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还在中国,南海就传出信号,美国建的新联盟,要有动作了?

郑继永教授 2023-06-19 17:00:46

近期,布林肯访华一事让全球的目光聚焦中国。中美关系作为当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各方都在持续关注此次中美对话是否可以把两国关系拉出谷底。不过,从美方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这次布林肯的中国行很难让中美关系实现本质上的改变。

拜登提前派出沙利文前往东京与日韩等国官员会谈‍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就在布林肯访华之前,美国政府派出了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前往日本,并在东京与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的安全高级官员进行会谈。有消息透露称,沙利文目前已经单独与日本和菲律宾两国的国家安全顾问进行了一次“三方会谈”。从谈话内容不难看出,此次三方会谈的矛头直指中国,讨论话题始终围绕着南海和台海。

日本媒体报道称,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已经在此次会谈达成一致,将通过所谓的“同盟”来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加强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三国安全官员还强调“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是非常重要的”,之后各方将通过新的“四方伙伴关系”去努力提高菲律宾的“海洋领地意识”,并致力于加强在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领域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菲律宾和日本在未来几个月将会召开更多的“三方会谈”,以在南海地区展开更多的活动。

菲律宾媒体的报道

要我们来看,美日菲这次的会谈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在本月初举行的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期间,美国防长奥斯汀就与日本防卫大臣、澳大利亚防长和菲律宾当时的代理防长举行了首次四国防长会谈。当时,四国防长不仅讨论了在南海展开联合巡航的可能性,还就之后的合作计划达成了一致。而这次美日菲三国安全官员的谈话,明显就是在四方会谈后进一步确定了合作计划。

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之前,拜登政府提前安排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访问日本,并与菲律宾和韩国等方面商讨所谓的“南海和台海问题”。美方的做法明显就是一边给中美关系加“护栏”,防止关系持续恶化,最终演变为冲突,另一边又在敏感问题上施压挑衅中国,给中国上眼药。

南海

众所周知,近几年美国始终在深入介入南海地区,始终没有停止过加强与南海周边及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域外国家在外交、 军事、 法律与舆论等领域的双边、多边密切互动。目前这种多边关系也已经逐渐形成联合战略的轮廓。自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入主白宫后,美国政府进一步从中美战略竞争和推进美国印太战略角度审视美国的南海政策,将南海问题视为维护美国地区权力优势的重要抓手。

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南海地区已经被美国这个域外国家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南海地区连通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堪称印太地区的中心,其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价值相当重要。在中美地缘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南海地区已经被视为中美战略竞争的前沿地带。换句话说,那就是谁控制了南海,谁就有可能影响到两国地区战略竞争的未来走向。

美国总统拜登‍

近些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全球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也就让美国担心自己在亚太地区的主导优势受到削弱,所以就围绕中国邻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发起了外交攻势。虽然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都在中美战略竞争中“选边”美国,但这些国家毕竟是域外国家,美方在南海区域内的重点目标还是东盟国家。所以在不久前的香会期间,美国才想拉着菲律宾代替印度,组建一个新的美日澳菲“四方机制”。

拜登政府在拉拢东盟国家时,可以渲染所谓的“中国挑战”和“中国威胁”,并把自己打造出一个“保护伞”的姿态,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不断加大拉拢力度,甚至还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倡议,以此来对东盟国家作出承诺,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投资和高科技支持,并以此削弱东盟对中国的贸易与市场依赖。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东盟大部分国家还是保持了该有的理智,除了菲律宾有明显的亲美倾向外,其他国家表现得还是比较冷静。即便是同样与中国有领土分歧的越南,在面对美方的拉拢时也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和判断。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即便美国始终不愿意放弃对南海问题的干预,这将导致南海问题上的中美战略竞争长期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实力不断提升,在南海的反介入能力也不断增强,美国的实力将会持续出现下降的态势,介入成本反而会不断升高。中美在南海地区的实力此消彼长,美方打造的“联盟”和“小圈子”也无法发挥作用,最后美国必将会被赶出南海,无法再继续兴风作浪。

0 阅读:94

郑继永教授

简介:复旦大学教授,朝鲜半岛研究者,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