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最受敬重还畏惧的人,不是蒋校长,不是周主任,而是此人

历来有些现实 2024-01-22 22:06:04

如果问,黄埔军校最受敬重的是谁,很多人会以为是校长蒋介石,或者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其实不然,蒋介石虽让人畏惧,但很多学生对他没有那么敬重。

周恩来让人敬重,但不那么畏惧。

有一个人,赢得了全体学生的敬重,大家对他还很畏惧,此人是谁?

黄埔军校是将军的摇篮,无数将星在这里冉冉升起,留下了一段段传奇。

将军固然了不起,将他们雕琢成器的教官更厉害。

黄埔军校的教官有很多,比较有名的,当属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和蒋鼎文、刘峙、陈继承、陈诚、张治中。

这八人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们深受蒋介石重用,是蒋的“八大金刚”,后来都叱咤风云,在军界政界担任要职。

还有一个人,后来在军政界担任的职务不高,大家对他不那么熟悉,但却的的确确是黄埔生最敬重,同时也敬畏的教官。

当过教师的人都知道,一个教师对学生仅仅有爱是不行的,那样教室会乱成一锅粥。

仅仅让学生害怕也不行,那样学生的参与性大大降低,学不到东西。

必须让学生既感到和蔼可亲,又感到不可冒犯。

这就有个前提,你必须肚里有墨水,还能讲出来,讲得生动,妙趣横生。

黄埔军校都是大小伙子,本身都是人中龙凤,有丰富阅历;甚至有的学生本来就有军校基础,还是佼佼者。

要想让他们怕你敬你,除了讲课生动,还要有人格魅力,有过人的军事技能,让他们对你心服口服。

蒋校长是管全面的,他时而和蔼,时而严厉,让人捉摸不定。

他总把革命调子唱得很高,有人对他敬佩,有人却觉得滑稽,没有赢得全体学生的敬重。

周恩来是政治部主任,学生们对他敬重,是人格方面的。

学生对他们的看法如何,并不影响在军校的学习。

如果一个教官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和敬畏,那学生在这里就白上了,肯定学不到东西。

说了半天,这个让学生最敬重和佩服的教官是谁呢?

他叫严重,字立三,1892年出生在湖北麻城,祖籍江西饶州。

过去的人取字很有讲究,严重字“立三”也是如此。

他来自《左传》上的一段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你一定会说,严重不是来自名门望族,就是书香门第。

你说对了,严重的父亲是清末举人,曾经当过县令。

他的父亲是个清官,有道德洁癖,他为官多年,两袖清风,口碑极佳。

因此严老先生在乎羽毛,对儿子自然也管教很严。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严立三,品学兼优,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理想。

还在少年时,他就对祖母说,要为国效力,救国救民。

祖母以为孙子说的是笑话,没有当回事。

后来,严重果然走上了革命之路。

武昌起义爆发后,正在安徽陆军小学堂上学的严立三,呼吁同学们跟他一起去参加革命。

大家对他嗤之以鼻:“武昌那些人是犯上作乱,你疯了吗?”

严立三见状也不再劝说,他一个人登上了去武昌的列车,义无反顾参加起义军,担任了武昌忠义军第2营的前队司书生。

在部队,严立三不因位卑而随波逐流,而是忧心战局,数度向所部统领和黎元洪都督写信,提出自己的军事见解。

第一次收到信,黎元洪听说是一个小兵写的,看都没有看扔到废纸篓。

第二次收到,也是如此。

再一次收到的时候,黎元洪有点好奇,拆开一看,连连称奇。

他当即接见这个小兵,提出要提拔他。

严立三却回答说,你的任命我不能接受,等形势稳定了,我还要回军校上课。

后来局势稍微安定,严立三果然返校,后来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进入安徽陆军预备学校补习所深造。

1914年8月,他来到位于北京清河的陆军第一预备学校继续学习。

这所学校的优秀学生,都被送到了一所更有名的军校学习。

那所军校,就是大名鼎鼎的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更是将星摇篮,前面说到的蒋介石“八大金刚”,几乎全都来自这所军校。

让蒋介石寝食难安的邓演达,战胜过林彪的“小诸葛”白崇禧,让我军三位元帅吃过苦头的傅作义,担任过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创造了“天炉战法”痛击日军的薛岳都来自这所军校。

严立三就读于保定五期工兵科,和傅作义、张荫梧、赵承绶等国民党将领是同窗。

邓演达

让蒋介石畏惧的邓演达,是保定六期生,蒋介石之所以怕他,是因为他军事才华过人,又桀骜不驯,不买蒋的账。

在保定期间,严立三与邓演达有共同语言,二人无话不谈,成为莫逆之交。

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大多数学生都到了部队,受到重用。

而严立三却拒绝分配,他认为自己学的军事知识还不够,需要继续充电。

他先后进入西北边防军交通教练所军官速成班、北京政府陆军部无线电传习所受训,军事知识学习得更为全面。

1921年12月,刚刚毕业的严立三收到了一封信,他一看喜出望外,是邓演达写来的,说自己在粤军,要他也到那里去。

从此,这对知己又到了一起,开始并肩作战。

1924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成立,邓演达出任教练部副主任,严立三被推荐担任教授部总队长,一担任就是三期。

从1926年开始,严立三改任训练部中将主任,随后又被调到了教授部担任主任。

当总队长,要跟学生正面接触,不但要讲述军事知识,还要手把手传授军事技能。

要想让他们学到知识,自己必须有两把刷子。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要知道这些学生都是成人了,他们军事上并不全是菜鸟,有的学员已有军校基础。

