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宝宝的挑食“魔咒”?

萌娃健康 2024-01-31 10:38:06

关于孩子吃饭这件事——

不吃饭的孩子,让父母头疼;

挑食的孩子,则让父母抓狂。

有的孩子不爱喝牛奶、

有的孩子不爱吃鸡蛋、

有的孩子看到蔬菜就皱眉头...

家长如果强迫孩子屈服,

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宝宝怎样才算“挑食”?

大人都对食物的喜好有“雷区”,孩子就更不例外了。不过,当你家娃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时,就说明TA已经开始挑食了,需要引起注意:

1.不吃整类食物

比如,谷物淀粉类、水果蔬菜类,奶制品。不吃任何一整类食品,都算作挑食。

2.不吃某种质地的食物

比如只吃很脆的食物,不喜欢吃软糯的食材。

3.不吃某种特性的食物

比如,只要是绿色的食物都不吃。

4.不吃固态食物

只吃流食。比如,麦片、粥、牛奶。

宝宝“挑”的是什么?

01先天基因的影响

挑食习惯可能是天生的。已有研究证实,人对于特定味觉的认知与基因特征有一定联系。如,无法接受香菜味道的人,很可能是因为遗传了特定的味觉受体基因。宝宝对于特定食物气味和口感的喜好或者厌恶,很可能是天生的,而这对于日常饮食偏好有很大的塑造作用。

02不愉快经历的联想

基因的影响并非绝对的。吃到嘴里的食物,不仅有不同的味道,还有各自的口感。这些综合起来的信息传到了大脑那里,还会和个人经历、文化影响联系到一起。有时候孩子也可能因为一些不好的情绪而反感某些食品。

03周围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也是造成孩子挑食的重要原因之一。周围人对食品的各种议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他们对食物产生相应的看法。

04表达自我的方式

1岁半后的宝宝自主意识萌芽,进入第一反抗期;开始挑剔食物,总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进食,或者该吃饭了却还想玩。这一阶段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明明之前食量很好,但突然出现吃饭不张嘴、吐出食物、扔食物等行为。这些都是孩子表达希望“自己做决定”的一种方式。

如何培养不挑食的好习惯?

1、“香甜”滋味,避免过早接触

无须在1岁以内宝宝的食物中添加盐和糖。

父母应当从宝宝6个月起,循序渐进地给其准备味道清淡、烹饪方法简易的食物,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各种食材的原味。

2、刺激气味,潜移默化引导

在宝宝1-3岁阶段,父母应当为他们准备味道淡于成年人的饭菜,也不必强求他们马上接受一些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比如蒜苗、芹菜等食物,父母正常食用,那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耳濡目染,很可能会慢慢接受这些食物。

3、花样烹调,激发进食兴趣

如果发现宝宝在家一直拒绝食用某种食物,可以尝试把这种食材换一种烹调方式,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反馈。

4、以身作则,避免负面暗示

为了防止宝宝挑食,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带头不挑食不偏食。

其次,儿童的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强,父母要尽量减少孩子接触垃圾食品的广告的机会。

最后,还可以通过一些新奇的引导方式,比如和孩子说说TA喜欢的某个卡通人物是如何好好吃饭的故事,来适当地激发孩子对进食的兴趣。

5、耐心引导,避免消极联想

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把食物与某种负面情绪联系起来。当宝宝出现挑食行为时,父母应耐心引导,避免强迫。当宝宝改掉挑食的毛病时,应及时鼓励,多表扬。

0 阅读:4

萌娃健康

简介:传播科学育儿理念,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