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亮:宁德时代为什么要做滑板底盘

汽车商业评论 2024-01-22 14:55:13

撰文 / 胡国亮(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执行总裁)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赵昊然

很多人还不知道,宁德时代也在做滑板底盘。11月10日,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第一天,宁德时代智能科技执行总裁胡国亮带来《重塑与蝉蜕:宁德时代的一体化智能底盘思考》演讲。

胡国亮表示,纯电动车底盘设计最大的问题是电池。“如果要做一个完好的电动车底盘,充分发挥电池、电驱的优势,我们应该改变观念,‘Build Around Battery’,以电池为核心构建整个底盘架构。”

基于此,宁德时代推出了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滑板底盘)产品,实现了上下车体机械、电器、软件、功能多维度地解耦。

不过,CIIC的创新之处不仅仅是上下车体解耦概念带来的技术影响。胡国亮认为,更深远的影响是,“可能会改变几十年来的汽车设计和生产方式,可能会改变主机厂当前以冲焊涂总四大工艺为核心的制造工艺和组织方式。”

以下是演讲实录。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给大家分享宁德时代在智能底盘相关领域的一些思考。大家首先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宁德时代今天来讲底盘?我想通过今天的介绍,能让大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从哪一个角度开始考虑,从电池,到底盘宁德时代是如何思考的。

汽车属性的蜕变

整个人类工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现在是由传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到一个发展最快的时期,也就是大家说的工业4.0。前三次工业革命,汽车人遇到的问题是,一个交通工具属性的大宗商品如何开发、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提高车辆安全、效率。

在此情况下,可以看到过去汽车行业有一个基本不变的定律,也就是说,汽车行业引领者基本上是能够获得规模的人,通过更大的量来降低产品的成本。从最初的机械化到电气化到电子化,一直在不停地用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迭代、创新,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是一个以交通工具属性推动的大行业。

过去一百多年,整个行业发展也基本上印证了这样的规律,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发现,整个行业会越来越集聚,特别是量集聚、资本集聚。所以,最后形成了2000年前后行业会谈“三大三小”,出现了行业里面OEM数量急剧减少的状况。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看到的情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最近这5到10年里面,我们发现电动化、智能化、场景化和各种新技术的引入,加上人群消费观念、人群消费能力的差别,也导致整个新生代对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购车主体喜欢的是比较中庸的,可靠、空间大、性能好的车型,而现在的90后、00后,Z世代,他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看到现在的新生代买一辆车和不买一辆车可能不再以它的底盘有多扎实、动力有多好为依据,可能是眼缘,一眼看上去不够漂亮,可能是看有没有提供两室一厅或者三室一厅,可能因为没能提供冰箱、沙发、大彩电,导致购买欲望发生了变化。

今天汽车这个大宗商品在交通工具的属性上,已经逐渐附加上更多的消费品、生活、空间相关的属性。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行业正在“蜕变”,这个和贾老师定的主题“蝉蜕和变革”非常契合。

整个行业和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看到市场更多地是由需求拉动的。前面的论坛提到了,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我没有办法把这个产品做出来,而在于我不知道做出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尤其以中国为代表的汽车市场非常“卷”,“卷”到最后大家赚不到钱,卷到最后大家发现整个行业里面所有的OEM和Tier1都很苦。我们到底在“卷”什么?

首先汽车行业最重要的点是安全,所有车厂都在安全这个基础上做竞争。然后可能更关注的是客户到底要什么,可以在脑子里数一下今天主机厂制定的卖点都有什么。

当我们谈到新势力的时候,会发现他们建立品牌差异化、赢得市场的点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交通工具动力、底盘的属性。

我们经常讲“四化”,现在用户更多买单的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数据交互、造型。我们看到一辆车更多回归了“人性”,这些都是为人服务的,终端用户能够感知到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用户体验是取决于车里面的智能、交互、造型相关的属性。

领跑者的五大创新要素

这种情况下我们在想一个问题,也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在行业里面能够取得成功的这些车企和车型,绝大多数都是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到了极致。

