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写了一首夸赞美女的诗,深情款款,却毫无邪念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5-13 12:59:45

本文为“每天读一首好诗”系列,持续更新中

01.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

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

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贯休《善哉行 · 伤古曲无知音》

绣袂(mèi):女子张开的衣袖,绣指衣着华丽

萱草:指忘忧草,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

紫玉尺:紫玉制作的尺,玉尺暗喻选拔人才的标准,李白有诗: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白银铛:一种首饰,质地为白银

02.

和尚有没有凡心,我们不知道,但和尚也会有爱美、赏美之心,心随自然,这并不违背佛家法义。

况且,贯休这个和尚本就不一般。

比如他在诗中写: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这种豪气与那些边塞诗人比,也丝毫不逊英迈之色。

他是晚唐著名的诗僧、画僧,俗姓姜,7岁时在兰溪安和寺出家,号禅月大师,因有诗“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又被时人称为“得得和尚”。

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鏐任镇海军节度使时,灭了自立为帝的董昌,一统江南十四州,因此钱鏐宴饮天下,贯休也前来祝贺,席间作《献钱尚父》,得满堂彩。

可是,野心勃勃的钱鏐并不满意,非得让贯休把“十四州”改为“四十州”。

贯休见他傲慢,厉声说道:州难添,诗亦难改。孤云野鹤,何天不可飞?

说完这句话,贯休就拂袖而去,可见这和尚脾气火爆。

李唐灭亡以后,贯休前往蜀中投靠了王建,得前蜀皇帝王建推崇,赐“紫大沙门”“禅月大师”等一系列殊荣,食邑三千户。

我们今天所讲的这首《善哉行》,是贯休巧借《诗经·国风·野有蔓草》,来表达自己得不到掌权者重视,所以应该是作于大唐灭亡之前,旅居荆州期间。

因为在荆州,他和荆南节度使成汭闹得很不愉快,最终被驱逐。

下面我们就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03.

诗文大意可解为:

在我心目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温婉可人,眼波似水,并且还能识别各种曲调,分辨出不同的乐器,优雅的姿态令人过目难忘。

她轻舞绣花的锦袖,手捧瑶琴,走进王侯公卿的殿堂,令所有人侧目。在我看来,她就像萱草一样,能化解我心中的忧愁。

我想赠她一把紫玉尺和白银首饰,可是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她了,眼前只有滚滚而逝的湘江水,带走了我内心无尽的思念。

因诗有序“伤古曲无知音”,所以可以判断这是贯休借某次酒宴之上,见到的一位歌女而暗喻自己得不到应有的赏识。

抛开所有的借喻,贯休这首诗也是写得极美,《诗经·国风·郑风》中有《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贯休化用此诗,将歌女之美描写得细腻传神,清丽自然的语句又不显俗套,即便是相思之情,也让人感觉没有杂念。

所以,真正的大美不是让人癫狂,而是让人沉静,如地中海那尊被风雨侵蚀了千年的雕像,你看见只能咏叹,不能试图拥有,因为它属于每一双看到的眼睛。

和尚写美人,抛开尘俗杂念,只是单纯地欣赏与思念,所欲而不求,同样令人赞叹。

因此这首诗细品很有滋味,尤其是古民谣的曲调,读来朗朗上口。

0 阅读:10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