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参观兵马俑,听到有俑“很像连爷爷”乐了,说考古曾是冷门科系

蒋晓峰Terry 2024-04-06 17:46:03

没来过兵马俑不算到过中华大地。马英九6日到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博物院参观,馆方罕见在清明连假的周六清场接待,规格之高极其罕见。马英九也不辜负好意,非常细腻地观察古代兵器、战争形态与殉葬制度等。

今天由秦陵博物院院长李岗、当地文物局局长、资深导师一起陪同讲解,有不同分工,把马当大人物和懂行者接待。

清明3天连假,本来每天参观人数上限是6.5万人,今天都为马英九做了特别安排,真的是VVVIP,现场只有极少数便衣在展馆内部,说白了就是“类清场”接待。

马英九听到讲解员提到秦军如虎狼之师,上战场赤膊上阵,很惊讶地问:“真的假的?”

他对兵器还有战车演变很感兴趣,询问古代战车何时退出历史舞台?馆长说,在战国中晚期之后,因为战车行动并不方便,在当时骑兵做为一个新兵种出现并主导战场。

马英九参观顺序分别为一号坑、三号坑、二号坑,听到将军俑烧制温度为950到1000度,重量达300公斤,马对当时技术感到诧异;当解说员提到古今审美不同,古代男人有点小肚肚是好的,马英九玩笑说“我们鼓励开始复古”。

讲解员反应快说,“那可以放开吃东西了!”

看到照片时,马说兵马俑“手好大”,解说员介绍这是按比例还原、少许放大,当时身高1.8米左右。

兵马俑的展示相当壮观,解说员强调,考古发掘、保护、展示激励很多年轻人从事这样的工作,马感到惊讶,指出以前自己读台大时,台大考古系是冷门科系。

一位大陆接待官员说,“考古目前在大陆是最夯的专业!”

解说员还提到自己曾接待一位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李秀媛,她看了一个俑说这“好像连爷爷(连战)”,马英九听后忍俊不禁。

连战2005年以国民党主席身份访问西安时,当时馆方还特准连战进入修复区,亲手触碰兵马俑,还先准备手套供连抚摸,连战并未使用此项特权,仅止于观看。修复区是一种极为尊贵的礼遇,只对极少数的专家开。

连战还参观了博物馆镇馆之宝:绿俑,这座1999年从兵马俑发掘出来的唯一的一件绿面俑,也是至今馆内彩俑中保护最完整的一尊,极其珍贵。连战在留言簿上题字,“游秦冢而悯万民,跨海峡为创双赢”。

今天,马英九也没有抚摸兵马俑,官方也没有给他准备手套,但有特别引领马英九进入一般民众、甚至于一般官员都不可进去的看台,近距离观察兵马俑,也算特殊照顾了,面子大。

而马英九在广东的行程,直接跟民众接触的机会就比较少,有一位马迷就在孙中山先生故居向媒体表明他真的很想见到马英九,但预约不到票。

直到陕西行程开始后,马车队行经之处,包含伏风县城区、西安市区,都有民众拿出手机拍照,称得上是“夹道拍摄”,马到访大陆的消息已经传开。

在祭黄帝陵途经的陕西三原服务区,马英九车队停靠休息时,卖鸡排的两位大妈一直在摊车内部向外探头看,当知道是马英九时,鸡排大妈们说,好想跟他拍个照。

另一位卖水果的大妈则在记者告知大人物是马英九后,略带激动的埋怨,“你怎么不早说呢”。

在法门寺,马迷大爆发,有学生坦言自己早上八点就来等候,而马英九是下午两点半抵达,如此久候确实令人诧异;而一位年迈老人则说自己是搭公车来看马英九的。

“小马哥我爱你、欢迎回家”不断,向马表达善意。

马英九以他在大陆的高人气,亲身从事民间交流,多次中气十足向民众问候“大家好”。有陕西民众问候“回来吃面!”

马英九笑说,“今天已经吃三碗了”。

这种民间良性互动正是目前两岸关系极缺的营养素。

在法门寺的行程,主建筑参观,简短地与寺方会面,期间马英九进行了礼佛,也与住持谈论佛法。

寺方举办法会,马英九在佛前祈祷后,直言希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

住持也表示回向马英九“身体健康”,马英九答“保证健康!”