有些把重点放在高度智能化整车上;有些放在极度个性的造型设计上;有些把焦点放在高效率的运营上。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还有两个点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它们不是直接摆在面上的竞争点,但是它们是高效率的支撑。

一个是高效电动化的底盘。现在电动车的竞争无论是竞争成本,还是竞争续航里程,还是竞争底盘的寿命,这些基本上都是在电动化的领域里做竞争。

一个是极致迭代速度。现在的行业太“卷”了,中国讲“卷”的时候不仅仅是成本上很“卷”,不仅仅是拼性能,更多的是迭代速度极高。当国外需要三年甚至四年开发一款车的时候,中国市场两年半到三年如果没有车型迭代,这样一家公司基本上会被市场逐渐淡忘。所以,汽车的极致迭代更多是类似于消费品、类似于IT行业的迭代思维。

这五个要点是我们看到当今行业里面成功者的核心要素。宁德时代在电池行业里面,在赋能全球企业更好、更快地推进电动化进程中,我们能做什么。如果行业和客户想要实现刚才那五个要点,我们从电池技术和底盘系统效率上能否做一些工作?

我们仔细分析和研究之后,结合自身的特点发现,五个要素里面,前三个要素和主机厂、用户直接相关,主机厂、移动出行商最理解在这种场景下针对什么样的人群需要做什么东西。这些翻译回去,在整车开发上,基本就意味着整车造型、整车智驾、整车座舱、整车交互等所有数智化的工作,这些聚焦在上车体的工作由主机厂、移动出行商去完成,这是最合理的,这条路径最短,效率也最高。

同时我们看到现在的电动车底盘好像也不是很完美。为什么不完美?市面上的大部分电动车是由传统的ICE底盘改造,它并不是真正的电动车底盘。现在国际大厂开始构造下一代的纯电动底盘,尽管也不是特别理想,但是大家都在做这件事情。

在中国,每个车企要新推出一代车型的时候,推一个平台,就要重新考虑如何构造一个基于传统ICE底盘经验的电动车。我们说这是一个纯电动的车,但架构却延续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架构。

传统架构的特点是,车的设计是以传统的白车身为基础,是传统的笼式车身。传统架构上整个车的结构、安全都是围绕着车身来建造的。即使是底盘这样一个如此关键、如此重要的部件,也是建筑在白车身的基础之上,架构上增加了前后桥和前后段形成的。

如果车厂要同时开展上车身和下面底盘的工作,需要的资源和人力会非常多,开发周期会非常长。正是因为传统造车和传统车架构存在这样的问题,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还有一组行业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卖出500多万辆车,总共400多个车型,这里面只有几十个车型平均月销量过万,占总销量一半以上,剩下的300多款车加到一起总销量不到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低销量车型有没有存在的道理?实际上很明显,存在即合理。因为这些车型是为了满足某个特定领域和某个特定市场的用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主机厂没有办法没有必要从头到尾,从上到下,开发一台完整的整车和整车架构。否则开发成本极高,开发周期比较长,最后导致在竞争中没有办法实现盈利。这也是我们行业“内卷”的一个核心问题。

重塑:多维度解耦

宁德时代从战略上考虑,我们董事长(曾毓群)明确地提出过三大路线。

第一条路线,移动式化石能源的替代,也就是车载电池。第二条路线,固定式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做储能。但是我们的下一步是希望公司转型去做第三条路线,就是电动化和智能化结合的应用。

电动化和智能化结合的应用不仅仅在于车,但是在车上面我们在考虑以我们的能力和优势,能否帮助这个行业打造一个新模式,让整个行业能够很好地得益于这样一个新的架构和模式,来开发出有竞争力的底盘和电动车。

所以,我们在宁德时代的体系内专门做了一个研究,基于电池技术做进一步地研发拓展。在拓展过程中,我们和全球的主要客户不止一次地讨论过“电动车和纯电动底盘最核心的问题/特点是什么”。在过去的四、五年时间里,大家得到的共识是:纯电动车底盘设计最大的问题是电池。

