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58岁病逝,当时是葬入八宝山的,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南玖卿 2024-04-04 13:17:45

在我国近代史上,功勋卓著、战功赫赫,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将领有很多,但要说到既有能力,又幽默风趣,那非陈赓莫属。

陈赓大将在北伐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后来的越南战争和抗美援朝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员大将,与他的贡献和才华一起被后人称颂的还有他重情重义的高贵品德。

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操劳中,心梗发作,与世长辞,这一年陈赓大将才58岁。按照惯例,陈赓去世后,被葬于八宝山。

然而,50年后,陈赓大将的墓便被迁出八宝山,安葬到了家乡湘乡市(县级市),说到陈赓大将的墓迁出八宝山一事, 还得从他的两段婚姻说起。

陈赓

腿部三次遭到重创

与我国很多出身贫苦的将领不同,陈赓家境不错,而且出生于将领之家,陈赓的爷爷是一位湘军将领,在家族的熏陶下,陈赓也有一个金戈戎马的将军梦。

1916年,年仅13岁的陈赓便抱着一腔热血在鲁涤平手下当兵,加入湘军,在讨伐军阀的战役中,小小的少年郎迅速成长,历经战争的残酷,看到底层人民流离失所,死伤残酷,湘军却腐败至极,陈赓在这里并没有看到自己投身报国的门路,于是他再一次进入学堂。

而陈赓这次学习的地方正好就是当时毛主席创办的自修大学,在自修大学里,陈赓学习了先进了共产主义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他在共产党员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直想要追寻的那束光,1922年,陈赓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

1924年,黄埔军校开始招生,陈赓不仅成功进入黄埔军校,还成了赫赫有名的“黄埔三杰”之一。

次年,在东征期间,陈赓被子弹击中右腿,他拖着带伤的腿继续战斗,还救了蒋介石一命。

1927年,南昌起义中,在敌人紧密的炮火中,陈赓再一次伤到了左腿,胫骨、腓骨被打折,就连膝盖上的筋都被打断了。

第二次腿伤养好没多久,很快就在1932年秋扶山寨阻击战中,再次伤到了右腿小腿,这已经是陈赓第三次腿部受到重创了,由于当时战况紧急,这次陈赓受伤都没来得及处理伤口,导致伤口感染严重,最后疼到做到坐不稳,才辗转来到上海治伤。

陈赓(右一)

由于伤口的长时间耽搁,医生认为陈赓的腿已经没有了痊愈的可能,医生主张截肢,陈赓一瞬间如坠冰窟,他不是在替自己的腿惋惜,而是在想,少了一条腿后,他还怎么上阵杀敌,怎么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最终,在陈赓的坚持下,医生给他保留了小腿,做了保守治疗,没成想,他的腿真的就奇迹般的好了起来。

与其说陈赓运气好,不如说他理想坚定,康复期间,正是因为他想着自己还要上阵杀敌,才熬过了痛苦的康复期,再一次站了起来,与战友并肩作战。

王根英与儿子陈知非

对妻子情深意重

1926年,陈赓与妻子王根英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相识,只一眼,陈赓便喜欢上了漂亮又自信的王根英,陈赓的不断努力最终也赢得了王根英的认可,1927年,第一次腿部受到重伤,来上海养病的陈赓在周总理的见证下,与自己心爱的姑娘王根英在汉口正式结为夫妇。

婚后,因为当时两人同在中央特科工作,这才度过了一段团聚的时光。

1931年10月,陈赓受命到鄂豫皖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次年,在他腿部第三次受到重伤后,再次来到上海养伤,期间,因为叛徒出卖,陈赓夫妇也相继被捕。

陈赓、傅涯和孩子们

也许蒋介石因着那层救命之恩,对陈赓始终不好下手,所以陈赓先妻子一步恢复自由,王根英在狱中受尽折磨,却没有屈服在敌人的淫威之下,而后被解救。

自此之后,夫妻二人都奋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1939年3月8日,为掩护战友,保护党的重要文件资料,王根英在鬼子的突袭中壮烈牺牲,年仅33岁。

闻此噩耗时,陈赓刚指挥所部在威县香城固设伏诱敌,歼灭日军第10师精锐一部,创造了平原诱伏战的模范战例。

打完一场硬仗后,陈赓想起英年早逝的妻子,悲愤交加,他发誓要为妻子守节三年,一开始,万念俱灰的陈赓连胡子都不刮,最后还是在大家的劝慰下,勉强收拾了一下自己,逐渐走出失去妻子的阴霾,全身心投入战场。

陈赓一生负伤无数,与两位妻子的缘分也都始于养伤,与王根英烈士是在上海养伤期间相识,而与傅涯的缘分则是在山西养伤的时候,二人初次见面是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庆祝典礼上。

1943年2月25日,陈赓与傅涯在邓小平等人的见证下,正式结为夫妇。回忆起王根英,陈赓除了思念,还有无尽的遗憾,而傅涯,则陪伴了陈赓的后半生,同样夫妻感情极好,情深意重。

傅涯同样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保存并出版了《陈赓日记》,而且一直在照顾王根英烈士的母亲,并且在解放后,多次对我国灾区捐款,每次都是全力以赴,这份心性,非常人所能及。

不负家国,英年早逝

陈赓便是这样一个人,当时蒋介石对他赞赏有加,可他却深知只有共产党才是新中国的希望,无论蒋介石怎样变着花样劝告他,他始终都坚定的选择了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选择了共产党。

对待两位妻子也是全心全意,对待工作更是拼命,1961年3月,在他心脏病复发之前,陈赓依然不忘了工作,当时正好赶上国家号召我国高级将领写下自己的作战经验,尽管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再三嘱咐让他把工作放一放,好好养伤,可陈赓依然坚持写作战报告,遗憾的是,3月16日这天心梗发作,年仅58岁的陈赓大将这次终究是没挺过来,与世长辞。

他去世后,在场的护士发现陈赓病服胸前的衣服都被抓烂了,可想而知,他当时有多疼,而窗前的办公桌上,仍然摆放着他写了一半的作战经验总结。

与其他将领一样,陈赓过世后,被安葬在了八宝山,然而,陈赓心里始终记挂着自己的妻子,他一直希望自己以后能与妻子一起安葬在家乡。

2010年1月4日,92岁的傅涯逝世,此时,已经距离陈赓葬入八宝山过了半个世纪之久,陈赓的子女向中央请愿,希望能将父亲陈赓的墓迁出八宝山,与两位妻子合葬。

最终,陈赓大将与两位妻子合葬在家乡湖南省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三座墓静静的矗立在山上,仿佛在无声的诉说着陈赓大将一生的不凡、王根英的巾帼不让须眉与傅涯的善良大度。

0 阅读:228

南玖卿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