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在头添耕牛,冬在尾冻死鬼”,啥时候冬至?今年春节冷吗?

小谈食刻 2023-12-08 11:07:07

导读:

过了大雪节气之后,接下来就是冬至,而这个节气在民间可不一般,它的地位相当之高,不仅仅只是一个节气那么简单。今年的冬至时间是,12月22日星期五,按照农历的说法,这天是癸卯年甲子月甲寅日冬月初十。这个农历的时间相当的重要,因为在很多的民间俗语当中,都有提到,比如“冬在头添耕牛,冬在尾冻死鬼”等。

冬,这里指的是冬至,这天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在古代民间甚至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为此,它的出现的早晚,也常用来预兆接下来的一个天气走向,人们根据这些,从而指导农事,做到五谷丰登。

为啥冬至节气,可以起到预兆未来春节天气的一个情况?

第一,冬至是“数九”的开始,这个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冬至日开始数九,当过完九九的话,天气就变得暖和起来了。歌谣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在前,说明数九的时间会靠前,那么冷的要更快一些,反之,如果冬至日在尾,那么冷的比较慢,甚至容易出现倒春寒的一个现象。

第二,冬至是阳气生发的开始,老话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在笔者看来,冬至是孕育新春的开始,它让人们休养生息,孕育精力,时刻准备着去奏响新一年的激昂乐章,所以它的早晚,对春节冷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冬至是新一年的开始,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这一点,但是在古代,冬至确实是新一年的开始,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在那个时候,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为此在这样的日子当中,时间的早晚也显得格外的重要。

“冬在头添耕牛,冬在尾冻死鬼”,今年冬至在月头还是月尾呢?春节冷吗?

先解释一下这句话,冬至如果是在月头的话,那么家里要添耕牛,如果是冬至在月尾的话,则会出现冷冻天气,冻死鬼,形容天气异常的寒冷,添耕牛,自然就是春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的暖和,春天刚好是播种的时候,此时就需要耕牛来犁地。

按照农历的时间,冬至可能出现在三个阶段,分别是冬月头、冬月中、冬月尾,按照10天来计算的话,则恰巧合适,也就是说,从冬月初一到冬月初十,则为头,依次类推。那么今年显然就是冬至在月头。

冬至在月头的话,民间有很多的说法,比如“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意思就是如果冬至出现在月初的话,那么今年的冬天会比较寒冷,不过最冷的时间段将会在春节前后出现。今年的春节是2月10日,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会迎来寒冷的天气。

所以,从农谚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今年的春节之前会比较的暖和,但是在春节期间,相对会比较的寒冷,因为今年是冬至在月头。当然最终,天气会怎么样,还要看具体的气候变化,毕竟天气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我们不能因此就判断它春节一定非常冷。

6 阅读:220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