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史上最大的彗星,质量达500万亿吨,进入了我们的太阳系

超自然现象探索官 2023-12-13 08:33:07

尊敬的读者,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文章,这是对我努力的肯定,也是持续创作的动力,向您致以我最诚挚的敬意,希望能得到您的一个"关注",在此感谢!

太阳系中一些最古老的物体是彗星、石块、冰和尘埃。在行星活跃形成的过程中,它们从系统中心飞出,但并没有离开系统本身,而是开始在靠近外围的细长轨道上旋转。飞入行星栖息地后,它们发现自己接近太阳,在太阳热量的影响下,彗星表面的挥发性物质开始升华。这些气体和尘埃形成了彗发(彗核周围的云)和彗尾(气体和尘埃羽流),这是彗星与小行星的区别。其中一颗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质量冲入了太阳系。

一颗特殊的彗星

2014 年,天文学家佩德罗·贝尔纳迪内利 (Pedro Bernardinelli) 和加里·伯恩斯坦 (Gary Bernstein) 在档案数据中发现了一个类似小行星的物体图像,据称其直径为 100 公里。那么这个物体距离太阳有43亿公里。海王星的轨道距离大致相同。

2021 年,一颗正式命名为彗星 C/2014 UN271 的天体接近我们的恒星,发现它距离我们 28 亿公里。与此同时,科学家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彗星。此外,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大多数此类宇宙物体都太暗,无法在太阳系如此遥远的区域被探测到。即使在这个距离,贝尔纳迪内利-伯恩斯坦彗星(非官方名称 C/2014 UN271)仍然很明亮。

使用哈勃望远镜,可以弄清楚这个巨人的尺寸。2022年1月,他拍了五张照片。由于彗星距离不够近,没有清晰的核图像。该设备仅记录到细胞核区域出现明亮的闪光。这足以建立彗星彗发的计算机模型,然后从图像中删除所有不必要的东西,只留下彗核。它的直径原来是119公里(误差15公里)。

比夜晚更黑暗

天文学家决定将获得的结果与智利射电望远镜 ALMA 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根据他的数据,核心的直径为137±17公里,这与之前的计算几乎相符。但事实证明,彗核的表面比之前想象的要暗得多。

这是一个比煤炭还黑的巨大物体。据信,黑色的宇宙尘埃赋予了彗星这种颜色。伯纳迪内利-伯恩斯坦彗星的轨道周期为三百万年。超过一百万年前,这颗彗星经过了远日点(其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点),距太阳 40-55000 个天文单位。

此后,它一直以约 35,405 公里/小时的速度接近系统中心。彗星轨道平面垂直于太阳系平面。这会造成 C/2014 UN271 落入其中心的效果。

近似

C/2014 UN271 比科学上已知的大多数彗星都要大得多——大约是五十倍。它的最大质量估计为 500 万亿吨。这一事实使得确定奥尔特云中物体的大小及其总质量的分布成为可能。彗星从不同方向到达的事实表明,奥尔特云就像一个假设的彗星团,甚至比柯伊伯带还要远。它在我们的太阳系周围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

例如,航行者号太空探测器要在300年后才能到达云层的内边缘。那么他们还需要三万年才能飞过它。由于奥尔特云的亮度太暗,天文学家无法直接研究它们。所以他们只能研究C/2014 UN271这样的“流浪”客人。

顺便说一句,它将在 2031 年最接近太阳。但它不会到达地面,甚至不会到达土星轨道。这颗彗星将简单地转向距我们恒星 16 亿公里的地方。下次它返回太阳系已经是五年半之后了。在此期间,它将远离太阳整整一光年。

30 阅读:10176
评论列表
  • 2023-12-14 00:45

    人类迄今发现的最大彗星C/2014 UN271彗星,直径达100公里。

  • 2023-12-14 07:16

    这是编的!前后矛盾!一个准确时间都没有

  • 2023-12-14 00:06

    500万亿吨?

    晓静 回复:
    给太阳补充能量
    阿伦 回复:
    直径100多公里可以算出来,石头的密度×体积
  • 2023-12-14 11:16

    我想去到上面旅游

    用户84xxx46 回复:
    你根本站不住,稍微一动,就离开了。
  • 2023-12-17 06:34

    我就想知道谁给称的重量!

    晨曦赞歌 回复:
    应该是计算出密度再乘以体积
    用户12xxx29 回复: 晨曦赞歌
    自己地球都整不明白,只能说明是胡乱猜的,反正也没人去证明对错!
  • 2024-01-10 07:53

    奥尔特云是蛋壳状分布还是带状分布?如果是蛋壳状分布,如何解释它的受力现象。

  • 2023-12-14 06:15

    下次返回太阳系?难道它不属于太阳系的吗?

  • 2023-12-14 22:39

    你拿枰去称了它有三百万亿吨吗?

  • 2023-12-16 19:06

    我想去吃雪糕

  • 2024-01-05 21:38

    发射一个探测器去,采集点东西来看看。

  • 2024-01-10 08:48

    希望这成为第二个苏美克列维九被木星拦截吞噬或者直接掉进太阳的熔炉里[呲牙笑]

  • 2024-02-23 07:42

    给太阳补充营养

  • 2023-12-13 20:58

    是的,我亲自那称重的[得瑟]

    用户10xxx98 回复:
    我可以证明是你亲自称重的,秤还是向我借的。
    p122709 回复: 用户10xxx98
    我可以证明是你的称。这称是我帮你造的
  • 2023-12-13 21:48

    可以发射一个航天器着陆在上面,让它带着设备探索太阳系

  • 2023-12-14 14:24

    我一直不理解彗星跑那么老远,是怎样突然拐个弯又返回来的?在近日点可以利用太阳引力抛出去,在远日点又是利用什么实现急转弯的?或许我是被一些图片误导了,图片上画的彗星轨道通常都是又扁又长,俗称椭圆形轨道,实际上彗星的轨道虽然是椭圆的,但并不像画的那样又扁又长,两头尖,中间弯,还是比较接近圆形的,有没有这个可能?

    用户84xxx46 回复:
    肯定不是匀速的啊。只要有质量都会影响时间和空间,那么离主星越近速度就越快,反之则反。
    老丁 回复:
    飞离太阳时受太阳引力影响,会不停减速,只要彗星未达到飞离太阳系的逃逸速度,最终会减速为接近零,然后被太阳吸引,逐步加速返回太阳近日点
  • 2023-12-13 23:09

    扫把星

  • 2023-12-13 22:40

    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 2023-12-13 21:57

    错别字太多了!

  • 2024-01-10 08:55

    我怎么算得300万亿吨左右[呲牙笑][呲牙笑]

  • 2023-12-13 20:56

    我们会不会化为电子?

  • 2024-01-11 21:39

    这翻译[笑着哭]

  • 2024-02-29 09:11

    我在想要是借助彗星远行可行吗?

超自然现象探索官

简介:致力于超自然现象、星球科普、天体物理学、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