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寇准、包拯、赵德芳是否同殿称臣?有什么历史依据?

浪浪有多浪 2022-06-16 15:39:27

三人是否同殿为官?可以查询他们的“档案”,即可一目了然。

‬赵德芳

生卒年:959~981。

赵德芳出生的959年,史上称为显德六年,这一年发生了天崩地裂的大事,继承后周皇位的世宗柴荣驾崩,年仅38岁。

后周朝野上下悲痛之余,谁也没有注意到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近卫军统帅赵匡胤的二儿子降生了,这个婴儿就是赵德芳。

十七年后的公元976年岁未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时为宋太祖的赵匡胤死在汴京皇宫中的万岁殿里。

很多历史记载都认为是赵光义上演了一场“烛光斧影”的惊悚悬疑剧,将自己的哥哥赵匡胤杀死了;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只有司马光持不同看法,赵光义本人不在凶杀现场。

此时应该赶到现场的是赵匡胤的二儿子、年仅十七岁的赵德芳,当时最有权威处理后事的人是宋太祖的第三任皇后宋氏。

顺便说二句关于孝章皇后宋氏的事情,她是开国元勋后代,十六岁(968)时选入宫中,比赵匡胤小25岁。

她没有子嗣,特别喜欢已故赵匡胤的第二位皇后王氏的二儿子赵德劳。

但是,赵光义特别不喜欢这个嫂子一一前皇后娘娘。后来被打入冷宫,近二十年病故后也不准入皇陵,只能权殡普济寺。

宋皇后时年仅24岁,她在忙乱中只是口头命太监出宫召正在开封休假的贵州防御史赵德芳入宫。

令人意料之外的是,匆匆赶到现场的却是赵光义,这个关键的记载人是司马光。

赵光义也是奉命行事的太监召来的,关键是太监本人情況却在史书上没有相关详细记载。

缺乏魄力和经验的宋太后拱手让出继位皇帝的决定权,马上改口称赵光义为皇帝。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是宋太祖留给世人的名言,却暗合天意。以后宋皇后、三弟赵光美、亲侄子赵德昭、赵德芳都遭到不同的打击,对他皇位威胁最大的赵德芳在自己哥哥自杀身亡的两年后,在睡梦中莫名奇妙地死了!这个时间节点是公元981年。

寇准

生卒年为:961~1023

他是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宋代重视文官,凡是进士出身的人,立即授以职位,授予大理评事(司法机关职员),随后为巴东知事。

公元981年赵德芳去世时的职务是贵州防御使,公元980年寇准才进士及第,在非常短促的一年中,凭寇准身份的低微,俩人根本没有机会同殿称臣,

‬包拯

生卒年为:公元999~1062。

也就是说,寇准38岁的时候,包拯才出生,天圣五年(1027)包拯进士及第,而寇准已经在天圣元年(1023)去世。两个著名人物连面都没见过。

综上所述,三位宋朝先后的名人,因为出生时间的差异而导致彼此根本没有见过面,何来同朝为官!

1 阅读:141

浪浪有多浪

简介:浪浪有多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