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女儿在学校偷着化妆,真的是跟同学学坏了吗?这点暗示别忽略

兰妈谈育儿 2024-01-07 22:28:20

文/兰妈谈育儿

爱美,是一个人渴望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形象外塑

孩子也是一样,爱美的他们只不过是希望自己更完美一些

而渴望完美的背后呢,别忘了还有一份自卑心在作祟

元旦三天,去许久不见的表姐家里做客

刚坐下聊天没一会,表姐那16岁女儿悦悦就从楼上走下来

小丫头一会擦擦地板、一会又把水果洗干净端来给大家吃,看着悦悦如此懂事,大家都夸她长大了就是不一样

可表姐却悄悄告诉我们:“瞧着吧,这孩子肯定是有求于人,八成是要跟她同学一起出去玩”

果然,没过几分钟,悦悦就对表姐说:“妈妈,我跟同学约好了出去逛街,你能不能给我100块钱”

表姐刚想从兜里拿钱,想了想又警告说:“你跟同学出去玩可以,但化妆不行,要是非要化妆那就别出去了”

接下来,又是一番口角之争

表姐:“不让你化妆是为了你好,你不听,偏要在学校偷偷化妆,还是从网上买的便宜东西”

悦悦:“我没有,谁让你不给我买好的化妆品”

表姐:“你还有脸说,化的妆难看死了,还没有你现在的素颜好看”

悦悦:“我同学都说好看,你不喜欢就别看呀”

表姐:“好看什么好看,不准跟那些不三不四的同学一起玩,跟什么样的人就知道学什么样的事”

随着又一次不欢而散,表姐一脸抑郁地吐苦水:“就她化妆这个事,我都不知道说过多少次,根本不听,还在学校偷偷化妆,一看就是跟那些喜欢化妆的同学学坏了”

听到这里我一脸诧异,难道现在的高中生都允许化妆了吗

了解情况才知道,悦悦所上的是一所普通职高,只要不是太过分的妆容都不会被老师批评

那女孩到了一定年纪后就比较爱美、喜欢化妆,真的像表姐说的那样是跟同学学坏了吗?

并不完全是,环境影响是一方面,孩子自卑的心理暗示也别忽略了

01

爱美本质

是希望自己变得更美

爱美,是一种追求、也是我们看待美好的一种欣赏

而爱美的本质呢,当然是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美了

在幼儿园当老师的一个朋友和我聊天时,她说班上有一个特别爱美的女生

那个女生是从外地转学回来的新生,刚到班里就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

作为带班老师,朋友一直以为这是小女生的适应能力强、性格也活泼,即便是新生也能很快地融入新环境

可有一次随口问了问才知道,原来班上的那些孩子几乎都认为:“新来的那个女生好美呀,跟她在一起玩也会变得漂亮吧”

这样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

小女生呢,也确实很漂亮

乌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漂亮的穿搭,还有妈妈每天精心设计的编发造型,走在人群中绝对是亮点

说起这件事,大家也不由地感叹:“漂亮的人确实是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特别是生活在精致的环境下,从幼儿园开始,学校举办的大小活动都能看到浓浓的舞台妆

还记得,女儿刚上幼儿园小班的那年中秋节活动,老师只是在群里通知“为了活动效果,家长可自愿为孩子化上美美的妆容”

考虑到“自愿”、又想到孩子接触化妆品不安全,只是给女儿穿上漂亮的衣服、梳上美美的发型就送到幼儿园了

结果,那天放学后女儿好几天不理我

原因是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化妆了,没有化妆的女儿也委屈地说“好羡慕他们可以那么漂亮”

从那以后,学校每次举办活动女儿都哭着闹着要化妆,每次活动化妆过后也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拍照的时候不嫌热、也不嫌摆动作太麻烦了…

这就是爱美之心,看到别人那么漂亮、也渴望自己能变得更美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如此欣赏的爱美之心,大朋友也不例外

爱美本质也是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看

02

喜欢化妆

也有自卑的心理作用

孩子喜欢化妆,对于家长们来说,最担心的无非是过度爱美影响身心健康

就拿表姐的女儿悦悦来说,母女俩大吵一架后,她生气地上楼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等我上楼开导才知道,原来悦悦非要出门化妆的原因,是因为同学都化妆了,如果她不化妆就觉得格外突兀、显得不好看

听到这里我算是明白了,这就是属于典型的人群效应

你走在人群里看到大家都化妆了,就觉得自己没化妆的样子特别不入镜

当我试着开导:“你现在的样子很好看,有种天生丽质的真实美”时,悦悦还一脸惊讶地看着我

然后,又不太相信地问了问:

“真的吗”

“我感觉自己好胖、皮肤也好黑”

“我妈都说我吃太多,太胖,不好看”

听完这些话,我更加确认悦悦爱化妆背后的自卑心理了

还记得,悦悦小时候是个无肉不吃饭的胖丫头,因为晚上爱吃大肥肉这件事经常被表姐提醒:“你看看你都多胖了,晚上不要吃那么多肥肉,要不然以后太难看了”

