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十大必游景点:探秘千年神都

夭夭爱旅行 2024-05-16 22:38:34

洛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千年帝都”。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

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 世界四大圣城之一,

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洛阳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无数的辉煌时刻。

1、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伊水两岸,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

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

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其中,北魏时期的造像以“瘦骨清像”为特点,形象清秀、线条流畅;

唐代造像则以“丰满圆润”著称,形象丰满、线条圆润,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荣景象。龙门石窟的雕刻技艺精湛,无论是佛像、菩萨、天王,

还是佛教故事的浮雕,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雕刻手法多样,既有圆雕、浮雕,也有镂空雕、线刻等。

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印度、中亚、希腊、罗马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同时,各个时期的石窟雕刻也反映了不同朝代的审美特点和艺术成就。

龙门石窟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佛教造像、佛教故事、佛教经文、供养人像等。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佛教的教义和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

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最为壮观的一尊佛像。它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位于奉先寺的中心位置。

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面部轮廓清晰,神态庄严肃穆,给人一种威严而祥和的感觉,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佛像的衣纹流畅,线条优美,展现出高超的雕刻技艺。卢舍那大佛的两侧分别侍立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形成了一组和谐的佛教造像群。

卢舍那大佛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经典《华严经》中的“卢舍那佛”,意为“光明照耀”。这尊佛像的建造始于唐代,历时约25年,是唐代石窟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

卢舍那大佛的建造者是唐代著名的僧人、画家、建筑师李寿。他曾奉唐高宗之命,主持修建了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并亲自设计了卢舍那大佛。

李寿的才华横溢,使得卢舍那大佛成为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

除了卢舍那大佛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景点。如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等,这些洞窟内的佛像造像精美绝伦,各具特色。

此外,龙门石窟的石刻艺术也堪称一绝,如龙门二十品、龙门造像记等,都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白园位于龙门石窟的东山,是白居易生前居住地,也是他的墓园。白居易,字乐天,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在龙门修香山寺,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洛阳香山。

听伊亭在山腰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此亭系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对弈、饮酒、品茗、论诗之处。

这座亭子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流水,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十分幽静。

乐天堂依山傍水,面对青谷,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室内自然山石裸露,汉白玉塑像潇洒自然,静坐山石之上,给人以深思明世之感。

堂内有汉白玉雕成的白居易塑像,素衣鸠杖,栩栩如生,有飘然欲仙之态。

在翠柏丛中,有砖砌矮墙围成圆形的墓丘,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眠之地。在圆形墓顶之上芳草萋萋。

墓前立有高大石碑三块,其中一块上刻“唐少傅白公墓”六个字。

传说洛阳人和四方游客,知白居易生平嗜酒,所以前来拜墓,都用杯酒祭奠,墓前方丈宽的土地上常是湿漉漉的,从没干过。

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缓处,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尽嵌现代诗人墨客吟咏的诗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

龙门现在交通很方便,有高铁能直达,从市区过来也很方便,非常值得一游。

2、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龙区,常年展出“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

河洛文明展以洛阳夏、商、东周、汉魏、隋唐五大都城为主线,以洛阳出土历代文物为主,以朝代为顺序,串联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

唐三彩馆展出的洛阳唐三彩主要发现于隋唐洛阳城的四周,时代多属武则天至玄宗的盛唐时期,主要作为陪葬明器使用。

这些唐三彩包罗万象,绚丽斑斓,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唐代东都洛阳地区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社会生活图景,体现了盛唐气象。

洛阳博物馆的书画藏品以宋、明、清及近现代作品为主,藏品有宋苏轼,王铎、赵之谦、查士标、康有为、吴昌硕、任伯年、翁同龢等名人字画,

近现代字画有齐白石、溥儒、于右任、郭沫若等。

汉唐陶俑馆展出的200余件洛阳汉-唐陶俑,集中地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时期汉俑的古拙质朴、晋俑的拘谨呆板、北魏陶俑的秀骨清像、唐俑的高贵华丽。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洛阳,一定要去洛阳博物馆,感受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

3、天子驾六博物馆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中心的东周王城广场,东周王城遗址区的东北部,

是一座以原址保护展示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为主体,辅展以东周王城概况、王陵考古的新发现及部分东周时期珍贵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专题博物馆。

天子驾六是我们古代的礼制的一种行为。皇帝级别的六匹马拉的两轮马车,即著名的“天子驾六”。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周代的礼乐制度详细地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贵族享受不同的待遇,涉及政治、军事、文化、个人生活,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大者国之大事,如都城建设、军队编制等,小者个人生活用品,如服饰、乘舆等,通通纳人礼的范畴。

2002年7月,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震惊世界。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车马坑18座,墓葬397座,两者的数量超过洛阳50年来所发现的总和。

