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中英双方在香港发生冲突,我军击毙42名英军,后来如何

热情的小狐狸 2024-04-20 05:52:26

1997年7月1日凌晨,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放弃对香港长达逾百年的殖民统治,史称“香港回归”,东方之珠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事实上,从鸦片战争清廷战败,导致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开始,在长达150多年的时间里,香港人民始终在与英国殖民统治者进行斗争。对于港英政府的无耻剥削行径,他们从未停止反抗,只不过因为敌人对消息进行封锁,让大陆人民对香港同胞的了解不够多。

特别是在1967年,中英双方在大陆与香港的边界沙头角地区发生了一场十分惨烈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我军击毙了42名英军,沉重打击了港英政府及英军的嚣张气焰。

那么,67年的冲突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段不为人知的往事背后,又有什么样的背景呢?

解放后的香港鱼龙混杂,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之前,国民党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败局早已注定。就连蒋介石以及其他国军高层将领,都开始抓紧向台湾等地转移资产,以备跑路。

但大陆与台湾隔着海峡,通讯往来多有不便。而与大陆只隔着一条深圳河的香港,当时已经被英国殖民统治逾百年,名义上属于英国的海外领土。所以此时的香港,成为了国军败退之后,国共双方地下斗争的前沿阵地。

很多从事地下工作的我党特工,以及他们的家人,为了继续与敌人周旋也去了香港。当然,从大陆前往香港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他们对于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想走出去寻找新生活。

抗战及解放时期,很多爱国人士都通过香港向祖国提供支持,可以说,香港为国家抵御外敌、全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而此时,一座主营金融贸易的港口城市,迅速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前沿阵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香港地狭人稠,资源十分有限,而这么多人开始源源不断涌入香港,给当地的治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英国方面一直都把香港当做其在远东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中转站,而当香港的人口激增,特别是从大陆地区前往香港的人越来越多,社会治理的难度陡然增大。

大量涌入香港谋生的人,由于没有工作和住所,基本上是赤贫的流民身份。港英政府只能寄希望于香港的商业资本家巨头,为他们安排一些聚集性的住所,以及体力劳动的工作。

随后在香港地区大量出现的木屋村等类似贫民窟的建筑,就是当年香港人口激增后带来的社会景象。

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这些产业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好转,工人阶级的收入获得了提升。然而在资本家的地盘上,剥削无处不在,香港也不例外。工厂加班、扣减薪资待遇、假期减少,这些还只是小菜,港英政府方面真正担心的,是香港的工农阶级团结起来,动摇他们在香港地区的统治地位——新中国是工农阶级建立的国家,而这些人又都来自于大陆地区,北边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保护工农阶级合法权益的,这对他们会有巨大的影响。

而随着工农阶级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他们与港英政府、资本家、买办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工人们工作十分辛苦却被克扣工钱,没有加班费也要延期加工,部分工厂甚至还出现了对工人的毒打和镇压,这让香港的工农阶级群情激奋。

终于,矛盾在60年代集中爆发了。工人暴动引发全社会响应,港英政府出动军警镇压

1967年5月,香港九龙地区一家工厂发生了工人暴动。此次这次暴动的原因是,资本家为了追求暴利,要求工厂的工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款。工人们本来就要忍受三班倒,为了赶工期甚至将吃饭的时间都压缩了,资本家居然还变本加厉。工人们不再忍气吞声,而是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工厂的工人们一边抗议,一边争取与资方代表谈判,仗势欺人的资本家们开除了参加抗议活动的工人,还威胁他们的生命安全。

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工人们。从塑料花厂到模具厂,众多一线产业工人团结起来,罢工运动愈演愈烈。

此前也发生过一些罢工事件,很快被港英政府出动军警、使用催泪瓦斯等手段镇压了下去。然而这一次,工人们有了成熟的理论指导,开展暴动的时候比之前更加难以对付。

众所周知,工农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浪潮之下,新中国应运而生。此时香港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况且香港本就是他们通过侵略战争从中国的地盘上夺走的。红色政权在香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他们而言是极为危险的信号。

暴动很快蔓延至全港。1967年6月24日,香港全境爆发了以反压迫反剥削为主题的大游行。港英政府得到英国当局的指示,出动军警直接进行武装镇压,有上百人在与军警的对峙中受伤。同时,港英政府还大肆通缉抓捕进步人士,并动用诱捕、收买等手段,企图分化工人阶层内部。

如此严重的冲突事件,我国中央政府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消息。由于香港在当时的法理上还属于英国的地盘,我方先是遵照国际惯例,调查本次事件的来龙去脉。

