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球丨孙颖莎4:0兵不血刃擒下王曼昱,技战术明显高出一个层级

乒芯熬炉熏 2024-04-04 09:00:12

001

看完下半区的半决赛后,王曼玉虽然状态爆棚并且赢了陈梦,但破绽与缺陷也是明晃晃的摆在那里拜托!请亲们高抬“贵”手点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因此,赛前在与朋友聊天中早就断言了孙颖莎会赢的“稳”。

人们肯定认为,这场球肯定是一场残酷的争夺,没想到孙颖莎却赢了个4:0。

不是王曼昱状态不好,打陈梦没看出来状态不好,明显现在孙颖莎没有技术漏洞,正反手均衡,正手第一,反手现在也很牛,前三板又是女线公认的第一,只要伤病控制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现在女线没人能赢她。

王曼昱只能说和以前的自己比有进步,前三板是为后面的球做铺垫用的而不是单一的技术,她的正手只能说现在的使用率比以前多了,但昨天的那场根本就没发挥的空间,乒乓球是肌肉记忆,她以前是反手利所以比赛中还是以反手为主。她现在的漏洞太多,光是速度这一个问题就是她解决不了的。

这一场比赛,莎莎状态真的很好,反手相持也丝毫不输,正手几乎没有无谓失误。鳗鱼这场节奏特别是三四局基本没打起来,不知道是心态太急还是状态不好的原因,这次确实被碾压了。

002

坚决强化速度,绝不给鳗鱼留下腾挪的空间。

两人比赛,互相知根知底。王曼玉球的最大特色是强烈的旋转,但他最大的弱点是速度稍慢,左右转换不够迅速。

所以莎莎就抓住了这个致命的弱点,提高节奏,快速出球。反手对垒,正手相持,不断提速。鳗鱼的球刚刚打过来,就被他迅雷不及掩耳的砸回去,压制的鳗鱼喘不过来气,变的手忙脚乱。

比赛前我预计夺冠几率是五五开,看完比赛我只想说,莎莎真的已经克服了之前内战,特别是面对曼昱时的心魔。之前是内战不够狠,现在是面对谁都不用狠,她只需要稳定好自己,就能战胜一切对手。

她坚定的眼神,从始至终的淡定情绪,告诉所有人:有技术有起伏的小魔王,终于成长为内功强大的大魔王了。期待大魔王后面的每一场比赛!

最有可能上巴黎女单的两个人(其实莎莎已经99.9%了,鳗鱼75%),大家预料的会是一场精彩的大战,结果4比0就结束了,而且除了第一局都是毫无悬念。

目前看女单这块金牌还是最稳的,只要是莎莎尽全力想赢的比赛,只要不是身体状况不好或者连续作战,那么基本都能拿下,目前世界女单,莎莎是独一档的存在。

003

最近看曼昱比赛,跟谁打都感觉不放心。

打老郑有来有回,打小田若非对手基本功太差(得一分丢一分,旋转判断不清只靠搏杀)还真难说。对大梦那场完全是大梦力量不够(但凡有田志希的力量都能拿下),很多相持球总是少一板,当时就觉得如果是莎莎,曼昱将毫无机会。果不其然对莎莎一场大败。

曼昱护台面积大,反手甚至全台拧拉技术一流,仅凭这两点对付发接发质量差的外协就够了。对国乒主力想登顶这却完全不够。

2023以来国际赛场莎莎已经5:1曼昱了,而且大都大比分赢,输一场也只是2:3,这很能说明问题,曼昱也不是不能赢莎莎,但两人现在已经有差距了。而且曼昱对同同也输多胜少,跟大迪互有胜负(两人长期世排三四分守半区交手少),只是对大梦有优势(大梦力量差)。

首先发球不让曼昱拧拉,或者拉不出质量,台内球曼昱并无优势,威力马上减半。打相持反手架太高,正手有夹臂连续性不足。发球变化没莎莎多。这都是问题。就说对外协哪怕有一板回球质量不高也可以弥补,给莎莎就是一板过。

二十五六岁对女乒来说是巅峰期,如今明两年都压不住莎莎,那就真没机会了。目前来看莎莎还真难压住。

对于一个正常的中国乒乓球迷来说,无论最后奥运会上了谁,在这块乒乓球最稳的非团体项目中,最后金银拿回才是最终需要的唯一结果。所以对于几位姑娘的唯一要求就是外战不要掉链子,保持对外协心理上的压制。

倒是男单这面现在有点意思了,大胖连续两站重要的比赛中异军突起,其实这站ban掉骰子可能也是为了考察二单人选吧,大胖也确实把握住了机会,拿下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冠军,接下来就看单打世界杯了,如果证明自己有守住半区的实力,那么未必不会拿到一张巴黎的男单门票,对于顶级的职业运动员,心态的蜕变有时候比技术进步更重要。最近小胖的场外新闻比较多,演唱会后似乎状态一直不好,很难说,和心态没有半点关系。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

我是新心芯达人,祝您能够成就初心,游览祖国层峦叠嶂的山河美景。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5 阅读:448
评论列表
  • 2024-04-10 21:33

    小编一看就是莎谜!孙颖莎,王曼昱其实都不错!只不过王曼昱的韧劲是孙颖莎没有的!千年老二指的就是孙颖莎!孙颖莎输陈梦多次,为什么在关健决赛中总输陈梦?唉!从这一点我就认为孙颖莎不比王曼昱!

    天下 回复:
    都世一多久了,还千年老二,你特么就是来搞笑的[笑着哭]
    飞天 回复: 天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2024-04-11 06:41

    说得很明白。正反手衔接速度除了陈幸同,别人已经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