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在史书中的生活如何?他的成就是什么?你了解多少

南派先生 2023-06-24 13:39:09

唐代(618-907)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悠久而又最具权势的王朝。接下来,南派先生将为您介绍更多的细节。

李勣,唐代名将,本名徐世绩,又名徐懋功,在《隋唐演义》中以徐茂公为原型,后投奔大唐,被李渊赐予了一个“李”的姓氏,所以被称为李世绩,后来李世民继位,为了躲避这个名字,才改成了李勣。年轻时曾参与过瓦岗之役,后随李密降大唐,后随李世民出征,屡建奇功,被册封为英国公爵,位列凌烟阁二十四英雄榜二十三位,曾在太宗,高宗两代皇帝面前受到恩惠,终年76岁。李世民曾经说过:“古代的韩,白,卫,霍,都不是李靖和李勣能够相提并论的,而在《大唐纪事》的第六章中,则是关于大唐大将李勣和李靖齐名的故事。

瓦岗梦境

在隋末,当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李勣随其同乡单雄信,逃到了瓦岗城,加入了狄让麾下。当时,朝廷派遣张须陀的两万人马进攻瓦岗要塞,翟让吓得魂不附体,收拾行囊就准备逃跑,结果被李勣给截住了,李勣命令瓦岗要塞的人马,以诱敌之计,利用地理优势,将大隋的人马一网打尽,这张须陀也算得上是个人物了。李勣一战成名,现在已经是翟让的定海神针,受到了不少人的拥护。李勣志望远大,一心想把整个瓦岗寨都占为己有。蒲山公李密追随杨玄感反叛,现在四散而去,李勣认为此人为人豪杰,又是出身名门,颇有名气,如果可以加入瓦岗寨,对于瓦岗寨的实力和声望都有极大的提升,因此和王伯当一同向翟让提议,把李密收编到瓦岗寨。

华冈英雄

李密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自然不会屈居于翟让的麾下,于是在方延草的协助下,斩杀了翟让,夺取了整个瓦岗营地的控制权。在那次事件中,如果不是王伯当出手,恐怕李勣早就死在了李密的手下手中。李密为笼络民心,仍旧将单雄信和李勣两位大将,留在麾下。当时天下大乱,中原百姓饥荒遍野,而隋王朝又在洛阳周围修建了许多大型的粮库,于是李勣就给李密出主意,想要夺取黎阳仓,然后率部将其据为己有,然后打开仓库,大量中原难民涌入,一夕之间,这支军队就发展到了十几万人,成了中原叛乱最大的一支军队。就在李勣以为自己可以在瓦岗寨上建功立业的时候,李密却得意忘形,一门心思地要夺回洛阳,搬到洛阳去,搬到洛阳去,从此不再做一方霸主,可是洛阳城太大,他们怎么也攻不下来,反而被王世充打败,一夜之间,李密逃到了关中,向唐朝臣服,而李勣也加入了大唐。

南定维扬、北青沙漠

李勣刚向大唐臣服不久,就有一场精彩的演出。李密逃往关中,瓦岗寨尚未完全被攻破李勣手中有一块土地,众人劝李勣交出这一块土地,但李勣坚持认为这一块土地属于魏公(李密),应该属于魏公,于是命人将田产、田产等物送到李密手中,要求李密将这一块土地献给大唐。而李渊在得知此事之后,对李勣十分赞赏,更是给其改名为“李”,封其为“莱国公”。那时候,正值大唐统一大陆的时候,李勣追随李世民征战四方,击败王世充,击败窦建德,战功赫赫,仅次于李世民,因此,李勣被授予大将军衔,李勣也被授予大将军衔,身披金甲,追随李世民,成为大将军衔。武帝五年,兖州徐元朗造反,李勣率兵剿灭,不久后徐元朗被斩,兖州安定下来。李渊令李勣北上,李靖顺水北上,李勣终于平定了江淮一带,击毙了傅公弼。李世民继位之后,便经常征战四方,其中李勣居功至伟。贞观三年,李世民下决心征讨东突厥汗国,李勣率部出征,与李靖一同出征,出征中原。李靖偷袭定襄,将颉利可汗“吓跑”,在逃亡的过程中,颉利的大军与李勣相遇,一番激战之后,两人狼狈逃窜。颉利立即派遣使者去见李世民,不过,李勣和李靖商议之后,认为应该一击必杀,绝对不能让对方反戈一击,李靖也就同意了。于是,两位绝世豪杰,李靖以强攻为主,李勣以游击战为主,最终将颉利王活捉,一雪前耻,李渊自降身份,李世民与大唐签订渭水和约,大唐威名远播,万国来朝,李世民更是得了一个“天可汗”的称号。李勣从武帝八年到现在,一直驻扎在并州,是抵抗其他部族的第一线,自从东突厥覆灭之后,唐廷就对这片草原虎视眈眈,唯恐有其他部族入侵,不过,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并没有放弃,当年,他联合同罗、仆骨、回鹘、黑山等几个部族,攻打了已经归顺大唐的奇里尔,当时,阿史那·思摩又发来了求救讯息,于是,李勣率军直捣黄龙!李勣以六万步卒,几千铁骑,大破二十万大军,居然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牧羊。于是,李世民就有了“南定维扬,北平大漠”的诗句。

