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工作,是要讲究语言技巧的

等高线里说故事 2024-05-07 17:15:41

九十年代末,由于改制、市场等原因,校办工厂停办,我成了待岗人员。

天天在家呆着不是个事儿,我就在商场找了一份卖衣服的工作。摊位是老板在商场租的,请了两个人,我和另外一位同事轮流上班。

那位同事,人长得漂亮,销售业绩也好。

我没有销售经验,不善于揣摩顾客心理,这个弱点成了我销售工作的瓶颈。

你的腰有二尺一?

有一天我上下午班,来了一位女顾客,她在看裤子。

她在衣架上扒来扒去,我走过去问:“是要看这款裤子吗?”

“这款裤子有我穿的号吗?”女顾客低着头,仔细地在看裤子。

我当时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脱口而出:“你的腰是二尺一吗?“

话音刚落,只见女顾客把裤子往杆子上一挂,愠怒地朝我吼道:“我的腰有那么粗吗?我只有一尺九——”然后怒气冲冲地,把头发一撩,一扭一扭地走了。

望着顾客消失在人流的背影,我呆呆地矗立在那里,半天没回过神来。

这位顾客身高不到一米六,体型圆润,身上肉嘟嘟的,穿着一身黑衣服。看上去真的不瘦,属于丰满型。

女性都是爱美的,如果当时我对顾客说,你的腰蛮细,只有一尺八吧?或者问,你的腰围是多少呢?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导顾客回答,就不会把顾客赶走了啊。

挺好的呀,都合适

和我一起卖衣服的那位同事,她就会见缝插针地迎合顾客心理。

有一次交接班,一位顾客正在试一件风衣。

顾客四十多岁,一米四几,胖,属于不好买衣服的那类人。

“你看,挺好的呀,长度也刚好,腰身、胸围都合适。”那位同事一边帮顾客扯着衣服一边对顾客说。

我看了一眼,心想:不是睁眼说瞎话嘛,本来短款的风衣穿出了中长样式。衣服黄色的,顾客皮肤也偏黄,穿着像个扁南瓜,根本就不合适啊。

顾客美滋滋地照着镜子,那位同事一直热心地服务着,并和顾客聊天:"这衣服是才进的货,销的蛮快,你穿着蛮好看的。"同事制造出销售的紧张气氛,后来顾客居然买下了那件衣服。

顾客有时看重的不一定是商品,而是服务。你热心,友善,她们就愿意在你这里消费。

你看,穿出来是那样的!

有一天,来了一对夫妻。他们看中了一条紫红色的女式长裤。男顾客建议买,女顾客担心自己穿着不好看。

我指着商场里做拍照片生意的一位老板说:“她是昨天买的,你看一下上身效果,穿出来是那样的!”

男顾客没有抬眼往远处看,不屑地说:"每个人气质不一样,穿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看别人穿的干嘛。"

男顾客说的话确实很客观。我半天无语,静静地等着女顾客从试衣间出来。

这位女顾客的上身效果确实没有拍照片生意老板的效果好,因为后者更年轻,腿形更修长。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和别人比,别人有别人的魅力,自己有自己的风彩。

在销售衣服的两个月时间里,我深深感悟到:这个行当和我之前在校办工厂干的行当截然不同。

服务业有其特殊属性,它是需要和人交流的,交流过程是需要有语言技巧和语言魅力的。只有真正掌握顾客心理,了解售卖商品的属性,知己知彼,才能把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好。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