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花溪河边的垂柳》,让武汉和贵阳的孩子成了知音

长江日报 2023-11-28 21:30:2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8日讯(记者刘嘉 通讯员刘心悦)近日,江汉区红领巾实验学校管乐团的同学们正在排练一首乐曲《花溪河边的垂柳》。老师告诉同学们,这是作曲家陈黔为家乡贵阳花溪二小的管乐团创作的乐曲,描绘的就是学校门前花溪河边的美景。

线上交流现场。记者刘嘉 摄

“老师,花溪河边是什么样子的?”“河边真的有很多柳树吗?”管乐团的小朋友们很好奇,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了帮孩子们答疑解惑、更了解这首乐曲的背景和情感,红领巾实验学校辗转联系贵阳市花溪区第二小学“花儿朵朵”管乐团师生,通过线上交流会探讨音乐学习心得,分享各自家乡特色。

28日下午,通过排练室背后的大屏幕,武汉的孩子们和花溪二小师生“见面”了。红领巾实验学校管乐团认真演奏起《花溪河边的垂柳》,收获了来自贵阳师生的掌声。

线上交流现场。记者刘嘉 摄

花溪二小管乐团老师介绍,《花溪河边的垂柳》乐曲中的花溪河就在学校门前流淌,河边生长着许多柳树。河边垂柳也是师生们最喜爱的风景。

《花溪河边的垂柳》旋律来自布依族民歌小调,花溪二小的学生中就有不少是布依族。连线时,一位布依族女生站到摄像头前,大方地用布依族语言演唱了《好花红》。红领巾实验学校的孩子们也登台演唱,在《汉阳门》《武汉伢》这两首“汉味”十足的歌曲中,用视频画面介绍武汉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欢迎贵阳的朋友来武汉游玩。

线上交流现场。记者刘嘉 摄

“长笛的高音怎么吹才能更好听?”“小号手要怎么练好气息?”……两地小乐手还探讨起各自练习乐器时遇到的困难和办法,互相鼓励坚持练习,争取日后在音乐大赛舞台上相遇。男生柳思辰感叹:“通过这场线上交流,我不仅对《花溪河边的垂柳》这首曲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认识了有相同爱好的贵阳朋友,分享了各自家乡的文化。这样交流真有意思!”

线上交流现场。记者刘嘉 摄

“以音乐为桥梁,武汉贵阳两地的孩子在交流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燃起了对家乡的热爱。”红领巾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刘小菁说,学校的管乐团2019年成立,现在有46名团员,孩子们每天坚持练琴、排练,从器乐学习中收获成长与欢乐。“‘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武汉,我很高兴现在的孩子们也能通过音乐结识朋友,感受不同风格文化的魅力。后期,学校还将开展更多形式的交流活动。”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