所以,一方面,大家在不停地推电池的成本、性能、能量密度,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同时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把所有的续航、充电、成本焦虑压给电芯。后来我们得到了一个答案:整个底盘设计尤其是乘用车底盘的设计,传统的设计思路是以底盘的机械架构为核心,最后把机械架构前后桥中间留出一块给各个供应商,比如电池厂把这个空间填满。这个时候,电池设计是以机械架构给出的边界为核心。

现在行业里面达成共识的是,如果要做一个完好的电动车底盘,充分发挥电池、电驱和电动车的优势,我们应该改变观念,“Build Around Battery”。以电池为核心构建整个底盘架构,这句话听起来很容易,但是当我们落地的时候就发现,以电池为核心构建整个底盘,我们需要把电池能量仓和电池包子部件变成底盘的核心。

既然要变成底盘的核心,我们再考虑是不是索性把电池包进行拓展,把电池包的边框和机械结构进一步地延伸,在电池包的前部延伸出车架,在电池包的后部延伸出车架,在电池包的内部让它承载更多的车架、机械结构相关的职能。

基于这种思想,宁德时代创建出了一个新产品,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叫“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Integrated Intelligent Chassis”。

这个产品最核心的点是以电池为核心构造一个底盘,同时实现上下车体同步开发,后者行业已经梦想了很久,但一直没有真正实现解耦。所以,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把上下车体解耦作为另一个核心。如图所示,这是一个物理底盘,,一个独立的可以自行驶的滑板底盘。

基于这样的滑板底盘结构,我们实现了与上车体的机械、电器、软件、功能多维度地解耦。

同时,实现了滑板底盘之后,各个接口需要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要求,我们强烈建议在整个行业里面能够形成各个接口的标准化。

从滑板底盘的角度来看,为了实现机械结构、电子结构和软件架构的解耦,我们在底盘E/E架构上做了比较多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上下车体解耦的情况下),以底盘域控作为整个底盘的“小脑”,配合上车体整车智能、整车计算中心或者座舱域、智能域,来实现完整的整车功能。

在这样的设计中,我们形成了以底盘域控制器为核心的三大控制中心。

首先是运动控制中心,主要实现底盘X、Y、Z方向的控制。但是我们不依赖于上车体,也就是说所有的执行需要通过底盘域控(SICC)对下面的转向、制动、悬架等所有的运动部件形成运动控制。这里面的运动控制既要支持当前L2人机共驾,也要进一步升级支持未来完全解耦的L4以上的无人驾驶。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在软件架构上实现相应的上下功能之间的解耦,实现冗余设计和安全设计。

第二是能量中心。为什么宁德时代做滑板底盘?我们的出发点不是传统的底盘性能,而是聚焦电池、电驱、电控的效率,所以会从充电、配电到放电,从热管理到电驱,在每个环节实现底盘的 “三电拉通”的设计。这种设计本身并不是一个很特殊的东西,因为电池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工作效率才最高,电驱也是一样,整车的控制也是一样,所以,我们会开发以多元热泵为核心的一体化的热管理系统,让我们改善以能量为中心的用户体验。通过“三电拉通”的设计之后,让用户体验到可以10分钟充满电,充到三四百公里的续航里程,可以在温度很低的时候实现更高地续航里程保持率,这样可以解决用户焦虑,同时可以以最好的能量管理的方式减少整车的电耗。尤其对于运营而言,运营企业非常强调运营效率,比如像出租车,如果电耗每百公里减少10%,生命周期的成本要降低多少?

第三是数据中心。整个底盘以上下车体解耦的概念实现一体式的滑盘底盘之后,整个底盘对上车体完全透明,通过SICC,把底盘的运行数据、控制数据、软件逻辑控制都可以交给上车体。在这里面我们会做一个以底盘SICC为核心的数据中心,我们可以把数据提交给上车体,会提交到云端,可以是客户的云端,也可以是我们的云端,一起来做数据的处理。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提供相应的SOA服务。

我们是以SDV(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软件定义汽车的架构去完成我们自己的软件开发系统和以底盘为核心的操作系统的基本框架。我们希望围绕着这三大中心,能够给客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产品。

当然,我们讲的所有这些功能的前提是,作为车最基本的安全需要有保障的,这是宁德时代一直坚持的基准线,如功能安全、电池安全、结构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等。