在了解了情况之后,中央政府发出郑重警告:香港和九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港英政府应当尊重香港爱国同胞所拥有的一切权利。这是底线,不容侵犯。然而嚣张的英国政府并没有回应,而是调集军舰来到南海,企图以武力来示威。

我军向来是不怕这种“假把式”的。中央军委迅速做出部署,在广东省沙头角地区(今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地区)集结部队,配合当地的沙头角民兵组织,与边界线对面的英军对峙。中英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一个火苗就能将沙头角引爆。

冲突因一位村民发病而爆发,我军领导民兵组织共击毙英军42人

由于当时大陆的医疗条件较差,居住在香港与广东边界处的村民如有突发急病,在边境处获得通关许可,即可前往香港就医。

但此时中英双方对峙,边境线处处于封锁状态,因为一名村民申请前往香港为自己的孩子求医被拒,双方展开了交火。

在交火过程中,民兵张天生英勇牺牲。他所在的部队属于沙头角基干民兵连,这支部队成立于1951年,充分发挥自身既是“民”又是“兵”的优势,配合我军在广东的部队和公安机关,与潜伏在香港的敌特分子周旋,以保卫边境地区的安全。

战友牺牲激起了民兵连战士们的怒火,但他们也明白,没有更上层的命令,不能轻易将事态扩大。于是,民兵连一边向上级请示,一边在我方界内进行侦查。结果英军以我军试图闯入为由,公然向我军开火。

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我军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得到了命令的沙头角民兵连立即展开行动。密集的子弹带着怒火射向敌人的阵地,让敌人乱了方寸。他们原以为我军不敢开火,才肆无忌惮射杀了张天生、袭击麦田,而此时得到了还击命令的我军,不会再给对方留任何情面。

根据英国档案馆现存的材料,英军的行动“受到了英国政府的重视”,采取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中国政府对香港边界地区的形势产生误判”。

但事实上,敌人对于香港人民的欺压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经济盘剥还是军事威胁,都让香港人民苦不堪言。这次沙头角冲突,是香港产业工人拿起武器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行动。英军的挑衅行为,激怒了香港人民以及我军战士的怒火。战斗打响,是因为忍无可忍。

据我军方统计,此次冲突击毙多名英军,(至少击毙15名英军)我方牺牲的战士张天生记个人一等功,连长罗奕光记一等功,连队被广东军区记集体二等功。此战让港英政府颜面无光,使得资本家们肆意剥削压迫香港人民的行为被有效遏制。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让港澳同胞相信中央政府有能力保护他们的安全,也给了英国政府以沉重的一击。

然而对我国而言,此战并不意味着能够直接收复香港。因为当时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对我方并不太有利:60年代我国遭遇自然灾害,加之中苏交恶,又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内忧外患之下如果贸然直接对香港动武,等于直接跟英国开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对我国的发展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所以,审时度势之下,我国选择了有节制地出拳,但这一套组合拳,已经打得英军毫无还手之力了。

此次战斗让沙头角民兵连威名远扬,他们在那个特殊时期,以血肉之躯筑起了边境线上的一道钢铁长城。既有力抗击了敌人,也保护了香港边界地区人民的安全,为我国与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斗争提供了有生力量。

沙头角民兵连后被授予“英雄民兵连”称号。他们战功卓著、历史悠久,为国防事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仅参加过边境反敌特的前线斗争,还参与过灾情抢险,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红色堡垒”。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在血火里诞生,在风雨中成长,在战歌中走来的中国民兵......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的沙头角民兵连连史馆,里面收藏了很多关于沙头角民兵连的珍贵资料,骄傲地向每一名参观职责,诉说着他们的光辉事迹。如今,这支连队驻守在深圳与香港交界的沙头角中英街,高举着“向党爱国为人民”的旗帜,在沙头角中英街上架起了一座“民心桥”,这支老百姓拥护、热爱、信得过的队伍,依然在守卫祖国边境的安全,也让深圳与香港两地居民的交流更加紧密。

参考资料:

[1]郑创彬 陈琳君.建党百年·红色盐田 “英雄民兵连”70载坚守初心 铸就“红色堡垒”[N].沙头角民兵连连史馆.

[2]深圳特区报.东江纵队:插在日占区的一把“尖刀”[N].驻港办官网,2021-08-02.

[3]张朝阳.周恩来与1967年香港“五月风暴”[N].福建党史月刊,1998-04.

123 阅读:59303
评论列表
  • 2024-04-21 08:05

    那个时代大陆是穷,但那个时代的人民是真硬气[点赞]

    春天来了 回复:
    叫做赤脚的不怕穿鞋的
    滔滔江水 回复:
    逃港潮?硬气?
  • 2024-04-20 23:42

    那时候全民皆兵,所以国家强大!

