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隋唐盛世的奠基者

四月故事會 2024-04-04 04:09:18

隋文帝杨坚,其父是北周的汉族权臣,其母是北周的鲜卑贵族,其女是北周宣帝皇后。杨坚虽然拥有庞大的政治筹码,但更要步步为营,谨慎行事。至其外孙静帝即位,杨坚才真正的集大权于一身,最终篡位自立,成为隋朝开国君主。

从伦理角度,杨坚是从外孙手中夺取权力,政治现实中难言对错。从民族角度,杨坚是混血儿,但以父系计算,杨坚的政变,让汉族重夺政权,结束了胡族政权的更替。

杨坚政变前,北周已吞并北齐,统一北方。隋朝建立后,先安顿内部,继而于开皇七年灭西梁,于开皇九年灭南陈,完成了南北的统一。自西晋亡国,南北对峙局面持续了二百七十多年,在杨坚的征战下终于结束。

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其治绩被称为开皇之治。

中央政治方面,文帝设立五省六曹制,其中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的行政机构。

地方政治方面,文帝简化魏晋以来繁琐混乱的制度,设立州县二级制。

选举制度方面,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立秀才科,以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经济制度方面,文帝尝试在全国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以上改革的成效具有讨论空间,但唐承隋制,文帝设立的制度,是唐代制度的蓝本,此观点相信没有异议。然而隋朝是短命皇朝,制度需要时间见其成效,因此论者多歌颂唐太宗的建制功劳。

或说隋文帝的改革中,最见成效,当世有目共睹的,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由于长期战乱,百姓逃亡,户籍难以及时更新,从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

文帝推行被称为“大索貌阅”的人口普查,令户口数目急速增加一百余万。又推行输籍法,由中央根据户籍资料,按贫富划分缴税等级,收纳税收。这些改革让政府富裕起来,同时,纳税人增加,平均税收减少,也是官民两利。

此外,文帝在沿黄河设立官仓,如黎阳仓、河阳仓等,储存关东地区的税粮,加强管理,以支援政府开支。又开凿广通渠,修建大兴城等,有助京师的繁荣,有利于政府运作,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繁盛。

隋文帝虽有开皇之治,但个人性格牵累了政绩。虽然隋朝各项建设为盛唐打下基础,但也为隋朝速亡埋下伏线。

文帝崇尚节俭,处理不善,变成了刻薄寡恩,关中发生饥荒,文帝拒绝开仓赈灾,被批评为“不怜百姓而惜仓库”。

文帝在权斗中历练,对臣下防范是可以理解的,但变成多疑猜忌,结果杀戮功臣,至后继任没有辅弼大臣。

总结而言,隋文帝标志着魏晋南北朝纷乱局面的结束,隋唐盛世的开始。或许文帝稍欠盛世明君的气派,但肯定占据了显赫的历史位置。

0 阅读:5

四月故事會

简介:人物故事,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