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得乐园》:当你抉择之前,请想一想“乐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17 23:55:57

儿童读物里书名带“乐园”的都是正话,成人读物里书名带“乐园”的,却大都是反话,诸如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复乐园》和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尤其后者,讲述了被诱骗的少女发觉梦幻破灭后的无尽心痛。悬疑作家那多的新书《请记得乐园》,也并非常人的乐园,他构筑的乐园,要穿过魔鬼的洞穴才能触摸到。

小说是双线叙事,第一条线里的上海姑娘笑笑,靠层层谎言把自己装扮成金融奇才,骗取了大量钱财,因害怕败露而暂时躲到一个美名为“桃源居”的乡村民宿里,不成想却发现了民宿老板冯老头埋在院子里的女尸,从此躲债变成了逃命。笑笑心存的少许善念,令她把看上去跟冯老头家很不搭的孙子小豆角一起带走逃命。没想到冯老头诡计多端,手法毒辣,一路追杀她。而无论多少困难险阻,笑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要带小豆角去乐园玩。

第二条线,回溯小豆角在遇到笑笑之前的经历。小镇少女马儿,先后丢了两个妈妈,她的亲生母亲和之后的第一位养母。第二位养母人品恶劣,连自己生的小豆角都虐待,于是,马儿带着弟弟小豆角,踏上了险阻重重的寻亲之路。当她来到有妈妈痕迹的“花骨朵村”,却发现进了人贩子窝,而七叔(冯老头)是恶魔中的恶魔。但跟笑笑一样,无论如何,马儿要带着小豆角逃离这个罪恶的村落,寻找那个她给小豆角描述过的美丽的海边乐园。

孩子的乐园是游乐园,大人的乐园在心里。

笑笑和马儿都被小豆角称作“姐姐”,两个姐姐虽然一个罪恶,一个纯良,但都要带小豆角去往“乐园”。被物化的乐园,都是那个美丽的海边的乐园,但两个姐姐自己向往的乐园又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那多说,他对于乐园的定义不是表面上的让人感到很快乐的地方,也不是那些简单获利之后的快乐时光,而是一种能让人感到心安的氛围,或者是人心底里期望的世界,在现实中难以拥有的时空。诸如两个女生的乐园也是完全不同的。笑笑的乐园,是回到她的少年时代,未曾开启第一次谎言的时候。而对于马儿,她的乐园就是还没被拐卖前,跟爱她的妈妈在一起的时候,那个时候,整个世界都还有无限可能,困难一定是有出路的。

《请记得乐园》给了笑笑一个开放式的结尾,战胜恶魔后,如果能改过自新,笑笑的未来仍然可以抵达乐园,一个新的乐园。从心理层面来说,能面对自己的错误的人,乐园在未来。如果没有勇气面对现在的自己,乐园只能存在于回忆中,就像经典电影《公民凯恩》中,成功人士凯恩拥有常人没有的一切,最难忘的却仍是童年玩具上写的“玫瑰花蕾”。

那多说:“这本书寄托了我很多美好的情感,尽管其中有血腥、暴力、死亡。但是,这里面还有梦幻的一面,‘乐园’其实放大了我心中,希望一个人是怎样的,以及由这些人努力奋斗而成的社会和人间是怎样的这种理想。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能被一团光朦朦胧胧照亮的柔软的地方。”

作者那多说,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三个社会事件或案件给他的触动。

第一个案子: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给家里的印象是有一份待遇很优渥的工作,每天穿得很体面地去上班,其实她每天早上出门是去附近的林子里待一整天。这个谎言从她的学生时代起就开始编织了,从她的考试成绩、申请的大学到这份所谓的好工作,都是谎言。为了维持这个谎言,女孩子不惜一切代价,直到这个谎言编织得越来越大,实在难以维系,女孩子终于无处可去。看到这个案子,那多就在思考,这个女孩子在树林里的一天又一天,她都是怎么度过的,她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

第二个案子:一个美女与一个多金男交往后,以投资、家人生病了、撞了人家的车等理由,从多金男那骗取了大量钱财。后来要钱理由都用尽了,美女就把多金老实男介绍给自己的闺蜜。闺蜜用同样的方法又榨取了多金男很多油水,之后,故技重施,引入第三位美女入场……多金男先后被骗了上千万,直至被公安抓获。那多看了这个案子,就感慨这种不劳而获、依赖青春与美貌换取短期利益的生活方式,实则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前两个案子,让那多想到了日本叶真中显的悬疑小说《绝叫》:女主依赖谎言维系体面生活直至靠杀人来骗保甚至掩盖自己嫌疑人身份的故事,而谎言叠加的代价是惨痛的。那多笔下的笑笑,跟《绝叫》女主的轨迹正相反,后者是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前者则是受自己的劣迹所累被要挟直至被追杀,从加害者变为受害者。

第三个案子社会影响比较大,一对骗子靠四处借钱游遍全国,最后在农村租民宿住的期间,拐了房东的小孩儿一起失踪了。等警察找到骗子和小孩儿的时候,三个人都已经在河中溺亡了。根据调查,两个骗子是投河自尽,小女孩则是被扔进河里而溺水死亡。那多的困惑,一来是这两个骗子骗了这么多年,经验越来越丰富,脸皮越来越厚,为什么就走投无路或者不想再活了。二来既然自己想死,为什么要带上一个无辜的孩子呢,是否这个孩子也曾给过他们生的希望,但到最后他们骨子里的邪恶还是选择了让孩子陪葬?

那多说,这些年对“骗子”群体的关注,让他产生了写这本小说的灵感,这些形形色色的骗子:春风得意的骗子、走投无路的骗子……他们是否会害怕、会后悔?同时,那多的罪案作品中一定会有一个“无路可走”的人,所以“人处于绝境下该怎么办”是他在写作中一直会做的思考。“这本小说当中可能有几重的压迫,我试图在这种无路可走的个人艰难当中看看人还剩下什么,人的抉择又是什么样的。”

也许,每个人在抉择之前,都要想一想自己是否曾失去了“乐园”,或未来是否还有机会可以抵达“乐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