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邯郸凶案:模糊的成年与未成年差异

爱逻辑思考的羊 2024-05-14 09:19:55

前言

邯郸案凶犯更像是长得像儿童的成年人,他们的分工和计划做的有模有样,更何况在面对警方审讯时所表现出来的冷静和反侦察行为更像是一个成熟的恐怖分子,他们和《疯子强尼》中那个10岁拿AK扫射人群的恐怖分子是一类人,接下来我们就聊聊如何重新划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的划分和时代有关

现代社会只要满18岁就成年,但是不同时期成年标准完全不同,先秦时男人20岁成年,女人15岁成年,汉朝12岁左右成年;而古代国外对成年的标准也不同,14岁就可以成年了。

这说明成年与否的判断标准是建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不同的时代生产力不同,人均寿命不同,古代社会为了抵消战争,疾病,夭折等导致的人口消亡,每一个人都必须被”催熟”的,而且古代也没多少知识给你学,古人能活到40岁就已经是稀有动物了。

(民国时期,一位12岁就结婚的女子)

这能说明一个问题,“18岁即成年”的判断标准,只是一个写在纸上的条款,体现不了一个人的本质属性,也代表不了时代背景,最多只是告诉法官该多判还是少判。在这个科技大爆炸的社会,“18岁就成年”的判断标准非常死板和本本主义。

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界限很模糊

第一:每一个未成年人获得的教育,可以看作是父母所受教育的复制版本,父母把自己年轻时试错得到的经验教训传承给后代,也把自己的思想传承给了后代,当然也有负面的东西,这是未成年人获得的第一份“成人教育”。

第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不管是知识,猎奇事件还是某明星的丑闻等,都能以极快的速度传播。这意味着,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实际上是泡在同一锅“信息汤”中,大家都吃着相同的瓜,聊着相同的话题,看着同样的热点事件。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点,由于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具有天然的权威性,他们接受到的外界信息经过自己的理解后,会教导给未成年人,这就导致未成年人同时得到了两个方面的强化:

同一锅“信息汤”的强化。

被成年人处理过的“信息汤”的强化,这里面包含成年人的很多认知。这导致未成年人在认知方面和成年人几乎没有区别。

第三:在现代科技工业的加持下,各种营养品层出不穷,粮食肉蛋奶的供给几乎无限,人体发育几乎是奔着最高速度去的,很多未成年人的身高甚至比成年人还高一大截。由于大脑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供应几乎无限,在高压教育刺激下,大脑从发育到成熟这个时间段,实际上被大大缩短了。

极不稳定的个体

虽然在现代社会获取知识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被写在纸上的。数学公式可以被写在纸上,可情绪操控能力和认知调动能力必须亲身体会才能领悟到,这两种能力属于那种“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的东西。成年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时间久,遇到的问题多,这两种能力也就训练的得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其实非常聪明,各种事件解读,吃瓜解读,宫斗游戏和语言互怼比大人还玩的溜,但是一旦遇到困难,基本上都是情绪上头,要么哭要么耍赖,要么一顿胡言乱语,这就是缺乏情绪操控能力和认知调动能力的体现

重新定义未成年人

经过上面的分析,未成年人就是:不能有效调动自己的认知去冷静处理眼前的问题的人。这种区分标准其实可以把很大一部分“熊家长”“巨婴”划定为未成年人。我觉得这种划分标准最合适不过,既然未成年人可以表现得像一个成年人,那成年人同样可以表现得像个未成年人,那些“巨婴”不就是这样的吗?这群年龄远远大于18岁的家伙为人做事还不如一个小孩呢。

邯郸案凶犯到底是不是未成年人?

在《疯子强尼》这部影片中,10岁就扛上ak,s人无数,从不眨眼,所以你觉得他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这可都是真是事件改编的。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未成年人,如果只看有没有18岁,这不仅死板,而且非常不负责任。

如今,电影情节在邯郸真实的演绎了一遍,这3个“勇士”拿着刀手刃他人,及其冷静毫不眨眼,有计划有预谋的处理人体组织的行为,证明他们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认知调动力,他们实际上比大多数成年人还成熟,和电影里那些拿机枪扫射军警的小孩是一类人,他们都是长得像小孩的成年恐怖分子。

0 阅读:62

爱逻辑思考的羊

简介:多思考,用理性去判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