月。因子宫内膜癌与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失调高度相关,治疗中使用了大剂量的孕激素。用激素后,人就像突然肿了起来,张天最胖的时候到了整整220斤,治疗过程中还经历了多次刮宫。痛苦的背面,是一位渴望成为母亲的人战胜疾病的决心。

九个月后,治疗结束。但因为子宫内膜癌仍有复发的可能,药物治疗结束后的每一天,仍然是在跟癌症“赛跑”。成为母亲的决心支撑着她,她跑赢了。

2011年4月,陈亦乐收到了来自张天的喜讯:“陈医生,我怀孕了,我真的要当妈妈了!”当年年底,笑笑出生了。孩子出生的那天,张天仍不忘记告知陈亦乐:“是个健康的小女孩,整整4.45公斤呢!”

一年后,张天是抱着笑笑来找陈亦乐复查的,她告诉陈亦乐:“希望孩子以后也能叫您妈妈,您就是她的医生妈妈。”

时间流转,张天总是在每年节假日的固定时间告诉陈亦乐她和笑笑的近况。今年年初,她们去爬了衡山,也为陈亦乐祈了福。在给陈亦乐的短信中,她写道:“希望您长命百岁、万事无忧。”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首席专家陈亦乐(右一)为患者检查。受访者供图

陈亦乐从2004年开始进行妇科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工作。20年间,她已经为300多名妇瘤患者保住了子宫,也成了许多孩子的“医生妈妈”。

谈起这项事业,68岁的陈亦乐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能把一个人的癌症治好,给人活下去的可能性,还能让她们拥有是否要成为母亲的选择权,于我而言,真是再幸福不过了。”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