在最大的车马坑中,一辆马车前整齐得摆放着的6匹马的骸骨,这“驾六马”的“天子之乘”向世人印证了古文献中“天子驾六”的记述。

虽然过了近3000年,车辕、车身的构件及马的骨骼仍清晰可见。“天子驾六”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4、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瀍河回族区白马寺镇310国道边,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 ,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据传,汉明帝刘庄在梦中见到一位金身神人,于是派遣使者前往天竺求取佛法。

使者在大月氏国遇到了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他们骑着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抵达洛阳。

汉明帝为了纪念“白马驮经”这一历史性事件,便在洛阳城东修建了白马寺。

经过历代的修建和扩建,洛阳白马寺逐渐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佛教寺庙。唐代时期,白马寺达到了鼎盛,被誉为“东土第一古刹”。

山门于明嘉靖年间重修,山门外左右有两匹石马,头戴辔络,身置鞍鞯,雕工精细,相传为汉代的驮经之马,实为北宋太师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

山门内大院东西两侧茂密的柏树丛中,各有一座弧形青石围砌起来的坟冢,就是“二僧墓”。两位大师就是当年千辛万苦来东汉传播佛教的高僧。

佛殿位于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主要建筑。

其中,天王殿为高台歇山式建筑,初建于元代,明代重建,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3间,

殿内正中安置着从故宫运来的雕龙贴金佛龛,内供明代“夹纻”大肚弥勒像像、四大天王像、韦驮天将像等;

大佛殿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后又经多次整修。东西面阔5间,南北进深3间,是寺院佛事活动场所。

内供释迦佛、文殊、普贤二菩萨,迦叶、阿难二弟子、供养天人、观世音菩萨等塑像。

齐云塔院位于白马寺山门外东南200米处,有洛阳东白马寺之称,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院内是金代重修的齐云塔,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

洛阳白马寺,这座千年古刹,见证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

它不仅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也是游客了解中国佛教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让我们走进洛阳白马寺,感受这座千年古刹的神秘魅力,体验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5、关林

关林位于洛龙区关林镇,是埋葬关羽首级之地,迄今已有1800余年。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扩建,万历三十三年敕封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君”,关羽始封“圣”。

大门建于清乾隆年间,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和紫禁城一样。大门东西两边分别篆写“忠义”、“仁勇”四个大字。

平安殿又称启圣殿,位于整个庙院的中心,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殿内供奉有贴金关圣帝君像,关平等侍立两侧。

二殿又称财神殿,殿中塑关羽怒视东吴像,左侧关平手棒大印,右侧周仓手持大刀。

三殿又称春秋殿,现存建筑建于清嘉庆年间,殿前有两株奇柏,殿内有关公夜读《春秋》像和关公睡像。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立于关林前碑亭内,碑文记载了关羽生平事迹等情况,反映了历代帝王对关羽至高无上的尊奉和对关林崇祀不断的历史。

陵冢是关羽灵首埋葬之处,高17米,面积达2600平方米。

每年9月29日在这里举办关林朝圣大典,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

6、洛邑古城

“洛邑”是洛阳的古称,作为历经十三朝古都,被喻为“文化圣城”。

洛邑古城在老城区,以文峰塔为中心点,把老城几千年的古风还原出来。

古城以唐、宋、元、明、清、民国各时期建筑风格为建设主基调,发展和继承洛邑古城原有的文化景观和人文气息,一步一景,人文气息浓厚。

文峰塔是洛邑古城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古城中心,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文峰塔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后毁于战火,今为清代重建。

塔身共有九层,每层都有精美的雕刻和壁画,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

河南府文庙是中国古代文庙的代表之一,也是洛邑古城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文庙内有孔子塑像、孔子石经等珍贵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眼井始建于唐代,由四个井口组成,井水清澈甘甜,被誉为“洛邑第一泉”。四眼井不仅是洛邑古城的重要水源,也是洛邑古城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常可以看到穿汉服的小姐姐小哥哥来这里拍照打卡,回首间仿佛以为重回大唐神都洛阳。

7、隋唐遗址公园

隋唐遗址公园地跨洛河两岸,位于洛阳市的“腹脏”之地。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完整的保存武则天时期的皇宫—明堂、中国古代发现的最高古建筑——120米高的天堂。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盛于唐朝,特别是女皇武则天统治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女皇武则天登基的地方,她执政的15年,几乎都是在这座古都度过的。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堂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神都洛阳皇宫正殿,又叫万象神宫。武周时期明堂还每年举行祭天地的仪式,同时迎接各地使节。

《资治通鉴》有记载,天堂位于明堂北面,共五层,高约120米左右,高于明堂,其内供养有大佛像。

由于天堂建筑太高,建成不久后就被巨风摧毁,随后武则天又下令复建,花费甚巨。

九州鼎和十二神雕塑位于宫城之内,被置于明堂四周。武则天下令以当时行政区划的九省为对象造九洲鼎。

各鼎上还铸有当地的地理区图和文化特产,九鼎共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余斤。随后武则天又下旨按十二地支铸十二属相金属雕塑,均高约2.96米。

