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复,保留文物携带的基本历史信息

天眼新闻 2024-05-18 10:30:24

编者按:

红色印迹、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在黔贵大地,一处处鲜活的文化遗存把“文化千岛”贵州点缀得更加绚烂,一座座博物馆矗立其中,镌刻多彩贵州人文气质,向人们述说着这方土地上的历史、文化、习俗。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贵州各地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荣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已于2023年7月启动保护性回填工作。该遗址发掘的临时库房就在距离遗址不远处,前身是贵安新区一家经营不善的宾馆。从宽阔的大马路拐进林间小道,一座独栋的三层建筑出现在眼前。

选择这里作为出土文物重回世间的第一个居所,安全是首要条件:交通通达又少有闲杂,环境单纯;周围摄像头密集,便于安全;房主家原本就有的几十条狗,天生具备“保安”功能;临时库房只有一个出入口,常年有人值守。

文物修复车间就在临时库房的旁边,被大松山墓群现场负责人之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资料室主任胡昌国带领进入铁门前,需要填写表格。走进库房,整整齐齐放置在一排排架子上的考古发掘的“战利品”出现在眼前,从金银饰品、玻璃制品、漆木器,到铜铁和陶瓷器,一共有5000多件出土文物在此存放,每一件的发掘团队、出土时间和器物名称等等,都在标签上标注,像医院在每个新生儿床头挂上的出生卡。不同的是,文物是重见天日,新生儿是初到人间。

52岁的韩建军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文物修复师之一,也是协助胡昌国具体张罗临时库房各类杂务的人。虽然只是高中毕业,没有受过考古的专业训练,但他和考古的缘分已经持续了近30年。1996年他去广州打工,进入广州市考古所,参与勘探、发掘、绘图等田野工作。2012年回到家乡贵州,来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时,他已经是有16年“考古从业经验”的老技师。到沿海地区打工,竟然有进考古所的?韩建军的解释是:“当年在考古行业和在建筑行业打工,挣的钱都差不多。”

如今韩建军依旧参与到田野考古的各个环节中,陶瓷器文物的修复也是他的工作之一。考古所的文物修复,尤其陶瓷器,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不如其他文物修复部门那么高深精微,其首要目的还是在于对器型做到基本复原,进行加固和稳定,保留文物所携带的基本的历史信息。韩建军觉得,将出土时难以数计的陶瓷碎片,经由他和同事之手,从支离破碎,复原成各归其位、有口有底的完整版,“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问韩建军修复文物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他说:“耐心。”将千百块文物残片进行比对、挑选、拼接、粘合,这场容不得半点马虎的“3D立体拼图游戏”,真是费心又费手,耗神又耗时,何况它远远不是“游戏”,稍有差池,也许就会遗漏甚至混淆诸多历史信息。

铁器的修复也是这里修复工作的日常,除锈、烘干、补坯、封护……外行只能粗针大线地叙述流程,具体到修复师手中又是更细致和繁琐的技术步骤。在修复之前,器物上是否有纹饰、错金银等等,都需要确定。肉眼难以判断的,就需要送去拍X光片——和医生难以凭“望闻问切”确诊病情时一样。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同的生命,不见天日千百年,有的千疮百孔,有的奄奄一息,修复师只能针对每一件的具体状况,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手艺,或拯救,或放弃。易腐烂难保存的漆木器,大部分的修复就没法在贵州完成,需要求助“外援”。胡国昌主任说,这两年他们前后共向湖北荆州文保中心送去了450件漆木器,这类修复技术难度大,价格高昂。

胡国昌和韩建军从2022年7月开始,就在大松山墓群临时库房驻扎。如今除了大松山墓群,贵安新区正在进行的各处遗址发掘和出土文物的保存与修复,也都是他们的分内之事。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大松山墓群,共发掘2192座墓葬,出土以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为主的4000余件(套)文物。它们经由文物修复师之手,截至2024年5月12日,已经修复完成陶瓷器1200余件,铁器224件。当残缺的文物复原成完整的模样,空白的历史也在被渐渐填补。

策划/黄蔚 陈曦 赵相康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

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提供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