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视点|圆明园:穿越时光旅行,领略古建之美

王教授视点 2023-12-11 09:50:55

【科艺视点】圆明园,这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皇家园林,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是清朝帝王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它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

产学研视点王建省教授古建道桥团队为进行古建研究,多次到圆明园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

一、圆明园的历史

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圆明园开始兴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然而,在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二、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圆明园不仅在建筑风格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融入了西方的园林建筑元素。其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

三、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精心设计的湖泊、溪流、瀑布等水景丰富了整个园区的景观层次。同时,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如佛堂、道观等,使圆明园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元。四、圆明园的保护与利用建国后,政府对圆明园开始了保护整修工作。大量的仿建工作参照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的设计方案,使得圆明园的景观得以部分恢复。同时,对遗址的保护工作也得到了重视,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这标志着圆明园不仅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开始向公众开放并发展旅游业。今天,圆明园已经成为一个集文物保护、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走进圆明园,我们欣赏到古建筑的壮丽辉煌,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它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保护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领略圆明园的魅力。

0 阅读:5

王教授视点

简介:以大学为背书,致力于产学研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