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细思极恐的细节,司马迁不敢明写,只好拐着弯告诉你

小遇说历史 2024-01-02 18:36:30

司马迁编撰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深远。但作为官修史书,《史记》中不乏委婉带过的内容,许多敏感的历史话题,司马迁不便直书,只能以拐弯抹角的方式进行叙事。我们如何看破这层迷雾,解开《史记》中的谜题,窥见史书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吕后称制的暗箱操作

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其子汉惠帝刘盈登基。惠帝生母吕太后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操纵朝政。前期吕太后的政略,使汉朝国泰民安。但惠帝早逝后,吕太后为了保住权力,开始大行收买人心之实,设置宗室亲信,并且开始肆意放权。

根据《史记·吕太后本纪》的记载,汉惠帝崩逝后,“发丧,太后哭,泣不下”。当时15岁的张辟疆(张良之子)对丞相陈平说,太后没有流泪,是因为惠帝无成年子嗣,太后担心你们这些朝中大臣。建议陈平请吕氏一族出任要职,掌握军权,这样太后才会安心。陈平接受了张辟疆的建议,太后这才放声大哭。

那么,这其中张辟疆又扮演着什么角色?他真的是出于聪明才智,提出保全大局的建议吗?

根据《史记·张良列传》的描述,张辟疆“聪明察理”,继承了父亲张良的谋略风范。但一个仅15岁的孩子,要说有远超常人的眼光和才能,还是让人存疑的。

再结合张良与吕后关系密切的历史事实分析,张辟疆此举极有可能是吕后暗箱操作,借张辟疆之口传达自己的意图。因为张良当年支招吕后,请出商山四皓来稳定吕后地位,吕后对张良一族自然信任有加。

所以张辟疆之言,实际上就是吕后的威胁——如果不满足吕氏利益,就要生事。而陈平作为汉朝功臣,也明白局势所逼,只能委曲求全,表面上接受建议,实则是保全诸侯集团的力量,等待时机。

汉文帝的隐秘宫斗

汉文帝刘恒在位初期,其原配妻子“代王后”与三子相继死去,此事颇为蹊跷。随后,刘恒立第四子刘启为太子。为何如此安排?其中原因可能是:

代王后极有可能是吕氏女。根据吕太后一贯的"刘吕联姻“策略,代王刘恒也应该娶吕氏女为王后。所以代王后突然去世,三子也接连死去,极不合常理。

想来刘恒为稳定政局,铲除吕氏势力,在登基后必定会清算吕氏,那么代王后和三子就成为牺牲品。为保大业,刘恒别无选择,只能痛下毒手。

在诸吕被诛后,刘恒又不能让代王后子嗣继承大统,所以立自己的第四子刘启为太子,才稳定了政权。

这就是汉文帝在位初期,发生的不为人知的隐秘宫斗。史书中对此缄口不言,只在代王后无名、三子无名的记录中留下了蛛丝马迹。

诸吕之乱的真相

吕太后死后,发生了著名的诸吕之乱。史书记载,吕产入宫想要挟持少帝,结果在宫中徘徊,被擒杀。此事成为诸吕谋反的导火索。

但是我们再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中疑点:吕氏掌权多年,何必冒险挟持自己的外甥?且吕产为何入宫后就徘徊无法前进?

备考吕、刘两派此前的纠葛,此事的真相就呼之欲出了:

吕产极可能是奉命入宫向少帝禀报情况,然刘派早有准备,吕产不过带数文官,所以在宫门被拦,无法前进,最后被擒杀。

所谓诸吕谋反,其实不过是刘氏力量重新崛起后与吕派的政治较量。吕氏并非主动造反,而是被牵连其中,成为刘氏清洗异己的牺牲品。

“物极必反”,吕氏昔日滥用权力,终究难逃报应。但置诸吕一族于死地,刘氏的手段也使人堪忧。

结语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史记》中不乏春秋笔法,许多敏感的历史细节,司马迁不便明写,只能用委婉的笔法带过。我们要看清史书背后的真相,就需要抓住其中疑点,仔细推理,扣连前后,方能解开谜底。

20 阅读:13238
评论列表
  • 2024-03-05 03:34

    建国以来所发生的很多事情,我们都不清楚。就别说更早的历史了。知道真相的人不说。死了就成了迷。不知道真相的瞎猜,甚至胡编乱造,这就让本来就模糊不清的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2024-03-14 12:32

    甚至汉文帝未必是刘邦亲生的

  • 2024-03-20 12:02

    改聊斋了?

  • 2024-03-23 23:29

    有道理!

  • 2024-02-26 00:12

    最不敢明写的是吕太后灭苍梧国(建立桂阳郡),只用了数字描述:会大疫,兵不能俞岭。赵佗攻长沙国扶持苍梧复国(《汉书》记载赵佗语:西北亦王。今广州的西北正是湖南南部),吕太后派兵剿灭,并顺势将土地从长沙国划出成立桂阳郡。司马迁本来是秉笔直书的,但在宫刑的压力下,最后还是删除了。也所以吕太后对戚夫人的恶行才会流传下来(班固就没有照抄),因为司马迁认为他的宫刑是如实记录吕后的事引起的。之后,汉武帝收南越后顺势将苍梧郡设在了今梧州,苍梧山也被搬到了连云港(今花果山)。汉武帝当然不允许如实记录。

    牧鹤 回复:
    锤子不敢写!胆子小就不会被武帝丢大狱了。只不过比起其他的事,这事根本不足道,不屑于写而已
  • 2024-02-27 17:37

    权利斗争,残酷。

  • 2024-03-02 11:43

    15岁在现在是个孩子,汉朝的15是个父亲!平均寿命不到40!15是青壮年好吗!再说,有啥爹就有啥儿,他爹长了千万个脑髓,他有百万个不正常吗?

  • 2024-03-04 06:25

    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能有什么辩证可言?战国之前的史书还可能是真实点的,之后……每更一朝,就会对历史进行一次修改,能看到的有几分真?

小遇说历史

简介:讲历史故事,悟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