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他汀,哪一种降脂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看完心里有数了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5-16 22:12:34

他汀类药物是现代药物研发和运用的缩影:对付多发的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梗、卒中等疾病,确立药圈里的“名药”、“好药”、“常用药”等地位。

现有的常见他汀有7种,分别是:第一代: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第二代: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第三代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

那么,这些他汀供患者选用,到底哪一种最好?是不是第三代的好于前两代?副作用相比如何?

他汀的成功应用临床,是现代医学史的“大事件”,它的化学名称叫“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防控高发的心脑血管类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归根结底与人体胆固醇有关。

胆固醇主要有4项: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们是在肝脏合成的,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是麻烦制造者、废料堆集者,越少越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是废料清除工、血管维护者,越多越好。

这样就能理解,凡是心脑血管出现问题的患者,一定是坏胆固醇太多了,而坏胆固醇产生的温床就在肝脏,抓住肝脏合成这个主要矛盾,问题就能缓解。

他汀就是抑制HMG-CoA还原酶的,这种酶是合成坏胆固醇的关键和中坚,自然就能降低坏胆固醇水平,而且还能升高好胆固醇的数量,在“一降一升”之间解除疾病隐患。

那么,评估这7种他汀药物“谁的效果更好”,降低“坏胆固醇”的效力就是一个直观指标。

根据我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明确的“单药降胆固醇”的强度,7种他汀按不同剂量有三档:

1、降低坏胆固醇含量30%,有洛伐他汀10/20mg、辛伐他汀10mg、普伐他汀10/20mg、氟伐他汀40mg、匹伐他汀1mg。

这5类规格的他汀属于低强度他汀。

2、降低坏胆固醇含量30%—49%,有洛伐他汀40mg、辛伐他汀20/40mg、普伐他汀40mg、氟伐他汀缓释片80mg、匹伐他汀2/4mg、阿托伐他汀10/20mg、瑞舒伐他汀5/10mg。

这7类规格属于中等强度他汀。

3、降低坏胆固醇含量50%—60%,有阿托伐他汀40/80mg、瑞舒伐他汀20mg。

这2类规格属于高强度他汀。

临床上,要根据降低患者自身胆固醇目标值,选择合适强度的他汀,如普通的高血脂症患者,坏胆固醇小于3.4mmol/L,选择中低强度他汀即可;如果是糖尿病或冠心病人群,坏胆固醇要降至2.6mmol/L,甚至1.8mmol/L以内,选择中高强度的他汀。

需要注意的是,他汀不是强度越大越好,从国人实际情况看,很少用到高强度他汀,通常中低强度就够用了,盲目“贪多求强”反而会出问题。

所以,7种他汀从服用规格看,没有效果最好的,或更胜一筹的,只有选择最符合自身病情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从副作用看,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按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用,副作用是可控的。由于不同类型他汀在药物理化、代谢路径、降脂强度等方面差异,有的是亲水性,有的是亲脂性,有的是脂水双溶性,所以在人体代谢中带来的副作用不相同。

如亲水性他汀,含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两类,除了在肝脏代谢,不会渗透到神经、肌肉等细胞外,对这些部位的刺激小一些。

还比如,有的他汀通过肝脏CYP3A4酶代谢,含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3个,很多药物也要通过CYP3A4酶代谢,所以服用这3种他汀,要严格遵医嘱和说明书用药,防止药物间相互作用。

针对自身病情选用他汀,是很专业和严谨的事情,各方面需要取舍和平衡,一定要通过专业医生的处方,找到最适合的他汀。由于他汀是长期用药,所以还有3个方面细节要关注:

1、轻易不能停药,他汀是靠“抑制”特定酶类合成产生作用,而不是“消除”,所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轻率停药,很可能让酶类反弹,病情加重。

2、不同的他汀有不同的用药要求和服药时间,要严格做好病情管理,否则前功尽弃,即使像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也要力求最大的用药效果。

3、吃药同时关注定期复查,具体是:初次用药,4—6周内首次复查;调整剂量后4—6周左右复查;药物剂量稳定后,每季度至每年复查一次,如果有影响他汀代谢的情况,需及时复查。

总之,用好他汀类药物,是控制病情的好帮手,希望能严格遵医嘱做好病情管理,避免乱用、误用、停用而出现问题。

2 阅读:916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