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贺倒台后刘胜之子刘屈氂成为丞相,为了权力陷害刘据最终被杀

史海撷英 2023-11-23 16:53:34

巫蛊之祸发生后,汉武帝处死的这个宰相名叫刘屈氂。从关系上来说,他其实还是汉武帝的侄子。

汉武帝选择处死他,其实还真不是冤枉了他,或者单纯想要泄愤。真实原因是,巫蛊之祸之所以会发生,这个丞相刘屈氂本人其实就是最大的推手之一。如果没有刘屈氂暗中推波助澜,那场巫蛊之祸最后其实未必会那么惨!

作为巫蛊之祸背后的黑手,历史上真实的刘屈氂,其实是这样的。

刘屈氂的父亲是汉武帝的亲哥哥刘胜,也就是后来三国时期刘备的老祖宗。所以从亲戚关系上来说,刘屈氂其实是汉武帝的侄子。

不过,作为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刘屈氂能够从他爹那里得到的其实并不算多。因为他这个爹实在是太能生了!据史书记载,刘胜一生有一百多个儿子!而刘屈氂在这些兄弟当中,既不是嫡长子,排名也不靠前。所以,虽然是当朝王爷的儿子,汉武帝的亲侄子,但是刘屈氂能够得到的资源其实非常有限。

另外,刘屈氂早年的升迁经历也一无所知。这种一无所知,不是说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而是在《汉书》当中,着重提了一句“不知其始所以进”。显然,就是后来写《汉书》的班固也对刘屈氂的升迁经历很好奇,但是又一无所知。

刘屈氂

只知道在被提拔起来做丞相之前,刘屈氂正在担任涿郡太守一职。这个职位其实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涿郡这一带当时就是他爹刘胜的封地。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在当地做一个太守,其实还是挺容易的。

但问题是,从太守直接提拔到丞相,这种提拔简直是飞升!正常情况下,一个太守级别的官员,皇帝就算再怎么重视,也不可能直接将其提拔为丞相!那当时的刘屈氂,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可以从太守的位置,一跃成为当朝丞相呢?

这就要说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了。

准确来说,刘屈氂能够从太守一跃成为丞相,这和他自己没啥关系,主要是京城之前发生了一些事情。

在刘屈氂升任丞相之前,汉朝的丞相名叫公孙贺。

公孙贺也不是一般人,从关系上来说,他是汉武帝的大姐夫。汉武帝皇后是卫子夫,卫子夫在卫家的几个女儿当中,排行老三。而公孙贺便是娶了卫家大姐卫君孺。

另外,早在娶卫君孺之前,公孙贺其实就已经是汉武帝的心腹了。当年汉武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公孙贺就是汉武帝身边的太子舍人,贴身随从。也正是靠着这份香火钱,后来卫家被提拔起来之后,汉武帝才会亲自做媒,让公孙贺娶了卫君孺。

公孙贺

而在整个汉武帝时代,公孙贺也一直都是真正的宠臣。汉武帝打匈奴的时候,他在前线做将军。虽然因为能力差一点,不能做主帅,但依然还是卫青的副手。等到前方战事结束,匈奴被打回了漠北,他就被调回了京城,开始担任文职。

等到卫青去世之后,公孙贺就被提拔了上来,做了卫家新的带头人,开始担任丞相。而且,公孙贺担任丞相的时间长达十二年!在整个汉武帝时代,公孙贺都是担任丞相时间最长的人。而在他之前,西汉上百年的历史当中,公孙贺担任丞相的时长也能稳居前三。能够排在他前面的,也就只有汉朝开国丞相萧何以及汉文帝时代的丞相张苍了。

总之,公孙贺是一个典型的宠臣加外戚。有这样两层身份保护,公孙贺的丞相之位自然是稳如泰山,汉武帝对他也是极为信赖。

但问题是,到了公孙贺做丞相后期的时候,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了。

这种变化倒不是因为汉武帝对他有什么看法,或者不信任他了。而是因为当时朝中的反对派开始逐渐崛起了。

这事其实同样得从当年卫青去世说起。简单来说,当年卫青去世之后,汉武帝想要提拔一个新的大将军。按照之前的惯性思维,汉武帝决定想要再提拔一个外戚。不过这一次,汉武帝并没有选择卫家的外戚,而是选择了另一个外戚家族,李家。