在洛阳隋唐遗址公园里,可以领略到千年神都的辉煌,感受隋唐时期的灿烂悠久是文化和盛世大唐的风姿。

8、老君山

位于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春秋时期,老子曾在此归隐修炼,所以是道教的创始地,为道教祖庭。

老君山具有独特的地貌、壮观的石林景观群,非常震撼心灵。山中树木茂盛,风景如画,处处都能看到山泉溪流,自然景观极好,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隐藏着十几处瀑布,

水声隆隆,气势磅礴。雨后云雾缥缈,山峰若隐若现,如果你去山顶,还有机会观赏到仙气飘飘的云海和壮观的云上日出。

老君山金顶建筑群主要包括老君庙、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南天门、朝阳洞、神道天桥等,全部采用皇家建筑形式,特别是三座金顶,成为老君山道观群的亮点。

老君山还是热播剧《诛仙青云志》的取景地。

9、龙潭大峡谷

位于新安县,是一条被流水冲刷形成的U形峡谷,全长12公里,谷内嶂谷、隘谷呈串珠状分布,云蒸霞蔚,激流飞溅,红壁绿荫,悬崖绝壁,

不同时期的流水切割、旋蚀,磨痕十分清晰,巨型崩塌岩块形成的波痕大绝壁国内外罕见。

大门处有一棵古檀,树冠硕大,枝叶茂密,遮天盖地;树根裸露抓伏在岩石上,纵横交错,如盘龙卧虬,仅靠吸收白云质灰岩和石英砂岩之间的水份生长。

龙潭峡谷的河水从五龙潭后的绝壁悬沟口处跌落而下,轰然作响,犹如龙吟虎啸,声震山谷,形成一条壮观的瀑布,叫“五龙瀑”。

黄龙峪地势比较平缓,在开阔的狭谷中溪水淙淙,两侧悬崖上怪石嶙峋。这里水草丰美,植被茂盛,龙潭峡谷处地偏僻,受人类生活干扰较少,生物物种丰富,植被覆盖率极高。

飞龙潭水深10米,潭后有15米高的飞龙瀑布,如一条巨龙插入水中,气势壮观。

是三个近似圆形的水潭连在一起,看似串珠,故名串珠潭;三潭之间,由溪水相连,河床上有一朵朵艳若桃花的图案,所以又叫“桃花联珠潭”。

站在“水往高处流”的最佳观赏平台上顺着水流的方向,看到一段长约50米的溪流由低处缓缓流向高处;

当你回身朝左侧山崖往上看,发现一个非常逼真的大象头刻在崖顶,长长的象鼻伸入溪中。很多游客走到此处都会揉眼睛,感到疑惑。

在龙潭大峡谷的一侧崖壁上,天然形成七排整齐排列的五百罗汉造像,像极佛教里的七级浮屠。

这些罗汉造像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在光线的折射作用下,发出闪闪金光,形成罕见的自然奇观,让人惊叹不已。

10、王城公园

王城公园在西工区,因坐落于东周王城遗址之上而得名,是遗址公园、洛阳牡丹花会发源地、历届洛阳牡丹花会主会场。

沉香楼是王城公园主要景观之一,三层仿古建筑,是洛阳市最高,装饰最为华美的仿古建筑。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造型精巧,飞檐斗拱,气势恢弘,

与园内亭,台,楼,榭等园林景观融为一体。沉香楼是王城八大景之一,楼阁周围以规则几何图形组成的大型牡丹坛,

内有姚黄、魏紫、豆绿、兰田玉等名贵牡丹83种,1800多株,与沉香楼相映生辉。

相传远古时期,黄河中出现一头马头龙身的神兽——龙马,龙马背负河图,伏羲氏根据河图推算出八卦。

大禹在治理洛水时,见到一只神龟,背负玉版,上刻洛书。大禹得到洛书启发,治服了洪水,划天下为九州。

“河图洛书”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是中华民族祖先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

河图洛书碑四角竖立的龙、凤、熊、羊,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演化而来,寓意炎黄子孙守护着华夏文明。

王城公园牡丹观赏区汇集了中外牡丹的名优品种,有黑、粉、红、紫、白、蓝、绿、复色,各色牡丹争奇斗艳 。

著名品种如姚黄、魏紫、豆绿、烟绒紫、二乔、洛阳红、赵粉、葛巾紫等,是洛阳市历届牡丹花会的主会场和赏花中心。

洛阳王城动物园为豫西地区唯一一座动物园,其中有大熊猫、华南虎、东北虎、金钱豹、棕熊、丹顶鹤、非洲象、白犀牛、黑猩猩、袋鼠等动物。

想来洛阳玩的小伙伴建议每年四月中下旬来,正是满城牡丹争奇斗艳的时候,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赏花赏景,人生乐事。

1 阅读:50

夭夭爱旅行

简介: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