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申请配置重离子等设备,要求每年至少收治肿瘤患者万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4-27 10:45:18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陈琳辉)4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称,自4月25日至6月24日,开始接收2024年第一轮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申报工作。通知称,本轮只受理社会办医疗机构申请配置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

“质子和重离子装置产生的射线有物理学及放射生物学优势,同时设备构造集成复杂,对专业人员要求较多,此前配置此类装置的多为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加入,有利于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为罹患特殊部位肿瘤的患者带来更多机会。”4月26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姜玉良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但也要注意,不能盲目投入,超过实际需求而导致资源浪费,要加强相关治疗的监管,避免出现鱼龙混杂的问题。

通知提到,新建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申请要求之一均是:年收治肿瘤患者不少于10000例,其中放射治疗患者不少于2000例。开展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SBRT)不少于5年,近3年年均治疗例数不少于1500例。

姜玉良提到,随着申请的放开,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配置数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不过也要注意持续性的问题,如果大量社会办医疗机构盲目购置,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问题,尤其是此类设备投入费用比较大,维护成本也高,如果无法维持日常维护和前期投入,最终可能导致投入产出不成正比,长期使用难以为继。

“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从2019年全国范围内配置数量仅为6台,发展到‘十四五’规划总数高达41台,数量增长迅速。”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行业公认的尖端放疗技术,其治疗优势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获益。

在姜玉良看来,随着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的广泛开展必将会给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相关监管也应进一步加强。社会办医,资金受市场调控,能够在短时间内筹集资金开拓市场,但也潜存一定的问题。“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临床使用上仍需进一步明确相关规范,这也需要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努力,使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造福广大肿瘤患者。”

0 阅读: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