从电池到底盘,聚焦场景定义汽车

在滑板底盘上我们实现了“NP”设计,也就是无热扩散的设计,电池不会燃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形成的产品,就能够支撑宁德时代实现当初想做的事情。第一我们要把电池做好,第二才是扩展电池的业务,比如智能化+电动化的滑板底盘领域的应用。

2019年公司在IAA上发表了CTP1.0第一代电池到电池包的成组技术。经过迭代,CTP2.0、CTP3.0前两年都发布了。2022年CTP3.0技术获得了《时代杂志》最佳创新奖,它的能量密度做到了整个行业最高,搭载公司电池的极氪的车已经实现了千公里续航。

下一步,CTP技术会演化变成一个把电池集成到底盘的CTC技术,它的体积成组效率会进一步提升,和传统电池包来比,有超过10%的提升。

这种新型的技术会进一步减轻电化学体系的压力,让我们能够在同样续航里程需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能量密度更低的电池。比如,用CTC技术可以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实现90度左右的电量,实现一千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过去只有三元能做到。

正式基于这样的考虑和规划,我们进入到一体化滑板底盘的领域,希望和各位同仁一起,把智能底盘技术和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结合起来,这个结合的初心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从技术上可以做,而是创新驱动的产业价值。

创新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把技术做出来,更是实现技术普惠。通过我们的创新,让我们的市场,让我们的客户,让我们最终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创新的技术带来的好处。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产品形态和业务模式,让月销量不到一万台的客户,让这一部分用户需求,可以通过简单易用的、开发成本极低的、开发周期极短的、70%-80%性能经过法规验证的滑板底盘来实现,让这部分市场能够实现盈利、消费者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我们希望这部分个性化用户需求和市场,不再需要走一遍大众、通用几十年来以大规模量产实现技术和成本优化的路。

我们希望需要三室一厅的人可以享受三室一厅,需要彩电冰箱大沙发的人可以享受彩电冰箱大沙发。我们希望通过滑板底盘实现化学体系降级带来的成本优势,实现“三电拉通”之后带来的效率优势,实现集成的一体化设计带来的空间优势,实现让客户没有续航焦虑、没有充电焦虑的体验。

最重要的是,现在这一代不可能接受一个产品验证SOP之后八年、五年不换代,更重要的是上下车体分开之后,可以通过各自的演进、迭代共同进化,平行开发,实现上下车体都可以迭代,让我们的车的属性变得更像手机这样的消费品的属性,具备进化的能力。

在此情况下,我们希望用一个创新产品,释放合作伙伴的双手,不再需要花那么多的力气从头到尾打造每个底盘,而是更聚焦于用户场景,让前端的用户需求直接转变为上车体、整车开发的场景应用。同时我们会通过产品的迭代,去实现高速路段载人载物到城市道路的无人驾驶运物运人的场景覆盖。

针对滑板底盘技术产品,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正式成立,目前我们在临港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也建立了测试基地,同时也开始布局量产制造基地。

在一体化滑板底盘产品的开发中,我们需要和业内底盘控制系统、底盘子系统、零部件系统公司广泛合作,同时我们也希望和主机厂、移动出行商一起合作,打通能量流,一起赋能合作伙伴造好车。

这个产品因为比较新,所以行业里过去大家可能不太会有这样的产品的认知。有时候大家讲商用车都是这样的,我也在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商用车天然就是滑板底盘,所以大家不会在已经默认是滑板底盘的领域里面去提这件事。

但是在乘用车领域,我们的滑板底盘产品是非常创新的,它的创新点不仅仅来自上下车体解耦概念带来的技术影响,更深远的影响是,它可能会改变几十年来的汽车设计和生产方式,可能会改变主机厂当前以冲焊涂总四大工艺为核心的制造工艺和组织方式。

在这之前我也提一句,特别希望咱们行业里的专家和企业能和我们一起,来把我前面提到的几个上下车体解耦的标准、底盘控制的接口等规范一起制定出来。因为智能底盘这个行业如果没有标准,它很难快速健康地往前走。谢谢!

1 阅读:439

汽车商业评论

简介:中国汽车商业报道第一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