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看长江,“三峡”卫星发射成功

长江日报 2024-01-16 23:01:01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6日讯从太空看长江成为现实!1月11日13时30分,我国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搭载的“三峡遥感一号”等3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三峡遥感系列卫星研制发射取得成功。

据悉,“三峡遥感一号”发射成功后将进行为期4至9个月的在轨工程测试和应用评价,随后进入试运行阶段。

卫星发射升空。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客户端

遥感卫星是地球空间数据的生产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遥感卫星可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可监测到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情况,数据采集精准、覆盖面广、性价比高。

2020年12月,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发展公司三峡遥感应用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遥感创新中心”)成立,开始探索“天(航天)、空(航空)、陆(地表)、水(水中)、人”综合数据获取技术,更好地服务长江干流清洁能源走廊建设、长江大保护等工作。

此次发射的“三峡遥感一号”卫星是三峡遥感系列卫星的首发试验星,为新型气象观测小卫星,计划运行在500千米轨道高度上,7×24小时全天候工作,可精确反映大气温度、密度和气压等大气参数状态与变化特征,为精确估计大气降水提供数据支撑。

遥感创新中心采用与业内成熟的卫星研发企业合作的模式,参与“三峡遥感一号”前期论证研制与应用方案设计,探索三峡遥感系列卫星初步的标准规范,在整体设计、发射及运用等方面实现一定的技术积累。

遥感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三峡遥感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意味着该中心已具备开展卫星工程总体服务能力,为三峡集团更好运用卫星遥感数据、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三峡集团将依托三峡遥感系列卫星,充分利用现有及未来的卫星遥感数据资源,进一步以“天空地水人”综合感知系统为方向构建“大测量中心”,进行从公里级到毫米级不同观测精度的遥感测量。

(通讯员王冬敏 曹维佳 杜健伟 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