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食堂建议本”火了,深陷“网络治校”的高校不妨看看|青年说

荔枝新闻 2024-04-15 22:00:29

厦门大学食堂建议本火了。

图源网络,下同

在这本建议本上,充满了学生有趣耿直的建议和食堂方面爽快也同样有趣的回复。例如,有学生建议道,“建议多烧小酥肉,或者糖醋里脊,谢谢!!”,餐厅在下页回复道,“多煮,多烧,多炒!!”;有学生留言“番茄炒蛋怎么加蒜啊,好难吃,以及番茄太大块了!不好吃”,餐厅回复道,“加蒜?骚操作啊,我问问是不是为了配色”……这样的反馈还有很多,而餐厅方面则多是很爽快地回复,“安排!”“好的厨师已经收到了哦。”

根据建议本上的提示,这本食堂建议本的初衷是“您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与我们联系”,也就是食堂方面设立的一个反馈渠道,有厦大的同学现身说法,分享道:很多同学说虽然食堂的饭不好吃,但每次来食堂最大的乐趣就是翻改进建议本……据说某些食堂意见簿写得太快,几乎每一天就写完一本,搞得食堂工作人员每天批阅一本“奏折”。按理说,许多高校的食堂都有反馈渠道,“建议本”也是非稀奇之物,为何这本建议本能获得如此多的点赞,引来无数其他学校学子的羡慕呢?

这本建议本引发热议和巨大点赞的原因,不仅在于内容的有趣、诙谐和反差,最根本的,在于这种“对话”作为一种现象,所透露出来的人文关怀:学生与学校之间可以进行平等而非上下级的交流;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都能有所回应,而非石沉大海。

学生能合理合情合宜地提出自己的意见,食堂则没有伪作俯身之态,而是尊重学生的意见,关切学生的情绪,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这种良性的互动,诉求的表达与实现,本也是以培养现代公民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这让人想起同样凭借学生好评出圈的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吕品昌,他被学生亲切且骄傲地称为“全世界最好的校长”,又因为名字有九个“口”字,被学生们叫做“九口校长”,他“俘获”学生好评的秘诀便是对话与沟通:学生期末考试要延期、学期结束回家受阻、图书馆假期能否正常开门,通通找校长……“给明星发信息他不一定回,但你给‘九口校长’发信息他铁定回”,句句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吕校长用自己的微信,搭建起了一道学校与学生平等、良性沟通的桥梁。

而故事的另一面,则是近年来有不少高校深陷“网络治校”的泥潭,许多学生在就问题进行正当沟通无果后,将问题抛到了网上,通过舆论倒逼学校解决问题。“隔空喊话”这种交流方式产生的根源便在于,不少高校缺乏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良性渠道,原有的渠道或囿于形式,并不通畅,或公信力丧失,甚至还让人担心举报后的打击报复。

而厦大食堂建议本和“九口校长”的故事,都为高校与学生的交流树立了榜样——平等、高效、畅通、尊重。也说明了一个非常朴实简单的道理,只要你把学生放心上,学生定把你高高举起。而这种榜样,近年来不少深陷“网络治校”的高校不妨认真看看,仔细学学。人文关怀,从来不是宏大叙事,而是点点滴滴,涓涓细流,共同汇成一个“人”字。(陈自强 湖南工业大学)

6 阅读:3201
评论列表
  • 2024-04-16 07:28

    食堂回复的字好漂亮呀

  • Du 13
    2024-04-16 09:03

    这种单人的意见没什么意义,食堂要照顾大多数的习惯

  • 2024-04-16 09:13

    这个?不是为了作秀?校园网那么方便,要纸质?

  • 2024-04-16 03:55

    厦门大学最具人文关怀的是米饭不要钱,已经延续几十年了,真的很赞让最贫困的孩子都能吃饱饭。了不起的学校,有大爱的管理者!

  • 2024-04-16 13:56

    看了这些提建议的字吃饭都没冐口了。大学生们还是把字练好后再给食堂提建议吧。

  • 2024-04-16 11:01

    点赞

  • 2024-04-16 13:03

    学生的字普遍没有食堂大叔的字好,说明现在的学生不练字!中华文化的悲哀!

  • 2024-04-22 06:40

    名人创办的大学,贴心,有人情味道。

  • 2024-04-16 05:03

    学生的字,比厨师的差太多了

  • 2024-04-19 11:53

    厦门大学的孩子,这字写得……哎

  • 2024-04-16 11:14

    加蒜不好?我还加生姜,众口难调!

  • 2024-04-16 14:51

    21世纪了,纸质建议本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