李广利

李家的李夫人也是汉武帝的一个宠妃,并且给汉武帝生下了第五个儿子刘髆。所以后来,在卫青去世之后,汉武帝就开始大力提拔李夫人的兄弟李广利。

而李广利崛起之后,很多原本受到卫家打压或者看不惯卫家的人,就开始迅速投入到李家这边的阵营。

就这样,随着李广利崛起,一个新的外戚家族开始迅速崛起,并且开始逐渐威胁卫家的位置。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这种威胁倒也并不算太明显。毕竟卫家强大了几十年,当朝太子、皇后以及丞相,都是卫家的人。所以,面对李家的挑战,最开始的时候,卫家其实也没太往心里去。但是后来,随着李家逐渐壮大,以李家为首的反对派开始主动给卫家下套了。

这是一个非常精妙的局。首先,因为不知名的原因,宰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贪了中央禁卫军的军费。这事被捅出来之后,汉武帝明面上自然也不能袒护卫家,只能暂时把公孙敬声收入大牢。“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后果得安世。安世者,京师大侠也,闻贺欲以赎子,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世遂从狱中上书,告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

就这样,随着公孙贺倒台,丞相之位出现了空缺,卫家也被狠狠打击了一下。失去了公孙贺之后,卫家在朝堂上就失去了最大的庇护。此后,反对派又趁机借着查巫蛊的名义开始大肆株连。最后,很多卫家在朝堂上的势力都被清扫一空了。

刘屈氂

这就是刘屈氂担任丞相之前大致的历史背景。

以上这些事情,其实和刘屈氂真没啥太大关系。当反对派陷害卫家的时候,刘屈氂其实还在涿郡那边当太守呢!作为皇帝的侄子,自身所在的地方又是天高皇帝远。京城这边发生的事情,其实原本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但问题是,公孙贺倒台之后,汉武帝就想到了他。

对于汉武帝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可以简单来捋一下之前汉朝历代丞相的大致履历,就能理解汉武帝当时的大致想法了。

在汉武帝登基之前,西汉一共出过十四位丞相。这十四位丞相大体上来说只分成了两种人。一种是开国功臣团体,另一种是外戚。尤其是前者,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西汉丞相的主要人选其实都是开国功臣。汉景帝时期的丞相都曾经见过刘邦,给刘邦打过下手。

直到这帮开国功臣,或者说见过刘邦的人都彻底死绝了,汉朝才开始逐渐重用外戚,以及那些开国功臣的后人。比如说著名的周亚夫,虽然本人功劳确实很大,但他更重要的身份其实还是二代功臣。他是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所以才能当上丞相。

而到了汉武帝时代之后,随着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学说,很多出身儒家学派的官员,也开始担任要职。这其中的代表是一个叫公孙弘的大臣。

刘彘

所以,在汉武帝时代,汉朝最高层的掌权者其实可以分成三类。这三类人,分别是外戚、儒家学派官员以及功臣之后。在汉武帝壮年时期,汉武帝也一直在尝试利用这三股力量相互制衡,从而达到平衡朝堂的作用。

但是,公孙贺倒台这件事却让这种权力平衡,暂时被打破了。

随着公孙贺倒台,作为外戚的卫家损失惨重。最关键的是,当时卫家虽然最重要的身份是外戚,但是在卫家这座山头内部也有很多儒家学派的官员以及功臣之后。所以,卫家衰落之后,当时汉朝的朝堂就逐渐失衡了。

在这个时候,汉武帝其实有两个很有意思的选择。第一,继续提拔卫家人做宰相,给卫家补足这块短板。这个选择对于汉武帝来说并不是最优解。因为当时汉武帝已经有些忌惮卫家,自身也想打击一下卫家的权势。第二,汉武帝可以提拔李家,再选一个新的外戚。这个选择同样也不是最优解。因为汉武帝当时虽然想打击一下卫家,但却并不想让卫家就此衰落下去。而且,汉武帝很清楚,最强外戚家族只能有一个。如果大力提拔李家,势必会威胁太子的地位。所以,这两个选择都有弊端。而除了外戚之外,儒家学派官员以及功臣之后看似可以选择,但这些人的背后其实也有卫家和李家的影子。提拔他们,归根到底,最后都是选择卫家或者李家。

所以在这个时候,汉武帝就想到了一股新的力量。那就是老刘家自己家人。

自从刘邦驾崩开始,老刘家的这些诸侯王就一直是汉朝中央的重点打击对象。不过到了汉武帝时代,那些诸侯王已经彻底不成气候了。所以这个时候,汉武帝就想到了老刘家自己家人。

