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时,李建成的5大心腹若是在身边,李世民不一定能赢

保言包语 2024-02-24 11:50:48

玄武门之变时,李建成的5大心腹若是在身边,李世民不一定能赢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为何败给李世民?

若有神勇罗艺,李建成方可安然无恙

当年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败给李世民,结局已成定局。然而当我们深究其中缘由,不禁感叹,若非种种巧合,李建成的结局原可迥然不同。

罗艺,当时东宫禁军中一员猛将。他生而神勇,自幼习武,武艺高强无匹,深得李建成倚重。在东宫中,罗艺可谓李建成左膀右臂,出入随行。当年玄武门之变时,罗艺偏偏外出征伐不在身边,此才导致李建成孤立无援。若罗艺在场,以其高强武艺和对李建成忠心,必将誓死保驾,李世民将难以对李建成下手。正是罗艺一时不在,才给了李世民可乘之机。

命运多舛,机缘巧合,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李建成若有罗艺相随左右,便可有所倚靠,绝不至于在玄武门独自面对李世民,而是可保全性命,另谋出路。这场玄武门之变,也将是另一个结果。然一念之差,一时疏忽,竟成就他人,亦毁了自己。李建成败给李世民,当真是命运弄人,由一时之失造成他人一世之功。

李瑗兵强势众,李建成可稳操胜券

当年玄武门之变之前,李建成其实并非是孤立无援。他还拉拢到一个外部力量,那就是表兄李瑗。

李瑗为李唐宗室,原受李渊重用,然而每次出兵多无功而返,早已心生不满。见李世民屡建奇功,羡慕嫉妒之心油然而生。为此积极拉拢李建成,希图借李建成之手除去李世民。若玄武门之变时李瑗在场,他手握重兵,兵强势众,李建成便可稳操胜券,软硬兼施,对李世民形成强大牵制。

当日李瑗若在玄武门助李建成一臂之力,李建成绝不至于孤立无援,则可借助李瑗的兵权摆脱困局。李世民必然不敢贸然下手,生变难以成功。归根结底,李瑗一力相助,将可扭转局势,令李建成在政争中占尽上风。于李建成而言,若非李瑗临时有事不在,玄武门一役又将是另一个结局。

冯立率兵赴援,李建成反败为胜

冯立,当年李建成东宫中一员心腹。他率领东宫禁卫军,对李建成忠心耿耿。当年玄武门之变时,若冯立在场,必带兵直插玄武门,助李建成脱困。

试想当日冯立率领禁卫军杀到,李世民手下守卫玄武门的只有数人,面对冯立的突袭攻势必然措手不及。届时冯立可直接攻入宫中,解李建成之围。如此一来,形势将逆转,李建成反败为胜,李世民的阴谋将落空。

冯立若在玄武门之变时及时率兵赴援,李建成即使进入玄武门,也不致孤立无援。冯立的禁卫军力量,将可为李建成转危为安,使他在政争中扳回一局。不料冯立当时不在场,这场政变才最终尘埃落定。冯立一力相助,李建成原可大义灭亲,顺利脱困。

王珪出谋划策,李建成逢凶化吉

王珪,李建成的心腹谋士。他智计过人,深谙权谋。若当日王珪在场,必定可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帮助他躲避危机。

试想若当日王珪随行,他定能察觉事有蹊跷,极力劝阻李建成入宫。即使李建成不听,王珪也会设法通风报信,提醒李建成提防李世民,做好应对准备。到时候,李建成将对李世民的行动心中有数,可以运筹帷幄之中,以逢凶化吉。

正是王珪不在左右,李建成才会烟猝不慎,中了李世民的计谋。倘若王珪在场助谋,李建成必可辨明虚实,不会上当受骗,也就可避开李世民的暗算,以智取胜。王珪的谋略,将可帮助李建成在政争中保全性命。

韦挺谨慎提醒,李建成规避危机

韦挺,李建成的发小。他与李建成私交甚笃,对李建成了如指掌。若当日韦挺在场,必定全力保护李建成,避免他落入李世民诡计。

试想若当日韦挺在李建成身边,他定能敏锐地感觉到事有蹊跷,极力劝阻李建成入宫,或者在入宫前做足防备,带上充足护卫。即便无法劝止李建成,韦挺也会在入宫途中再三提醒,让李建成保持警惕,做好应对准备。

正因韦挺不在场,李建成才会谨小慎微,中了李世民的算计。有韦挺在侧提醒,李建成必然会更审慎应对,也就不会孤身入宫,中计落网。韦挺的谨慎,将可帮助李建成避开危机,不落入李世民魔掌。

0 阅读:22

保言包语

简介:从历史中窥探生活,从生活中回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