参拜结束后,马英九表示功德圆满。住持则提到两岸血浓于水、希望手足交融永远流传下去,马英九回应指,这也是他此行的目的。

参观展厅时,寺方展示佛骨舍利的精美盒子,还有举世珍宝唐代秘色瓷、琉璃、金银器等等,马英九颇感兴趣,时常开口询问交流。

观看唐代香囊介绍时,马英九从西装中掏出笔记本记录,参观完成后马英九表示“大开眼界”。

寻根“汉将马援祠”,自嘲退伍时“勉强升到少校”

马英九5日参观马援祠,追忆他的汉代先祖,对先祖们的军事成就非常有兴趣,毕公村官员说:“马援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为国家统一巩固国防”。

马援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被视为马氏先祖,名言是“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援祠位于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属于清代寺庙遗址。

马英九说:“我只当两年的兵,退伍时候勉强升到少校”,还自嘲“当兵能力不及先祖”。

马家有文有武,英九也算对得起祖先,光宗耀祖,可谓衣锦还乡!

马援墓位于扶风县城不远的村里,墓前立有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刻“汉伏波将军墓”碑石。

马英九参观时推崇马援的《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指出文章作为家书,能收入《古文观止》不容易。

当地馆方还准备不少马英九父亲马鹤凌2005年到陕西寻根的介绍与照片,还在一面墙上张贴出马鹤凌、马英九的题字,不过马自己都记不得是哪年写的,只说可能是“80到85年”。

2005年清明节时,马鹤凌老先生专程到陕西祭祖,留诗一首:“跨海寻根万里行,杨凌祭祖正清明;亡人追远还乡日,欣见宗亲乐太平。”

当时,马英九有公务在身,未能随父访问大陆寻根祭祖。

记者现场看到当地村民夹道欢迎,在沿途就已有不少民众拿起手机拍摄,神情开心,由于今天“层级比较高”,村民无法靠近,但都在四周等待着,想亲眼看马英九。

访问团一名成员问马英九:“你的籍贯写的是湖南,怎么会是陕西人呢?”

马英九回答:“我的籍贯是湖南,可我祖先的祖先在陕西扶风,汉代的伏波将军马援就是我的远祖。明朝末年,扶风马援的一支后裔辗转到了湖南衡阳,我就是这一支的后人,追根溯源,我的确是陕西扶风人”。

马英九以前每年的大年初二,都要到苗栗马家庄祭祖,跟当年的一起从大陆迁到台湾的乡亲碰面。

寻根乃人之常情,马英九如愿以偿,对马家也有所交代啦!

50 阅读:21389
评论列表
  • 2024-04-07 08:57

    国民党在大陆一败涂地,在台湾也一败涂地!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风住沉香 回复:
    烂泥扶不上墙
  • 2024-04-07 08:31

    马英九希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 希望和平可以,希望稳定就是不统,不可以!

    有问才能有道 回复:
    统一了才能长久和平稳定
  • 2024-04-07 14:10

    马是想统的,心里有家国情怀的,也是受许多大陆人士敬佩的只是环境,机遇不同,没法施展,马不在台湾剩下的湾湾绝大部分都是台独了。

  • 古龙 10
    2024-04-07 12:27

    那是连战的先人!

  • 2024-04-07 11:51

    说不定那个佣就是他祖宗

  • 2024-04-07 16:18

    马先生最大的贡献是多带点台湾年轻一代的人来大陆看看,让年轻一代少一点独独子

  • 2024-04-07 13:25

    付不起的小马哥,历史想给你个机会,希望你好好珍惜吧。[汗]

  • 2024-04-06 22:20

    还有一颗游子的心。

  • 2024-04-07 16:37

    追根溯源,认祖归宗!

  • 2024-04-06 21:58

    [点赞]

  • NICE 2
    2024-04-07 16:19

    如果马在任职内推动统一是不是归名流千古

  • 2024-04-07 13:39

  • 2024-04-07 12:06

    老马 我们大陆对你不错 不要再忘恩负义

  • 2024-04-07 13:23

    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 2024-04-07 16:12

    台湾拿了那么多国宝,建立一个假故宫。其文物的内涵本质一无所知!!

蒋晓峰Terry

简介:电视记者看新闻,多一个角度,多一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