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当场死亡、7人受伤送医,这起公交车伤亡悲剧,缘于突发心脏病

大河健康报 2024-04-09 10:10:32

2024年4月8日11时42分许,南昌市发生一起令人悲痛的交通事故。

驾驶员李某因突发心脏不适失去意识,导致公交车与多名行人发生碰撞,3人当场死亡、7人受伤送医。事故原因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心脏之所以常被称为人体的“发动机”,一方面是指心脏的泵血功能,另一方面,是指心脏推动血液流动,为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输送氧气和各种营养成分。

人体各器官正常运作,发挥正常功能,离不开心脏的日夜辛勤工作。

然而,心脏也会有小脾气,一旦“发作”,会威胁身体健康甚至生命。

心脏也有“小脾气”

心脏像停不下来的“工作狂”,成年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60~100次,每天就要跳动超过10万次,一生跳动超过25亿次。如果把人体的动脉和静脉全部连接起来,足有9.6万公里,可以绕地球2周半,而心脏泵出的血液,绕身体一周大约只需50秒。 就是这样任劳任怨的心脏,也会有“小脾气”:

心塞 心肌梗死被形象地称为“心肌梗塞”,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血流通路完全中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病因,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都可能是诱因。

心痛 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会引发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心绞痛就是其中之一,体力活动、情绪波动、寒冷环境等都可能是诱因。

心碎 心碎综合征是由心理或生理应激因素所引发的,极度悲伤或愤怒状态下,出现胸痛、憋气、心悸、气促等症状。

比如,当失去重要亲人或遭受重大打击时,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痉挛等反应,引发与室速、室颤、早搏等心脏病类似的症状。

心慌 心脏跳动频率或节律异常,导致心慌,也就是心律失常。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过量运动、情绪大幅波动等都可能引发。

心累 心脏“累”到撑不下去,就相当于心力衰竭,影响全身血液供给,导致血管部分位置血液淤积,引起心脏循环障碍。几乎所有心血管病最终都会导致心衰。

什么样的不适是危险信号

心脏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如果能及时辨别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能救你一命。

突发胸闷、胸痛且不能缓解,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甚至濒死感,或合并咽部不适、紧缩感等,是心梗预警,最好停止活动,及时拨打120就医。

无诱因的出汗、恶心、呕吐及胃部不适,可能是危险信号,需就医进一步检查。

眼前发黑或一过性意识丧失,特别是过去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者,要及时就医。

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气促或乏力,在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出现,不排除合并心肌炎的可能;出现在过度劳累、大量吸烟后,更应警惕。

心脏病还有很多不典型症状:没有征兆或不明原因的下巴疼、喉咙紧绷、牙痛、耳朵后方疼痛、呼吸困难、心率缓慢、烧心、胳膊疼、背部疼痛、腿脚肿胀、双腿发冷或麻木等,都需要格外警惕。

这些外在表现也可预示心脏问题

还有一些表现也能反应出心脏问题,虽然它不会立刻发作,却像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身体:

单侧或双侧耳垂上出现折痕的人,要警惕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脖子粗者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都可能相对较高,与心脏病密切相关。

脚部出现不明原因水肿,持续几天仍不见好转,用手一按一个坑,不易恢复,要警惕心衰或慢性心脏病。

手脚冰凉可能是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根源多在心脏。

持续萎靡不振,稍微一动就浑身乏力,可能是心脏泵血能力减弱,也可能是动脉阻塞或硬化所致。

嘴唇发紫要警惕心脏泵血异常,还可能发生在甲床和身体其他部位,是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心脏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的重要信号。

来源 央视新闻、生命时报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