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方式愈发的高明,必须重拳出击

微言微评 2023-12-13 11:52:32

在中国琳琅万千的白酒中,茅台的品质没得说。当然,他的价格也始终处于高居不下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酒自然就和真金白银没有太大的区别。于是,有人就把与生俱来来的聪明劲放在这方面。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商家的举报,怀疑从宁波一家商贸公司购买的价值25万元,总计95瓶53度的“飞天茅台”是假酒。

得知这个情况,监管人员对其中的5箱共30瓶茅台酒进行检查,皆发现酒瓶背标处有打孔痕迹,于是对现场的95瓶茅台实施扣押。

通过茅台酒厂驻浙江的工作人员鉴定,“钻孔”酒有76瓶,揭开贴在酒瓶上的标签,均能找到头发丝粗细的针孔。

或许有人说了,钻孔是咋回事,假酒是如何造出来的?不得不承认,造假人员的手法相当高明。普通消费者很难以发现的。

具体做法是,去掉酒瓶上的标签,然后钻出直径0.2毫米的细孔。这个细孔非常的小,不仔细观看的话,肉眼根本看不出来毛病。

借着这个细孔,把瓶子里的真茅台酒抽出来,然后再灌装假酒,随后拿瓷粉把细孔堵上,最终再贴上标签。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这么说吧,如果不是细孔的存在,恐怕专业人员都难以识别真假。毕竟,酒瓶的外观没有任何的破损。至于做标签,更是轻而易举的事。

常言说得好,夜路走多了,终究会碰到鬼。造假人员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如此精细巧妙的造假手法,还是被人识破了。

殊不知,这样的举止正好佐证了那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说法。

也难怪啊,毕竟价值不菲,购买的商家同样比较谨慎。以至于在进货环节的查验中瞧出了端倪,这起大案才得以大白天下。

目前,宁波警方已抓获嫌疑人2名,详细情况正在作进一步调查。

民间有这么个说法,造假也是一门很需要技术的学科。听上去有点搞笑,但认真想一下,还绝非空穴来风。

其实,造假和玩魔术没有太大的区别。手法高明的魔术师,一举一动宛如行云流水,极具玄幻神奇,且看不出核心问题,让观众心悦诚服。

手法低下的魔术师,刚举手投足,接下来想做什么就被大伙看穿,你说,这节目如何进行得下去?赶紧收拾道具,回家呆着去吧。

多少年过去了,中国的造假技术不但没有消停过,还深谙与时俱进的道理,甚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生肉注水,水果打蜡,农药保鲜,以次充好,早已见怪不怪。

那么,明目张胆地造假,就真得管不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很直白地讲,就是处罚得太轻了。不但难以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还助长他们更加侥幸的心理,愈发的胆大妄为。

对于造假的人,一旦抓获,坚决主张,名誉上让其身败名裂,经济上让其倾家荡产。小样的,就不相信收拾不了你。(文/孙新合)

0 阅读:57

微言微评

简介:新闻评论,原创随笔,给你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