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都玩出啥花样?宁波这位“毛线阿姨”厉害了

浙江融媒体 2024-05-11 17:50:41

“先把花托串进去,把叶子也加进去,然后用绿色的丝带沿着花杆从下往上卷。”5月11日上午,在北仑区新碶街道牡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第四堂“巧手生花”编织课正在举行。“导师”是辖区小有名气的手工达人、65岁的周丽君。

心灵手巧的她,能用一团毛线玩出各种花样。这不,母亲节将近,她手把手教学员如何用毛线“变”出一朵康乃馨,送给最可爱的妈妈。

(周丽君正在指导居民如何做毛线版康乃馨。摄影/记者 陈烨)

“周老师,这个花瓣是不是有点松”“周老师,我这个织得还可以吗”……当天来的学员大多六七十岁,虽然年纪相仿,但大家都爱叫她“周老师”。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多多少少会织毛线的,但也就是织织最简单的毛衣、毛裤。”自打社区开设了“巧手生花”编织课,张阿姨就成了周丽君的“铁杆粉丝”,一节课都不落下。有基础,再加精心指导,她在编织世界里很快找到了成就感。当天,她还带来了前一夜刚学的作品——灯笼,请周丽君指点一二。

“学编织其实不难的,只要足够用心和细心。”周丽君讲话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但手上的一把钩针上下翻飞,动作娴熟。

学编织真的不难吗?走进她的家,藏在一面橱柜里的手工品,至少是让记者大开眼界了。

爱莎公主、美国队长、蜘蛛侠、小黄人……这些卡通人物被织成了一个个孩子们喜欢的蛋套。除此之外,还有毛线织的苹果、香蕉等水果以及花卉、小动物等。橱柜里,还摆着一个足球,用黑、白两色毛线勾织,填充海绵,一比一还原足球尺寸,远远看去,逼真得很。

(周丽君的毛线编织作品。摄影/记者 陈烨)

“很多东西,都是变废为宝的。孙女每年生日,我都会给她做一个蛋糕,制作蛋糕的部分材料就是废物利用。”说着,周丽君拿出了她的“得意之作”——8个生日蛋糕。这些蛋糕只能看不能吃,“内馅”是旧棉花和闲置的铁皮圆盒,“奶油”是五彩毛线。

“每年做蛋糕之前,我脑子会先构思好,一年一个,在技巧和花样上,会不断更新。”

去年做的一个毛线版蛋糕,很是出彩:蛋糕是双层的,蓝色“奶油”为主色调,沿蛋糕一圈装饰了城堡和Q版小人,第一层是海洋生物,第二层是带着皇冠的爱莎公主。这样的蛋糕模样已经十分讨喜了,没想到还设置了“机关”,蛋糕的第二层可以转动,打开按钮,整个蛋糕会发出星星点点的光亮,还能唱生日歌。凑近细瞧,好似走进一个童话世界。

(去年为孙女做的生日蛋糕。摄影/记者 陈烨)

周丽君说,她喜欢手工,是从20多年前开始的,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便沉下心来研究毛线编织。

她喜欢自己的每一个作品,也非常乐意分享。那么多年来,她送出去的“宝贝”至少有五六百件,大到用旧衣改制的挎包,小到用毛线编织的蛋套。

“她是我们社区里的宝藏阿姨,也热心公益。去年春节前,她花了20天时间编织了30多个大苹果,送给辖区里80周岁以上老人,寓意红红火火。”牡丹社区党委书记赵旭飞介绍,在基层治理中,社区通过网格排摸,一直在吸纳有特长、有热情的居民,链接“达人资源”,为广大居民提供精准服务,营造大家园的和谐幸福。而周丽君,就是其中一位。

记者了解到,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今年是周丽君“角色”转换的一年。在社区牵头下,她带头成立了巾帼巧娘团,同时也开设了公益性的编织课堂,平均每月二到四节课。

从一名喜欢手工的普通居民变成一个传授技艺的带队“导师”。事儿也许多了,但因为更广泛的分享,她也有了更深的热爱。

来源:甬派客户端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