平定高句丽

隋炀帝三次出兵都没有能够战胜高句丽,李世民在临终前三次出兵都没有能够战胜高句丽,导致国家元气大伤,所以在隋唐时期,高句丽已经是中原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高宗乾封三年,高句丽王元盖苏文病逝,泉男子继任,他的儿子泉男建与泉男产合谋,篡夺了他的皇权,要求唐廷出面,替他报仇雪恨。李治直接任命李勣为辽东路都统,统率大军,讨伐高句丽,并且将薛仁贵调到了他的麾下,作为自己的武卫统帅。这一战,李勣率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攻克了十六个边关,薛仁贵更是英勇善战,扶余的几座重要城市被他们攻破,包括扶余川在内的四十多座城市也被他们攻破。鸭绿江上,李勣带领唐军,以一己之力,击溃鸭绿江上的五十万高句丽大军,直逼平壤城,包围平壤,一月之后,泉男建投降,而高句丽王朝,也在平壤城上,被彻底摧毁!高句丽在韩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而最开心的莫过于李治了,他终于做到了连他父亲都做不到的事情,于是,他让李勣先将自己的俘虏送到昭陵,然后在太宗面前“炫耀”一番。再到太庙献俘,“炫耀”给列祖列宗看。然后,他就跑到了汉阳宫,把自己抓到了汉阳殿内,当众“炫耀”;然后再到南边的城郊,向苍天“炫耀”高句丽已经被他们征服了!

盛名在外

李勣在高祖、太宗和高宗三个朝代都有过辉煌的成就,高祖对李勣的册封,太宗对他的赏识,让他成为了高宗的左膀右臂,在高宗时期,他的地位和地位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李治刚继位不久,就被提拔为宰相,成为了文武百官中的佼佼者,后来更是被提拔为文武百官,成为了文武百官之一。而且,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李治对李勣也是十分尊敬,下旨让他在尚书省里“上班”,还特地给他配了一个小吏,每天都要接待他,每当李勣生病,李治都要给他看病,而且还时常到李府看望他,可谓是爱屋及乌,对于李勣一家,更是格外的优待,李勣的妹妹,早已经是寡妇,原本就是李家的老宅,李治在泰山祭祖的时候,路过这里,便派武王后(武则天)前来吊唁,并且册封东平王爷,而李勣的哥哥,更是被李治招进了朝,当真是位高权重。李勣死后,李治立即下令,休庭七天,让他埋骨昭陵,并且在他的墓地上,建造了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三座山峰,以示对他平定大草原的敬意,也只有李靖与李勣,才能得到这样的殊荣。李治在丧礼之日,一直到丧礼的人群走了,他才从楼上下来。

李勣能得到武则天和李治的赏识,除了他立下的大功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在官场上的能力。自从武则天入宫以后,李治就曾打算废除王后,改武则天为后妃,可是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强烈抵制,特别是那些权贵,比如长孙无忌,比如褚遂良,可是李勣始终不肯公开表示自己的立场,于是李治就私下里将李勣叫来,李勣说出了一句名言:“天子内务,何须过问!”且不说他说的是真是假,李治听了之后,心里一定会很高兴,然后把武则天当成自己的皇后,武则天得知这个消息,也会很感激李勣。李勣因此而被后世诟病“媚上”,最可笑的是,后来他的孙子李奉献造反,武则天一怒之下,下令李勣掘坟,削去他所有的封号,让他改回“徐”姓,果然是咎由自取。唐中宗即位后,将李勣的功名全部剥夺,并为其建造新的陵寝。

0 阅读:6

南派先生

简介:愿做出海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