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火力全开,又得一员大将,西湖大学靠什么赢了浙大和复旦?

你看得清楚吗 2023-08-06 22:52:34

创立才五年的西湖大学,已经在高校圈已经混得风生水起,在部分领域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享誉全球,相应的实力已经排在国内高校前列,靠的什么?

人才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施一公领导下的西湖大学尊重人才,给了人才最大的舞台,西湖大学的优势学科人才聚集效应明显。

近日,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真的是火力全开,屡上热搜,有人笑称他是“网红”,但为了西湖大学的发展,当一回“网红”又何妨?

在2023级本科新生招生中,生源质量媲美排名靠前的985高校,比如浙大、复旦、中科大少年班等,学生和家长为何会如此信任西湖大学和施一公?

一方面是可靠的师资力量,另外一方面就是独特的育人模式,这是施一公领衔的一场高等教育创新之战,备受关注。

为了兑现育人承诺,施一公又迎来了一员大将!

国际知名的顶级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前杰出教授管坤良,现已正式加入西湖大学和西湖实验室,担任分子细胞生物学讲席教授一职。

很多人可能还不太了解管坤良教授,他是一位真正的学术大佬。

长期从事细胞生长调控和肿瘤发生的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他曾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包括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以及华人生物学家协会吴瑞奖等。

管坤良教授已发表300多篇研究论文,是全球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被引用最多的科学家之一。

如此优秀的科学家为何突然全职加盟西湖大学?

如果说回国任教是一种情怀,也未必要选择西湖大学,只要管坤良教授愿意回国,相信国内任何一所高校都会敞开怀抱,包括清华、北大等顶级高校。

从管坤良教授的个人履历来看,他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生物系,随后一直都在国外求学和任职,但和国内高校的交流和合作从未断过,尤其是和母校浙江大学,他是浙大生科院的兼职教授、共同院长,还是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组研究所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兼职杰出学科带头人。

管坤良教授为浙大和复旦的相关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按理说,如果他要回国任教的话,难道首选浙大或者复旦吗?

西湖大学在吸引人才方面靠什么赢了浙大和复旦?

1、施一公校长的个人魅力

施一公院士是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在35岁时成为普林斯顿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如果他不回国工作,其学术威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施一公教授曾加入清华大学并担任副校长,但最终选择了离开,没有停留在舒适区,创立了西湖大学,要为中国建立一所真正的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立志要将西湖大学建设成为中国的“加州理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之一。

在这种情怀和精神力量的感召下,很多科学家也是慕名而来,再加上施一公在全球生物研究领域的人脉关系,很多科研大佬对他还是非常信任的。

2、西湖大学的研究平台

对于科研大佬来说,有情怀还不够,目标院校有没有足够大的平台和研究条件?要知道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一点出国的,但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西湖大学在国内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和平台。

众所周知,西湖大学的优势就是生命科学,他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生命现象和疾病机理以及研发生物医药新技术和疾病诊治新方法,在生物、医学、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等学科具有绝对的实力。

先后从全球引进了上百名优秀的科学家加盟,比如于洪涛、许田、马秋富、孙仁、杨剑、杨丹等一大批学术大佬,这些人才已经完整地覆盖了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他们的研究实力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在硬件方面,西湖大学已经成功搭建生物医学实验技术平台和实验动物中心,下设冷冻电镜平台、质谱平台、流式平台、 显微成像平台、基因组平台等,科研条件不比全球任何一所高校差。

3、待遇和职业生涯前景

西湖大学在人才引进方面,更看重学者的创新能力,思维和胆识,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充足的资源,待遇和经费,而不需要他们花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去争取机会,每一个有才华的青年学者都能得到独立开展科研的支持。

科学家就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和教学方面,不应该为其他事情操心过多,这也是科学家的追求所在,学术就应该变得纯粹,而不必掺杂太多的人情世故。

由此可见,施一公和西湖大学之所以能够赢得优秀人才的青睐,主要还是办学理念的创新,对人才的尊重,给了人才较好的条件和平台,让他们真正获得了施展才华的空间。

0 阅读:1

你看得清楚吗

简介:谢谢你那么喜欢我,还关注支持我,坚持每天带来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