刘彘

在汉武帝看来,提拔老刘家自己家人既能打破李家和卫家争权的局面,同时也能让老刘家自身缓一口气,不至于让宗室力量太过衰落。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汉武帝在老刘家内部选了一圈,然后就选中了自己的侄子刘屈氂。

征和二年(前91年),就在公孙贺倒台之后不久,汉武帝正式下诏,提拔刘屈氂做了左丞相。同时,因为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右丞相一职暂时空缺。

就这样,刘屈氂上位了。

汉武帝提拔刘屈氂,其实原本是想要稳定朝堂局势,不让权力平衡失衡。但问题是,汉武帝提拔刘屈氂的时候,却忘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刘屈氂本人也想要更多的权力。

当时刘屈氂虽然已经升任丞相,但是他的权力基础却只是来自于汉武帝的任命。在他下面,没有任何支持他的力量。所以,刘屈氂上位之后,为了争取更多的力量,只能选择站队。他要么选择站队李家,要么选择站队卫家。而在这两个选择当中,刘屈氂最终选择了李家。因为那位太子刘据,实在是太过正直,根本就没给刘屈氂站队的机会。唯有站队李家,换掉太子,刘屈氂才能获得更大的拥立之功,拥有更多的权力。否则的话,未来刘据上台之后,刘屈氂迟早会失去所有的权力。所以,刘屈氂升任丞相之后,很快就站队到了李家这边,成了太子和卫家的反对派。

巫蛊之祸

再之后,巫蛊之祸就发生了。

巫蛊之祸的发生,简单来说,就是公孙贺倒台之后反对派继续查巫蛊的事情。查来查去,最后在太子府上查出了施展巫蛊之术用的小人。谁都看得出来,这事是反对派的栽赃陷害。所以接下来,太子刘据也开始反击,当场杀了前来查案的江充,然后迅速派人控制京城。

当巫蛊案发生的时候,汉武帝正好不京城,远在京城外的行宫避暑。

如此一来,当时在京城内部,作为丞相的刘屈氂,地位就很关键了。太子刘据显然也知道这一点,而且他更知道,这件事背后是刘屈氂在暗中推动。所以,杀了江充之后,刘据第一时间带着人围攻丞相府,想要干掉刘屈氂。但没想到的是,刘屈氂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提前逃走了。“其秋,戾太子为江充所谮,杀充,发兵入丞相府,屈氂挺身逃,亡其印绶。”

而且,刘屈氂逃出京城之后,很快开始派人去通知汉武帝,告诉汉武帝,太子确实谋反了。当时在汉武帝身边几乎都是太子的反对派。所以最后,汉武帝只能接受了太子造反这个事实。

再之后,汉武帝就任命刘屈氂调动军队,开始围攻京城。“是时,上避暑在甘泉宫,丞相长史乘疾置以闻。上问:‘丞相何为?’对曰:‘丞相秘之,未敢发兵。’上怒曰:‘事籍籍如此,何谓秘也?丞相无周公之风矣。周公不诛管、蔡乎?’乃赐丞相玺书曰:‘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当时汉武帝想的很好,他想要活捉太子。事后父子二人对峙一下,自然就能解决问题了。但这一次,汉武帝依然错算了。因为刘屈氂得到兵权之后,反倒是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刘据

拿到兵权之后,刘屈氂开始调集军队,围攻京城。在刘屈氂的调动之下,很快,刘据这边陷入了颓势。但是最终,刘屈氂并没有选择活捉刘据,反倒是逼着刘据逃离京城。“太子既诛充发兵,宣言帝在甘泉病困,疑有变,奸臣欲作乱。上于是从甘泉来,幸城西建章宫,诏发三辅近县兵,部中二千石以下,丞相兼将。太子亦遣使者挢制赦长安中都官囚徒,发武库兵,命少傅石德及宾客张光等分将,使长安囚如侯持节发长水及宣曲胡骑,皆以装会。侍郎莽通使长安,因追捕如侯,告胡人曰:‘节有诈,勿听也。’遂斩如侯,引骑入长安,又发辑濯士,以予大鸿胪商丘城。初,汉节纯赤,以太子持赤节,故更为黄旄加上以相别。太子召监北军使者任安发北军兵,安受节已,闭军门,不肯应太子。太子引兵去,驱四市人凡数万众,至长乐西阙下,逢丞相军,合战五日,死者数万人,血流入沟中。丞相附兵浸多,太子军败,南奔覆盎城门,得出。会夜司直田仁部闭城门,坐令太子得出,丞相欲斩仁。御史大夫暴胜之谓丞相曰:‘司直,吏二千石,当先请,奈何擅斩之?’丞相释仁。上闻而大怒,下吏责问御史大夫曰:‘司直纵反者,丞相斩之,法也,大夫何以擅止之?’胜之皇恐,自杀。及北军使者任安,坐受太子节,怀二心,司直田仁纵太子,皆要斩。上曰:‘侍郎莽通获反将如侯,长安男子景通从通获少傅石德,可谓元功矣。大鸿胪商丘成力战获反将张光。其封通为重合侯,建为德侯,成为秺侯。’诸太子宾客,尝出入宫门,皆坐诛。其随太子发兵,以反法族。吏士劫略者,皆徙敦煌郡。以太子在外,始置屯兵长安诸城门。后二十余日,太子得于湖。”

