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中成药,脾胃好了,湿气没了

周大夫说中医 2024-04-21 20:41:56

在浩瀚的中成药海洋中,有一款名气虽不大但效果却很好的药物——参苓健脾胃颗粒。这款药物对于湿气问题有着出色的疗效,尤其是针对寒湿之象。湿气,这种难以捉摸的健康隐患,常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各种问题。

湿气的表现多样,但舌苔白腻、舌面水滑是其中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这种舌苔状态,正是寒湿之象的明显标志。湿气,这种难以捉摸的物质,一旦在体内滋生,就会像黏性物质一样附着在身体各处,引发各种不适。

关于湿气的来源,《内经》中有明确的阐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意味着,湿气的出现,主要责任在于脾胃。脾胃作为人体运化饮食水谷的重要器官,一旦运化不及时、不彻底,就会导致一部分水分以湿气的形式停留在体内。因此,有湿气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伴有脾虚的症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参苓健脾胃颗粒正是从健脾的角度出发,帮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最终达到祛湿的目的。这款药物适合体内有寒湿,同时脾胃又比较虚弱的人。

参苓健脾胃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北沙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砂仁、陈皮、薏苡仁、甘草。这些药材,看似寻常,实则各有奇效。茯苓作为祛湿的重要药物,能够给湿气制造出路,直接通过下焦的膀胱将湿气排出体外。而薏苡仁和白扁豆则起到了辅佐茯苓的作用,共同增强祛湿效果。

在健脾方面,白术堪称佼佼者。白术的香气并不浓烈,但却充满了正气。这种正气能够帮助白术对抗邪气,包括湿气在内的各种邪气。白术既能提升脾胃的运化功能,又能燥化湿气,可谓一举两得。配合前面的茯苓、薏苡仁、白扁豆,在祛湿的力度上会更加强大,使得蓄积在体内的湿气得以更好地清除,脾胃的负担也会随之减轻。

为了确保脾胃能够持续、高效地运化,除了白术的助力外,还需要有足够的能量作为支撑。山药和莲子正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山药吸收土地的精华,莲子质地饱满,二者均擅长入脾经,能够为脾胃提供充足的能量。这种能量,在中医里被称为“脾土”,是对脾的一种形象称呼。山药和莲子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使得整个方子更加平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北沙参的加入,为这款药物增添了滋阴的效果。在祛湿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排水而伤及阴液。北沙参质润,能够益胃生津,为脾胃补充津液,确保在祛湿的同时不损伤身体的阴液。这种一边祛湿一边滋阴的思路,既科学又实用。

对于这样一款集健脾、祛湿、滋阴于一身的中成药,其具体的组成克数如下:北沙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莲子15克、砂仁6克、陈皮6克、薏苡仁30克、甘草6克。这些药材经过精心配伍,共同发挥出卓越的疗效。

总的来说,参苓健脾胃颗粒是一款非常温和而有效的中成药。它不仅能够帮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从源头上解决湿气问题,还能在祛湿的同时滋阴润燥,保护身体的阴液不受损伤。这样一款药物,无疑是湿气困扰者的福音。
0 阅读:181

周大夫说中医

简介:未医彼病,先医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