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离婚了,凌晨四点,丈夫发了朋友圈又秒删,毁了我的婚姻

宛凝评情感 2024-05-15 00:34:20

有人说,成名要趁早。亦有人说,致富要趁早。这样的言论层出不穷,无不是在强调“及时”的重要性。

这的确是一个很实在的问题,早日实现目标,过上梦想中的生活,当然是乐事一桩。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洞察到此理。

有些人便不苟同那些“趁早”的论调,认为那样会导致一个人遗漏许多人生经历,言下之意便是如此。我想指出的是,那些不赞同“趁早”理论的人,他们的人生过得颇为平凡,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错过了“趁早”的最佳时机。

一个从未品尝过葡萄的人,竟敢妄言葡萄尽是苦涩,这种言论无疑是荒谬的。

此处所指的“趁早”,并非是指慌乱急躁,也不是指手忙脚乱,而是在条件和机遇允许的情况下,为未来的人生之路做好准备。

设想一下,假使你在二十岁到三十岁这黄金十年间积攒了几百万,与你过了三十岁却仍寥寥无几的十万存款相比,差别是不是显而易见?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因为几百万的资本和区区十万的资本,其差别绝对是天壤之别。

因此,若你忽视了那些本该抓住的机会,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还抱怨那些努力拼搏的人活得疲惫,最终究竟谁会更疲惫,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有人说,成家要趁早,这个观点背后的现实理由同样深刻:

很多人在年轻时有过结婚的机会,但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过早踏入婚姻,因而一等再等,最终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大龄剩男”或“大龄剩女”,等到发现身边的同龄人都已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唯独自己孤身一人时,才追悔莫及。

虽然人们常说,即使到了中年也有权追求爱情,也有机会找到合适的伴侣,但那个年龄段所找到的伴侣,质量往往大不如前。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在处理爱情时往往会失去原有的激情,婚后的生活也可能会变得单调乏味。

然而,那些早早结婚的人情况则大为不同,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周围也都是年轻力壮的人,单身者比比皆是,选择范围广泛。更重要的是,年轻夫妻可以一起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培养感情,深化情感。到了中年,他们往往比那些仍旧单身的人拥有更多的财富。

有些人对此观点或许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上一代人的思想,甚至还会拿自己身边那些早年结婚的人作为例子,说某个朋友因为结婚早,失去了自由。

然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早日结婚,并不是让你草率地找个伴侣,而是要早日寻找与你相匹配的人,早日开始寻找,自然会早日找到,早日找到早日结婚,肯定比人到中年后再去寻找要容易得多。

也有人提出,离婚也应该早日进行,如下面这个女人对这一观点的阐述,同样发人深省:

我一直深信这样一个观点:离婚要趁早,犹豫不决只会让你越来越胆怯。

拿我自己来说,我之前的婚姻是远嫁,结婚对象是我谈了三年恋爱的男朋友。我本以为我们是真心相爱,我本以为我为了他远嫁会得到幸福,但结果并非如我所想的美好。

结婚前,他充满激情,风风火火地处理很多事情,不仅在父母面前保证一定会照顾好我,而且果断地买了婚房,与我一起规划未来,说以后要如何赚钱还贷,要如何过好我们的生活。

有他在前面带领,我自然会感动,觉得作为婚姻的一份子,我不能落后他太多,要努力成为一个好妻子,不能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然而,很快我就发现他变得消沉,整个人突然变得松垮,再也看不到那个充满干劲的他了。

我不止一次尝试与他沟通,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就是不说,只是说没事,但他所表现出的状态根本不像没事,给人的感觉很悲观,连带着我也变得焦虑,渐渐看不到希望了。

离婚前的一天,凌晨四点的时候,我看到他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

“我想离婚了,结婚后才知道,婚姻好累,我扛不住了,我想回到一个人的生活,我只想爱自己,不想再为任何人付出。”

尽管他秒删了这条朋友圈,但我已经看到了,第二天我就跟他离婚了。

我不是冲动离婚,而是认为“离婚要趁早”,因为:我们才刚结婚,他就失去了斗志,而且什么都不告诉我,还说不想再为任何人付出,我本身就因为他的这种状态感到很累了,他还有这种退缩的想法,我当然要跟他离婚。

要说累,谁不累?任何人在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时,都需要付出,付出了就会累。如果一感觉累就要放弃,就要逃避,以后的日子还那么长,怎么过?

还有,如果我不趁早离婚,之后一旦有了孩子,我就会被牢牢束缚,如果到那时候再动离婚的念头,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审视了上述两位朋友的分享后,有人可能会提出异议,认为“结婚宜早”与“离婚宜早”似乎存在悖论。但实际上,矛盾并不在于结婚或离婚本身,而在于人们的态度和选择。

无论是倡导结婚要早,还是离婚宜早,乃至我们之前提及的名利双收也要尽早,这些强调“趁早”的建议,都是基于对个人发展有利的考量。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都应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日益美好。因此,我们当然应该采纳那些“正确”和“有利”的建议,并且越早实施,对我们的益处越大。时间会证明,早期采取的有力行动,能为我们积累丰厚的财富。

换一个视角来看,如果你对某件事是否应该做感到犹豫,不妨从它的反面去思考。例如,上面提到的那些“趁早”的事情,如果你延迟去做,可能导致你的人生变得异常艰难:如果错过了赚钱的最佳时期,等到中年才意识到财务状况的紧迫,你的生活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困顿。同样,如果应在离婚时犹豫不决,最终可能会在有了孩子或是被婚姻束缚后,陷入一个“想离而不能离”的尴尬境地,生活同样艰难。

这些悲剧完全可以通过早早采取行动来避免。我们都不希望变成那些“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为何要让自己不自觉地变成这样的人呢?人生短暂,若能早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走向轻松愉快之路,为何还要在崎岖的道路上挣扎,让自己痛苦不堪呢?

让我们以文东林夕亭的笔触,对这篇文章进行精致打磨,用近义词替换,使文章内容更为详尽且生动,赋予其独一无二的风采。

0 阅读:9

宛凝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