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的八部到底是什么意思,指代的又是谁

喜爱历史的小迷弟 2024-05-07 18:58:23

《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作品中平均武力值最高,场面最宏大的一部作品,那么这部作品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八部又代表的都是谁呢?

“天龙八部”中的八部是指佛教中的八种神道怪物,它们包括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和摩睺罗伽。这些名词源于佛经,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并称“天龙八部”。这些神道怪物在佛教中常被描绘为护法神,参与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的过程。

每个神道怪物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人物形象,而“天龙八部”也有“世间众生”的引申义,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书中的八个不同人物分别对应着八部,其中:

天龙八部

天众对应的是乔峰,佛教中有三界六道之说,天众就是生活在各层天的众生,他们的生活比人间优胜得多,寿命也长得多。天众也包括天王,如帝释天主、大梵天王等,民间常称天王为神。中文常用省略语,所以“天”字至少包括四义:一、苍穹;二、天界;三、天人;四、天王。天众指的就是天人和天王。

书中的乔峰给人的感觉就如同天神一般,无论是从身材、气质、谈吐,还是武功、人品、性格,无不如此,他是一个光芒万丈般的人物。他本是契丹族人,因为父母被中原武林豪杰所害,自己被汉人抚养长大。因为武艺高强、侠肝义胆,他成为了丐帮的帮主,声望极高,人称“北乔峰”。最后为了宋辽和平,甘愿赴死,这份为国的大义自然对应的是天众。

乔峰

龙众对应的是段誉,他是云南大理段正淳的儿子,下一任大理国皇帝。和父亲一样,段誉也是一个情痴,对见过的每一个美貌女子都产生过美好的向往。在我国古代,皇帝普遍被认为是真龙天子,所以段誉对应的是龙众。

段誉

夜叉对应的是虚竹,“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其中首领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夜叉”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虚竹原本是少林寺的一个小和尚,后来历经种种奇遇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人并身负二百多年的内功,同时他也是灵鹫宫公主,统领三十六岛七十二洞。此外虚竹对人友善,尊崇佛法,而且夜叉相貌都是丑陋的正好符合虚竹貌丑的特点,所以虚竹就是天龙八部里的夜叉。

虚竹

乾达婆对应的是阿朱,佛教中“乾达婆”又称为“香神”,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侍帝释天的专管奏乐演唱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帝释天是天众,阿朱懂音乐且与乔峰有很深的情感纠葛,所以乾达婆对应的就是阿朱了。

阿朱

阿修罗对应的是慕容复,佛教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不过阿修罗往往战败,对应到书中自然就是慕容复了。书中慕容复与乔峰并称南慕容北乔峰,且慕容复为了复国大计与乔峰作对,少室山一战更是被萧峰一手举起来给摔了出去。

慕容复

迦楼罗对应的是鸠摩智,佛教中“迦楼罗”指“金翅鸟神”。这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颗凸起的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每天要吃一条龙及五百条小龙。到命终时,体内积聚诸毒,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上命终。因为一生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临死时毒发自焚。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对应到书中就是鸠摩智,鸠摩智强练各种武学,甚至为了学会大理段家的六脉神剑而把段誉抓走,最后学会了盗版的一剑,不过鸠摩智最终因为练功走火入魔被段誉吸干了毕生功力,也因此大彻大悟,成为一代高僧。

鸠摩智

紧那罗对应的是阿紫,佛教中“紧那罗”是歌神,是专门演奏法乐的音乐家。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乐神。和乾达婆一起侍奉帝释天,小说中阿紫心肠歹毒,又善于用毒,所以紧那罗对应的就是阿紫了。

阿紫

摩睺罗伽对应的是游坦之,“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聋呆无知,故乐脱伦。书中的游坦之很迷恋阿紫,他的快乐也很简单,只要阿紫快乐他就快乐,而且游坦之最后学会的是神足经,所谓画蛇添足,腹行的蛇加上足就成了龙,而游坦之后来也成了丐帮帮主。

0 阅读:17

喜爱历史的小迷弟

简介:学习传播共享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