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半导体竞争,韩国反而成最大受害者

尖锋讲识堂 2024-02-02 08:45:47

在风起云涌的全球半导体市场中,韩国正逐渐显现出其尴尬而微妙的地位。

一场看似遥远的美中科技竞争,实则给这个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国家---韩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近日,《韩国经济》的一篇报道,用数据揭示了这一趋势的严峻性:韩国,正成为美中半导体竞争的最大受害者。

报道引用了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的数据,这组数字映照出了韩国半导体产业近年来的坎坷历程。

韩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根据国际半导体协会(SIA)的数据,2022年,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份额为19%,仅次于中国和美国。韩国在内存芯片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在逻辑芯片领域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10%。

韩国政府认为,半导体产业是韩国经济的命脉。因此,韩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支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为此还特别发起了一项“K-半导体战略”。

该战略计划在未来23年内投资622万亿韩元(约合4280亿欧元),打造全球最大半导体超级集群。

在首尔以南约50公里处,总面积约为2.1万公顷的土地上,建成16座半导体工厂和3座研究机构,用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可没想到,这个计划刚刚起步就遇到了中国的强势阻击!

自2018年以来,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半导体及设备金额不断下滑,至2023年已缩水近20%。而与此同时,中国从日本的进口额却逆势上扬,增幅超过30%。

特别是在半导体原材料、零部件和装备领域,韩国与日本的差距更是进一步拉大。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不禁让人对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感到担忧。 对于这一局面,韩国国内的分析声音此起彼伏。有观点认为,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管制措施来得过于突然,让韩国企业措手不及。这些措施不仅限制了韩国企业的出口渠道,更压缩了它们调整市场策略的时间和空间。

与此同时,日本半导体产业却凭借其独特的产品方向和市场结构,成功避开了美国的出口管制,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取得了对华出口的增长。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技术上的精耕细作。

以车用半导体技术为例,由于中国在相关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而与此相关的技术又不受美国出口限制,日本企业得以在这个市场中占据先机。

全球第三大汽车半导体公司瑞萨电子甚至宣布重启一处此前关闭的半导体工厂,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相比之下,韩国的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半导体巨头则因受到美国出口管制和中国需求下降的双重打击,对华出口大幅缩水。

面对这样的困境,韩国业内人士不禁感叹时运不济。

有专家指出,韩国成为美中竞争局面下“最大受害者”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不仅是因为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持续影响,更因为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自给率正在不断提高。

随着中国在半导体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不断投入,未来韩国企业的出口空间可能会被进一步挤压。 对于韩国来说,这场半导体市场的变局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但挑战之中也孕育着机遇。

有韩国专家指出,如果韩国企业能够在尖端的半导体领域升级技术,成为“不可替代”的供应方,那么就有可能扭转当前的颓势,重新赢得市场份额。

这需要韩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同时也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

总的来说,韩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困境并非无解。通过加强技术创新、调整市场策略以及寻求国际合作等方式,韩国有望在这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变局中找到新的出路。

但无论如何,韩国都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毕竟,中国向来都喜欢摘“工业明珠”!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