果然,悦悦上初中之后就特别注重自己的形象,每天早上穿个衣服、梳个头发就能对着镜子折腾半个小时

其实,孩子的成长认知和她们所接触的环境是直接相连的

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我们经常把“好看”、“不好看”挂在嘴边,那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当然就会格外注重外在形象了

如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喜欢化妆、或者看到别人化妆就要跟着学,那最怕的并不是孩子跟着同学学坏,而是她们从内心就觉得自己“很丑,不好看”

表姐的女儿悦悦就是如此,喜欢化妆也恰恰是她希望自己变得更美的心理作用

特别是同学们夸她“化妆好看”时,潜意识当中就把化妆当成实现美的一种执念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不许化妆”、“你化妆不好看”,那孩子当然会不喜欢听了

毕竟有谁会承认自己自卑,又有谁愿意接受自己不好看呢

03

注重心理

比孩子化妆要更重要

一个人对美的认知,也有内心对如何看待生活的态度影响

妈妈圈里有位朋友,大家都叫她学霸妈

因为她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女儿房间里贴的奖状就快占了半个墙壁

有一次,大家聊起孩子爱美这个话题时,她讲了一段很有趣的童年经历

那个时候刚放学,她看到外出打工的姑姑回家了

那穿着漂亮的衣服、烫着时髦的卷发,还有手上涂着的漂亮指甲油,早已经深深地印刻在幼小的心灵里

于是,趁着妈妈下地干活家里没人的时候,她就躲在家里给自己打扮

那个时候也不懂得什么审美,只知道颜色越多好看,手指、眼睛,和嘴巴都被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笔颜色

等到姑姑回家后,她还得意地炫耀自己的打扮效果

姑姑看到后仰头大笑,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形容词来表达当时的感受了

而妈妈干活回家看到那一幕,没有怪姑姑带坏孩子,也没有批评那些花里胡哨的颜色

她清晰地记得,妈妈放下锄头后就拉着她去洗指甲、和脸,最后只留下一个比较好看的粉色

那一次之后,爱美的她也意识到:“漂亮,不是颜色越多越好看”

这份童年经历也贯穿了她的一生,特别是后来升级为妈妈后,每当自己的女儿做出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时,她都会想想自己曾经是如何被母亲引导的

确实如此,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对所有事物的认知都比较朦胧

正如化妆打扮这件事,有人觉得“颜色越多就越漂亮”,也有人觉得“穿着整洁就是优雅”,至于美的真正定义也是在于一颗健康的内心

当你的内心足够自信而富足时,所看到的自己也自然是顺心满意的

所以,比起纠结孩子化妆打扮这件事,我们更需要注重孩子的内心健康

只有给予孩子强大的内心力量,她们才不会焦虑自己的容貌而过度化妆打扮了

04

改变自卑

也要从接受孩子开始

内心不够自信的孩子,所看到的自己永远是比别人差点的短板缺点

即便是他们很优秀,也总是能找到比别人差的地方

再回到表姐女儿悦悦身上,这个孩子的自卑感就比较明显

而悦悦的自卑呢,也并不是她本身有多么糟糕,那是来自不被认可的焦躁、还有迷茫

自从悦悦和表姐因为化妆问题大吵一架后,我发现那丫头是越来越排斥照镜子了

没有如愿和朋友出去逛街后,我打算开车带她出去转转,出门前因为外套穿得比较臃肿,我建议她照镜子看看

结果,悦悦表现得特别不自然,站在镜子前也东躲右闪,你跟她讲话她根本就不敢和你直视,总是用各种动作故意遮挡自己

察觉到悦悦的不自然后,我小心地捧着她的脸颊说:“呦,这是谁家的姑娘呀,这脸蛋长得真秀气,肉嘟嘟的,谁见了不迷糊呀,我要是有这么可爱就好了”

很显然,人心都是渴望被认可、赞美的,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孩子也是一样

直到在我的不断鼓励与认可下,悦悦得眼睛里才逐渐恢复了光芒

其实,改变孩子自卑就是从接受孩子开始,包括她的不完美

就比如,孩子喜欢化妆、并且还把自己化得花里胡哨了

家长对这样的过度爱美肯定是有所顾虑,可如何让孩子听进去家长的话呢?这个时候帮孩子找到正确审美就是接受的第一步

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你很漂亮,特别笑起来的时候,能治愈别人的不开心,爸爸妈妈特别喜欢看你笑起来的样子”

其次,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即便是她们化妆了也不要急着批评,可以先夸孩子嘴唇那淡淡的颜色好看,然后再循序渐进地指导孩子化出最适合的淡妆

最后,直接告诉孩子你的担忧:“不是不让化妆,而是担心过早接触化妆品对皮肤不好,如果再清洁不干净导致出现很多皮肤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我们可以等到有能力把皮肤清洁干净的时候再学一些适合自己的妆容”

没有生来就无理取闹的孩子,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跟孩子不在一个沟通频道上

如果我们充分接受孩子,包括她们身上的所有缺点,那在没有负担和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彼此之间才能像朋友一样敞开话题去聊

孩子愿意分享隐藏在他们心里的脆弱,而父母又恰恰能化身为孩子的成长导师,这才是解决问题最需要的沟通力量

那么,关于孩子喜欢化妆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2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