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场成都成为航空第四城!重庆急了,西安郑州杭州昆明南京羡慕了:咱赶紧报建第二机场吧

蓉城沧桑大叔 2023-12-07 23:17:56
成都自从有了两个大型国际机场,航空旅客吞吐量连跃5000万、6000万、7000万台阶,成为中国“航空第四城”!重庆急了,西安、郑州、杭州、昆明、南京也羡慕了:咱赶紧报建第二机场吧!

2023年12月7日上午,成都航空枢纽(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2023年累计实时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7000万人次。

标志着成都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首次成为我国内地第4个航空旅客量突破7000万人次的城市,成功晋级中国内地“七千万级航空城市俱乐部”,创下新的里程碑。

自从2021年6月27日,成都拥有天府机场和双流机场这2个大型4F级国际机场后,成都航空旅客吞吐量就由2018年的单机场5000万人次,迅速跃上双机场6000万人次这个台阶,进而在2023年12月7日历史性突破7000万人次大关,妥妥地成为中国航空枢纽第四城。

看着成都航空旅客量岁岁迈新步,年年上台阶,一些城市坐不住了,纷纷打起了修建自家城市第二机场的算盘,以期实现航空旅客量的快速突破。

目前,重庆、西安、郑州、杭州、昆明、南京、无锡等城市均在规划建设第二机场。前不久,山东两强——济南与青岛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而更早提出第二机场建设规划的两座一线城市——最强省会广州和最强省辖市深圳,由于各自的地盘实在太小,根本没有空余的土地修建占地面积庞大的第二机场。

加之国家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已停止审批大型城市合并其它城市的规划。没有成都靠收编其它地市修建第二机场好运气的广州、深圳,只能暂时作罢。

其实,单从旅客吞吐量来看,上面这些谋求第二机场的城市远未达到饱和。

华南第一大空港——广州白云机场,就凭现有的T1和T2这两座航站楼,以及2条3800米跑道、1条3600米跑道即可保障年吞吐量8000万人次的客流量。

截止2023年12月3日,白云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才达到5798万人次。显而易见,白云机场要达到设计饱和量——8000万人次/年,至少还需要3到5年,开建第二机场的压力并不算大。

由于广州已被锁死了第二机场之路,只能在扩建上下功夫。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白云机场三期工程完成后,将和一期、二期共同组成一个超级枢纽机场。

届时,广州白云机场枢纽将拥有5条跑道、2大航站区,旅客年吞吐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货站规模超过100万平方米,终端货邮吞吐能力将达到600万吨。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城市之所以蜂拥而上,争建第二机场,其背后无非就一个“利”字。

要知道,每100万航空旅客可以创造出1.3亿美元的收益,每新增加一个航班就能增加750个工作岗位,航空运输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和辐射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利”字当头下,每个大城市都希望成为“插上两个翅膀的城市”。然而,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产业集群支撑,以及庞大的人口规模、发达的市场、活跃的国际交流,第二机场梦大概率是一个空中楼阁。

看来,西安、郑州、杭州、昆明、南京、无锡、济南、青岛等城市申建第二机场,很大可能都是申了一个寂寞——陪跑或不予批准。

不予批准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国内批建第二机场的第一原则是:只有在第一个机场达到饱和且没有扩建空间的情况下,才考虑修建第二机场。第二原则才是战略考量,如战略备份、战略安全、军民合用等因素。

也许正因为如此,重庆在江北国际机场吞吐量并不饱和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民航局“同意第二机场选址”的批复。

尽管这样,重庆第二机场的开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包括军方审批、发改委审批、环评等。这一套流程走下来,估计又是好几年之后了。

事实上,从投入产出的效费比来讲,两个机场的运行效率和规模效应,以及航空旅客参与的便捷度都明显低于单一机场。

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航空业也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但在这场双机场的竞争中,各大城市需要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交通设施等方面做出全面考量。

百城百事百闻认为:航空旅客流量的提升并非单纯依靠机场数量,更需要提高城市竞争力、产业水平和经济活力,各大城市在追求航空枢纽地位的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避免盲目跟风,确保航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0 阅读:50

蓉城沧桑大叔

简介:分享、学习科技资讯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