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缆架设完成,济南“北起”路上将再添一座创新大桥|一路向“新”②

新黄河 2024-04-02 01:30:57

“大桥主缆近日已经全部架设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紧揽施工,预计4月底完成紧缆。紧缆施工完成后,安装索夹、张拉吊杆进行体系转换,预计7月份完成结构受力体系转换。”

春风和煦。在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大北环)黄河特大桥,济南大北环项目公司大桥处负责人刘聪聪向新黄河记者介绍,基于该桥的建设,济北公司承办了四项科研课题,其中两项科研课题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行业重点科技项目清单。

作为济南大北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黄河特大桥全长5837米,双向6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20km/h,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独塔双跨自锚式悬索桥。

“大桥在设计上采用跨中斜拉索+双排支座的形式,提高悬索桥刚度,形成独具特色的独塔斜拉自锚式组合体系悬索桥,结构体系新颖,受力性能优越。”作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独塔双跨自锚式悬索桥,黄河特大桥的建设施工“科技范”十足,刘聪聪告诉新黄河记者,主桥桥面板采用了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提高了桥面系的刚度,降低了钢桥面的应力幅,显著提高钢桥面的疲劳寿命,保证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同时,自锚式悬索桥常采用常规竖式散索鞍或散索套,本桥改为横置式散索鞍,减小了主缆锚固区钢箱梁梁宽及梁高,减少了钢材用量,实现了降本增效。

“济北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双碳’目标,努力将绿色、循环、低碳理念贯穿于高速公路设计建设全过程。”山东高速集团济南大北环项目公司董事长王洪国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该项目自设计阶段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项目紧密结合,在施工过程中同步开展关于黄河流域灌注桩竖向承载力及黄河下游地区粉土路基等相关技术研究,确保施工高效高质,在确保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充分利用建筑弃土,合理保护耕地,减少因施工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坚持项目建设与地方水利建设相结合,综合利用有限土方资源,充分利用河道拓宽、水库扩容等弃土来弥补济南大北环项目的工程建设用土缺口。

“硬核”、绿色、创新,黄河特大桥的建设与济南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站在新起点,推动黄河北岸加速崛起,从“北跨”到“北起”,是济南的必经路径。

推动“北起”,交通先行。黄河特大桥的通车也将让蓝图进一步照进现实。“预计今年7月份,我们将完成结构受力体系转换,按照工期,黄河特大桥将于今年年底通车。”刘聪聪说。

记者:张成地 校对:高新 编辑:刘梅梅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