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垃圾处理模式创新打造精致城市环境

日照日报 2024-05-09 17:00:08

在迎宾路和青盐高铁交汇之处,一片占地11万平方米的壮丽花海如约绽放,金黄的油菜花与淡紫的二月兰竞相斗艳,引得无数市民纷纷前往驻足欣赏。

这片繁花似锦的土地,因其与“碳汇”理念紧密相连,被亲切地称为“碳汇”花海。

“碳汇”是日照市东港区积极响应“双碳”战略目标,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按照城乡统筹、全域谋划、系统治理的思路,创新探索了一条水土保持和治理的新路径。具体是运用“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将市政污泥等有机固废变为富含营养物质的有机发酵物施加在裸露土地上,通过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实现裸土绿化,解决了裸露建筑渣土普遍存在的土壤无营养、漏水漏肥、植物存活率低等问题。

此过程独具匠心地将市政污泥处置与裸露土地治理相融合,切实做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实现了有机固废减量化、市政污泥资源化、裸露土地绿化、环境显著改善等多赢效果。

截至目前,东港区已利用“碳汇”模式治理裸露土地面积达47万平方米。今年,该区将按照2024年城建计划,继续利用碳汇模式推进7处裸露土地治理,力图打造更多宜人舒适的绿地空间,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享受着开门见草、推窗见花的美丽和惬意。

在这座由“碳汇”模式精心构筑的公园之中,春赏二月兰、油菜花,秋来格桑花、粉黛乱子草烂漫盛开,美如画卷,东港区正不断书写着精致城市的动人篇章。

与此同时,在市区中心地带,一辆垃圾清运车准时在凌晨5点从滨州路停车点出发,按照“公交路线表”依次途经8个小区的垃圾服务点,开启了一天的清运工作。

这是东港区最新推行的“公交式”生活垃圾清运模式中的一条线路,是垃圾处理模式中又一创新举措。东港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参照公交车站牌设计,制定收运时刻“站牌表”,开展定时、定点、定车、定路线“四定”垃圾清运。首批正式启用了2条生活垃圾“公交式”清运线路,覆盖清运点位30余个,日均清运生活垃圾20余吨,大幅度提高了垃圾清运效率和环境卫生标准。

“另一条路线有22个站点,途经幼儿园、居民小区、公厕和企业单位。”东港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服务科科长唐振茂说。

该模式在综合分析车辆运距、区域人口、物业管理、垃圾产量等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兰图绘”等智慧化手段合理划分区域网格,按照“不绕路、一路清、高效率”原则,排摸梳理清运点位路线,精准设定各点位清运时间,串联一条固定清运线路,确保路线清晰且畅通、清运车辆准点到、清运点位不遗漏、清运时间更合理。

此外,积极推动多方合作联动,与各物业公司建立良好沟通机制,避免因垃圾桶出桶过早、回桶不及时等导致长时间占路问题,减少生活垃圾落地环节,实现定点投放到定时清运的有效衔接,防止生活垃圾二次污染。

“公交式清运路线充分利用原有垃圾收集站,将其作为整个作业路线的其中一个站点,便于垃圾清运收集,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垃圾清运车进小区清运噪音扰民、恼民问题。”唐振茂说。

“公交模式”作为垃圾处理模式链条中的延伸转化,变垃圾桶分散设置、生活垃圾24小时露天存放、环卫车辆不定时巡回收集为生活垃圾专人专车“定时定点”投放清运,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垃圾清运压力,有效减少小区污染源,更引导市民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和投放习惯。

随着垃圾处理体系的日益完善,东港区创新地把生活垃圾综合性处理向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迈进,使得生活垃圾处理链条愈加密实,收集效率日渐提升,不仅采用了生活垃圾集中化、一体化的高效收集方法,更有着眼长远的“碳汇”垃圾处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城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精致城市内涵品质。

0 阅读:12

日照日报

简介:日照日报社官方账号,做原创新闻,展日照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