比如名将宋希濂,在来黄埔之前,已经在程潜主办的陆军讲武学校学习一年。

曾经战胜过林彪的陈明仁,也是陆军讲武学校的学生。

像宋希濂、陈明仁这样经历的学生,还有不少。

在上课的时候,这些学生觉得自己都懂了,难免会心不在焉,捣乱。

还有的学生则故意提出刁钻问题,来为难教官。

严立三军事知识丰富,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生动有趣。

他的军事技能过关,射击、肉搏、长跑、投弹样样出色,到了操场上现场演练,总是能赢得阵阵掌声,让挑刺学员闭嘴,让大家口服心服。

在用人上,有的教官讲党派,有的教官讲地域,只重用家乡人或者政见相同的人。

对于不同政见或者不是同乡的人,他们故意排斥,不予重用。

严立三却不然,他在用人的时候,一碗水端平,不看对象,一视同仁。

只要是有上进心的学生,他都毫无保留辅导;有才干的学生,他都不分亲疏推荐。

严立三的胞弟严政在黄埔二期学习,他特意叮嘱说:不得对别人说我们的关系。

在推荐干部的时候,严政总是被排斥在外。

在操场上严立三冷酷无情,总是板着脸,对学员要求严格,一个项目不过关,他就揪住不放,当着学员的面猛怼,一点面子都不给。

哪怕不吃饭,他也要看着你做好才罢休。

严立三要求严格,超乎想象,但是没有学生在背后骂他。

原因很简单,他从不体罚学生,也不允许别的教官那样做,说那是军阀作风。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体罚学生是大多数老师的法宝,在部队和军校被体罚更是司空见惯。

而严立三能不体罚学生,这实在难得,尽管他在讲课和操练的时候总是板着脸,学生们也没有对他产生抵触情绪。

走出课堂和操场,不苟言笑的严立三就换了一副面孔,化身成为慈母。

他在生活上对学员呵护备至,把你看做他的小弟甚至孩子。

谁家有了困难,谁生病了,他知道后都会全力相助。

一天在课堂上,一位湖北籍的农村学员表现反常,原来积极发言的他沉默寡言,一脸愁容。

下课后一问才知道,这名学员收到家书,说家中大旱,母亲生病,父亲无钱看病。

严立三尽力安抚学生,要他不要多想,安心学习。

几天后,父亲来信上海有个傅先生向他家中汇了一笔款。

该学员深感诧异,自己在上海没有熟人啊。

他致信傅先生询问,才知道汇款人是严总队长。

其实严立三并不是土豪,他的生活极为节俭,也不搞特殊化。

广州暑热难耐,按照学校安排,教官可住在花园洋楼。

不住的人,可以享受补贴。

严立三住进勤杂人员住过的小屋,省下来的钱舍不得吃喝,用来帮助贫困学生。

除了扶危济困,严立三对学生的关心体贴同样让人感动。

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教官都休息了,严立三却会悄悄到学生宿舍,看看谁还没有休息,谁的被子蹬开了,宿舍门又没有关上。

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了,他也会出面坚决,不化解矛盾不会罢休。

因此,学生们给他取了个外号“严婆婆”。

在课堂和训练场上,他“威如严父“,在生活中,他“爱如慈母”。

因此,学生们对他既敬佩,又畏惧,还爱戴。

到了战场上,这些学生愿意听他调遣。

担任总队长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广州商团叛乱,听说严立三率军出战,第一期第3、第4队学生踊跃参战,在战斗中舍生忘死。

除此之外,在两次东征、平定陈炯明叛乱,以及驱逐杨希闵、刘震寰等滇桂军阀及统一广东的多次战役中,严立三均率队参加,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水平。

由此,严立三在学生中有崇高的威望,任何人都无法与之相比。

这可不是主观推断,是有事实依据的。

有一次,孙中山召集党务会议,黄埔军校分到一个代表名额。

公平起见,学校进行了无记名投票。

结果,严立三遥遥领先,得票最多。

老蒋闻讯后感叹:严立三在学生中的威望太高了,竟然超过了我这个校长。

问题来了,严立三德高望重,军事才华过人为何默默无闻?

按照常理,有军事才干的人,要么是我党名将,要么是国军名将。

严立三之所以不太有名,是因为他比较清高,不愿意介入党派之战。

蒋介石对他很重用,在1927年任命他担任过师长。

但是一听说要“剿共”,他就撂挑子不干了。

1931年11月,蒋介石秘密杀害严立三的好友邓演达之后,他跟对蒋彻底失望,从此退出官场。

1937年,在自己的好友、湖北省主席陈诚的邀请下,他担任了湖北民政厅长,两年后便辞职不干。

陈诚

辞职后的严立三于1940年7月到了宣恩县乡下定居,过起了隐居生活,亲自开荒种地。

1944年4月,严立三在贫病交加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年仅52岁。

这时候,他的学生们正在战场上为国拼杀,青史留名。

他如果上战场的话,肯定身手不凡,续写传奇。

这样一个有军事才华的人,本来可以在战争史上写下辉煌一页的,却以这种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让人惋惜。

参考史料

《严立三先生传》袁守谦 - 《档案记忆》1989年2月

29 阅读:15198
评论列表
  • 2024-03-24 22:47

    言过其实

  • 2024-01-24 03:26

    配上张越战,南越伪军的宣传照干什么?

  • 2024-02-02 14:28

    我还以为是:李立三先

历来有些现实

简介:假装懂点历史,假装不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