这个局的关键,其实就在于让刘据离开。

如果让刘据见到汉武帝,所有的误会解开之后,反对派的所有计划就彻底暴露了。但是只要刘据逃走,失去了和汉武帝对峙的机会。那么反对派就可以把刘据造反的罪名坐实!

最终,在刘屈氂的布置下,刘据逃到了长安城三百里外的湖县。到了湖县之后,刘据身边的人手已经损失殆尽。为了避免被抓之后的折辱,刘据直接在湖县自尽了。

而随着刘据的薨逝,后面就成了死无对证的局面。如此一来,以刘屈氂和李家为首的一群人就可以肆意给太子泼脏水,彻底坐实太子造反的罪名了。

而太子造反的罪名坐实之后,下一个坐上太子之位的,注定只能是汉武帝的第五个儿子刘髆,也就是李家支持的那位皇子。而未来刘髆上位之后,刘屈氂作为拥立他的人,自然也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好处,拥有更多的权力,刘髆彻底摆脱傀儡丞相的身份。这就是刘屈氂在巫蛊之祸当中扮演的角色。

刘据

客观来说,刘屈氂布置的这个局其实已经非常精妙了。他不但逼走刘据,迫使刘据自尽。甚至在刘据逃走之后,他还没忘了斩尽杀绝,将太子府上所有人全都斩草除根了。

但问题是,刘屈氂最后却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汉武帝本人的智力。

巫蛊之祸发生的时候,汉武帝虽然被暂时蒙蔽。但是事情结束之后,汉武帝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劲,然后就开始查案。在汉武帝的探查下,最终,这些看似精巧的布置,全都被抽丝剥茧,最后被还原了真相。

而当汉武帝知道真相之后,刘屈氂自然再也讨不到任何好处。就算他是汉武帝的亲侄子,汉武帝也不可能放过。所以最后,刘屈氂直接被判处了腰斩之刑,家人也被同时处死。“其明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氂许诺。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女弟李夫人子也。贰师女为屈氂子妻,故共欲立焉。是时,治巫蛊狱急,内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数有谴,使巫祠社,祝诅主上,有恶言,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有司奏请案验,罪至大逆不道。有诏载屈氂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贰师将军妻子亦收。贰师闻之,降匈奴,宗族遂灭。”

刘屈氂

这就是刘屈氂的故事。一个陷害了太子,引发了巫蛊之祸,但是最后却也遭了报应的人。

客观来说,刘屈氂的狠毒其实都是来源于权力。如果汉武帝没提拔他做丞相,其实他也没机会做这个幕后黑手。但问题是,当刘屈氂当上丞相那一刻就注定他需要争取更多权力。而想要争夺权力,他就势必会走到太子刘据的对立面。

整个巫蛊之祸卫家受到的打击最大,包括皇后卫子夫在内很多人都死了。甚至汉武帝知道整个真相以后,只是怀念儿子刘据,“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却对陪伴他几十年而自杀的卫子夫未做任何处理,啥表示都没有。汉武帝重用李夫人之兄李广利打仗,李广利若有换自己外甥当太子的幻想一点也不奇怪;可宗室刘屈氂作为丞相,不站当朝太子一边,反暗中作怪、倒太子,毁大汉法统、“遗祸天下”,实属大不该、罪该万死!巫蛊之祸的悲剧,归根到底其实还是为了权力。这也是生于帝王之家的一种悲哀了。

1 阅读:432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