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季易生脚气,为什么不主张自行用药?足癣易与其他皮肤病混淆

卢国频医生 2024-05-06 16:58:21

从过年到现在,南方的朋友可能已经记不清下过多少场雨......硬扛过多吃次突如其来的下班雨,又有多少人曾面临鞋子泡汤,脚趾浸水发白的局面。

然而这还不是最要紧的,当你感觉到屋内,衣服潮湿,鞋袜开始有味道,脚趾瘙痒,不经意间扣脚丫,慢慢的发现脚趾间长出水疱,开始脱皮,那你很有可能患上了脚气/足癣。

发现有“脚气”,一定要重视

足癣也就是我们口中的脚气,中医又叫它其为脚烂疮,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感染皮肤病。

关于真菌,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一人得脚气,全家被传染。主要是因为足癣不止出现在脚部,还可以感染到自身的其他部位,如扣完脚没洗手触摸身体其他部位,引起手癣,体癣,甲真菌病等。

这里我们可以把真菌比作小草或种子,那么我们的皮肤就是土壤,真菌想要在我们的脚上生根发芽则需要适宜的环境,只要满足温暖,潮湿的环境,真菌就会快速生长并形成病菌。

当我们穿拖鞋或赤脚时,就会沾染这些真菌种子,这些真菌虽不致命,可当他们遇到适宜的生活环境时就会发生传染,皮鞋,鞋底,袜子都是很好的传播媒介,也使脚部长期处于一种潮湿,温暖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繁殖和生长。

因此切记雨天出门回家后务必使用清水,肥皂洗脚并擦干,保证皮肤干爽;平日及时更换鞋袜,以防真菌感染。其次去公共浴室洗澡,穿公共拖鞋也是足癣传播的常见途径之一,而且如果家人有一人出现传染,很大几率引发家庭内部交叉传染,一家人全部患上足癣。

得了足癣,为什么不主张自行用药

临床治疗足癣一般推荐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特比奈芬,阿莫罗芬等。如今市面上治疗足癣的药物有很多,因此不建议患者自行买药涂抹,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足癣患者前往药店买药,现在市面有很多治疗足癣的药物,不过其中一些并非杀真菌药物,此类药物只能短期改善足癣状况,一旦停药即会立刻复发。

2.足癣易复发,难根治,大多是因为不正规治疗引起的,如联苯苄唑乳膏虽然能够消除脚癣皮损,但并未杀死真菌,真菌仍存在于患者皮肤角质层内,一般需用药1-2个月才能根治。中间一旦停药,足癣会重新复发。

3.足癣治疗还需根据不同的足癣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如水疱鳞屑型足癣建议使用霜剂和水剂,糜烂型足癣建议使用粉剂。

4.足癣易与其他皮肤病混淆,也就是说雨季来临,脚部瘙痒不一定是足癣还有可能是其他皮肤病,因此还需专业医生检查确诊后正确用药。患者在不了解病情的前提下盲目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形成刺激,得不偿失。

足癣容易与这些皮肤病混淆

1.水疱鳞屑型易与汗疱疹混淆:水疱鳞屑型足癣一般发生在夏季,会在脚趾间,足底长出米粒大小的水疱。因为脚底皮肤较厚,因此这些水疱不容易破裂。一旦抠开这些水疱就会看到鲜红色的糜烂面且伴随着剧烈瘙痒。

汗疱疹属于一种内源性皮肤病,诱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喜发于手脚,一般不会出现在手背脚背等地,多呈对称性分布,一般在春夏季出现,夏季加重,伴随着瘙痒,灼热感,冬季慢慢消退,如此反复。

2.角化过度型易与掌跖角化症混淆:角化过度型足癣表现为脚底皮肤增厚,粗糙,脱屑等症状,这类足癣一般不太痒,但脚底皮肤干裂的时候会有明显疼痛。

掌跖角化症具有遗传性,会在宝宝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后发病,临床较为常见的是3-12个月发病。掌跖角化症作用于人的手脚部位,皮疹对称分布,病变皮肤常因增厚、失去弹性而裂口,有些像树皮一样,在冬季时症状更加明显,有时还会出现指甲变厚,水疱等症状。

3.浸渍糜烂型易与念珠菌性间擦疹混淆:浸渍糜烂型足癣常发生于脚趾间,局部皮肤浸软发白,伴随剧烈瘙痒。强力抓挠会使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注:这类足癣在不同季节会有不同表现,夏季表现为浸渍糜烂型,冬季则是角化过度型。

念珠菌性间擦疹是由一种名为念珠菌的真菌感染引起,常见幼儿,肥胖多汗,糖尿病患者等。这种病喜发于手脚趾间,腋窝,大腿根等地。作用于脚趾的念珠菌性间擦疹与浸渍糜烂型脚气十分相似,临床很难分辨,建议直接去医院做真菌颈检进行区别。

避免足癣找麻烦,生活中注意做好六件事

1.及时清洁自身皮肤,保持皮肤干燥,清爽,勤换鞋袜。

2.避免公用脚盆,拖鞋,擦脚毛巾

3.穿宽松,透气鞋子,避免脚汗增多

4.忌吃辛辣,油腻,易引发身体出汗的食物

5.保持情绪稳定,幸福和激动会使人体出汗

6.足癣伴随皮肤瘙痒,注意避免抓挠,防止病情加重

往期知识分享:

荨麻疹的防与治,寻找诱因很重要,生活中需注意这些!

这四种皮肤疣不可怕,卢医生教你正确应对

头皮毛囊炎为何夏季易复发?医生:气温回暖,4类易感人群需注意​

1 阅读:67

卢国频医生

简介:大家好,我是卢国频医生,主要从事各种皮肤问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