    雪轩 回复:
    你说呢?
    平安 回复:
    是强大虽然穷但是敢于亮剑。
  • 2024-04-21 10:31

    那个时候中国人不怕死

    都是黄泉预约客 怕球啊 回复:
    凝聚力很强
  • 2024-04-21 18:24

    这让英国佬知道97年再不按时归还香港,驻港的英国佬就会灭亡!

  • 阿斌 41
    2024-04-21 21:38

    尊严是打出来的

  • 2024-04-21 10:38

    42又变成15?[笑着哭]

    骑驴看不到牲口 回复:
    没看明白?牺牲的那个至少击毙15个
    用户17xxx28 回复:
    他一开始不就被打死了吗,怎么做到一个人击毙15个英军的
  • 杰嗯 35
    2024-04-21 10:05

    击毙42英军?造谣会被抓的

  • 2024-04-21 17:08

    三班倒都受不了?来东莞看看

    用户15xxx42 回复:
    干不下去回家务农啦
    陈优红 回复:
    东莞是早上08点到晚上22点30下班,劳动强度大
  • 2024-04-21 05:13

    广东历史上就十分具有爱国传统,毋庸置疑!

  • 2024-04-21 16:18

    华夏必须清理汉奸才能强大

  • 2024-04-21 05:49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 沟渠 20
    2024-04-21 12:14

    废话太多

  • 2024-04-21 15:22

    扯的葫芦比瓢多啊[呲牙笑]

  • 2024-04-21 16:52

    民兵的战斗力都这么强!

  • 2024-04-21 20:49

    那时民兵也很厉害

  • 2024-04-21 08:48

    英国佬不知死活!当年紫石英!

  • 2024-04-21 13:37

    原来还有这样的好事!打,才能打出国威!

  • 2024-04-21 14:06

    现在的中国人也一定会以同样的勇气和决心和一切来犯之敌做殊死斗争!我坚信这一点,中国人的血性、勇气和激情永远也不会消散!

    五蕴 回复:
    说的好[得瑟][点赞]
    黄建恒 回复: 五蕴
    [玫瑰][握手]
  • 2024-04-21 13:27

    大家只知道广西出狼兵,却不知道广东人有多猛!!

  • 2024-04-21 06:52

    什么150年,明明就是99年

    奋斗 回复:
    香港岛是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出去,香港的新界才是租借99年;1997年整个香港地区回归;香港岛割让出去150多年没有错;铭记历史,知耻而后勇;
  • 2024-04-21 14:44

    才知道,相隔57年。

  • 2024-04-24 13:51

    我只知道 中英交接前 殖民者转走一万亿的资金。交接后 我们象征性驻军。殖民者仍在深深影响香港经济 政届 。直到2019 我们才收紧加快控制步伐。就是这样的一个回归典范样板 任然对弯弯毫无卵用。所以 加快武装收台 准备应对列强环太平洋军力是重中之重。

  • 2024-04-22 09:04

    [赞][赞][赞][赞][赞]所以说,人民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石

  • 2024-04-25 16:21

    精神气,一直在[点赞]

  • 2024-04-22 08:34

    “中国虽然穷了点,但是中国人打仗是不怕死的”一句话就把所谓的铁娘子吓破胆了。

  • 2024-05-02 16:13

    阴国白痞猪一百个不服气呀,总想再试巴试巴!😀😀😀

  • 2024-04-21 06:10

    我们用百门炮轰干净你们。

  • 2024-04-22 17:54

    ?真的?

  • 2024-04-22 04:45

    那个时代.打边周边无敌手

  • 2024-04-24 11:00

    把放大镜拿来看看英国在哪里

  • 2024-04-29 07:50

    团结才是硬道理

  • 2024-05-23 13:37

    中国的老百姓是爱国的!!

  • 2024-04-22 15:39

    真英勇

  • 2024-04-28 21:40

    此战对香港回归应该起到了很大作用[点赞]

  • 2024-04-28 21:41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 2024-05-11 09:43

    真的吗

  • 2024-05-23 12:29

    还能怎样,你大英帝国就忍着吧

  • 2024-04-25 10:34

    英夷还真沦落为冢中枯骨

  • 2024-04-26 20:53

    那个年代英国哪里来的胆子!

  • 2024-05-10 10:44

    胡扯,明明是死伤十几人,而且是警察 ,有当年的香港文汇报证明

  • 2024-05-28 09:32

    文中数据矛盾一说42一说至少15,忽悠文章

  • 2024-05-16 09:48

    是真是假我都没听过有此事

热情的小狐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