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法定节假日能休几天?唐朝就有黄金周,宋朝过年要放一个月!

辛辛故事汇 2024-02-20 11:36:35
古代的节假日/让人眼花缭乱

话说古时候的节假日,那可比现在丰富多了。不像现在,除了国庆、春节就是几个小长假,那时候的人们,节假日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名目繁多的庆典、祭祀,动不动就能放个小长假。

01

先秦那会的文献少得可怜,休假制度啥的也就没法儿去考证。不过那时候世卿世禄,官员都是祖传的,当官既是工作也是生活,给自己干活儿,放不放假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到了汉朝,官员们可就舒服多了,每工作五天就能放假一天,叫“休沐”。

这沐是意思就是洗头发。也就是说,每五天放你一天假,让你回家洗洗头发,顺便看看家里人。

《史记》上都写着呢:“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汉朝人为啥把洗头发看得这么重要呢?

因为那时候的官员上班都是“寄宿”制,吃喝拉撒都在官衙里头。官衙里洗头发不方便啊,再加上古人都是长发,五天不洗就得油光锃亮的。

所以每五天给你放一天假,让你回家捯饬捯饬,收拾干净了再回来给皇帝打工。

这样,政府的形象和权威也就提升了不少。要是老百姓看见的官员都是胡子拉碴、头发打绺儿,跟叫花子似的,那谁还听你的啊?

汉朝这休沐制度啊,就跟咱们现在的周末差不多,所以中国是最早过周末的国家。

除了休沐假,汉朝那会儿还有节日假。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中国人开始兴过春节,于是就有了春节假期。

再加上冬至和夏至日也能放假一天。这么算下来,汉朝官员一年的假期总共有六十天左右。在西汉时候,官员们还可以花钱买假休。

那些郎官们只要出钱给宫里添置点财物,就能出宫休个假。郎官们花钱买假跟老百姓服劳役时可以花钱免役是一个意思。

02

到了唐朝儿,官员们已经不需要在官署里寄宿了,下班就能直接回家,于是这休沐假也就没了。不过皇帝也知道官员们给他打工不容易,所以还是得给他们放点假。

但是唐朝那时候公务繁忙,要是放假太多,工作就得耽误。所以皇帝就把每五天休一天改成了每十天休一天,这个叫“旬假”。那这么看来,唐朝人的假期不就减少了吗?

这可真没有,例假是少了,可节日假却多了。唐玄宗那会儿,就颁布了个关于假期的红头文件《假宁令》,里面规定“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

唐朝人可比咱们当代人早一千多年就享受上了“黄金周”。《唐六典》里对官员的节日假写得详细得很,除了俩黄金周,寒食节连着清明节还能放四天假,中秋节、夏至、腊月也能各放三天,像立春立冬这些重要的节气也都能放一天假。

另外还有宗教节日,比如四月初八的浴佛节。唐朝的节日假算一下,总共能有53天,再加上平时的旬假,唐朝官员每年的假日怎么着也能达到100天。这日子过得,可比咱们舒服多了。

03

宋朝是古代历史上生活最舒坦的朝代了,假期长得让人咋舌。

《文昌杂录》记着:

“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还有三天的例假。一年到头儿,能放上六十八天的假呢!”

宋朝那些地方官衙,每年到了腊月二十就停手不干活儿了,这叫“封印”,就是让官员们回家准备过年去。

什么时候“开印”回来干活儿呢?得等到来年正月二十前,瞧这逍遥劲儿!这么算下来,宋朝那些当官的过年时能放上整整一个月的假呢!

而且宋朝还有不少稀奇古怪的临时假日,比如太祖他老爷子腊月初七去世,那就放上七天假;仁宗他老娘腊月初十过生日,那就放上三天假。

到了真宗那时候,还因为传出个“天书下降人间”的祥瑞事儿,把正月初三定成了“天庆节”,又放上五天假。

这么七加八加的,宋朝那些当官的实际假期可比唐朝还要多!真心感觉啊,宋朝那会儿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达到了古代的巅峰!

04

到了元明清,皇帝为了把社会管得严严实实的,官员们的工作也就没敢放松。旬假这玩意逐渐淡化,甚至有一阵子直接被取消了。节日假也少得可怜,明朝《古今事务考》里就说:“国朝正旦节放假五日,冬至三日,元宵十日。”

朱元璋的时代更可怕,他自己跟个工作狂似的,也不让员工休息,一年到头就放三天假。明清两朝每年的假期加起来最多不超过50天,真是够惨的。

虽今日之假不如古时之丰,但生活的真谛在于心态。无论何时,心中有爱,有家,有那份悠然自得,便能在忙碌中找到自己的“小长假”。毕竟,节假不在长短,有心情便是好假。

0 阅读:7

辛辛故事汇

简介:读点小故事 探索古今中外 分享生活的每一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