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来的阿斗”刘禅其实是暗藏心机

行者无疆1982 2024-01-18 19:06:12

刘禅,刘备之子,在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国的皇帝。诸葛亮等相继去世后,魏国大举伐蜀时,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和原蜀国大臣,安排了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蜀臣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落泪,而刘禅看得喜笑颜开。宴会后,司马昭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

过了几天,司马昭看见刘禅后,问他:"你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陪伴刘禅的蜀臣郃正在旁边听到了,回到刘禅的府里,郃正告诉刘禅,不应该那么说,要说想念蜀地,于是,郃正教了刘禅一套说辞,刘禅点头称是。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就把郃正教他的话背了一遍。还装出悲伤的样子,怎么也挤不出眼泪。司马昭心里明白了大半,笑着说:"这话可是郃正说的?"刘禅吃惊,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笑出声来。司马昭确定刘禅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他。

难道刘禅果真如此昏庸的糊涂人吗?

对于"乐不思蜀"的故事,《三国志集解》引于慎行的话说:"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从现实状况来分析,那时的刘禅已为“鱼肉”,这种“没心没肺”是一种自保的做法,即使“有心有肺”也不可能改变现实,恐怕还的把性命丢掉。同样是投降后宣布退位的皇帝,刘禅得做了八年的安乐公后寿终正寝,东吴的孙皓则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赐毒酒杀了,这不就说明了其中的道理吗?!

由此看来,刘禅并非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而且,如果是好的环境下,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代英主。

《三国志》记载,刘备临死前,曾给刘禅留下遗诏,遗诏中,刘备说,丞相曾说你智量甚大,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没有什么忧愁的了。诸葛亮也不是那阿谀奉承之人,说刘禅的智量甚大,不可能是自欺欺人。由此可见刘禅并非鲁钝的人。

还有,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在位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当时恶劣的环境下,能执政如此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或许有人会说,这完全是诸葛亮辅佐的功劳,可是,诸葛亮在公元234年就死了,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皇帝,很难说成是全凭诸葛亮的辅佐之功。

在学识方面,刘备为了让刘禅掌握治国本领,让其学习《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又让他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这个敏字说明刘禅并非昏庸之辈。《晋书·李密传》中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

不仅如此,在征伐的问题上,刘禅的头脑也清醒的,诸葛亮急于北伐之时,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虽然诸葛亮没有听自己的劝说,但北伐之事确定后,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

在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的时候,刘禅怕蒋琬犯诸葛亮的毛病,特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后魏延造反,却诬奏杨仪造反,刘禅听后,马上提出疑问:"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魏延被杀后,刘禅没有一概否定,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一次,刘琰的妻子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琰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

魏国大将夏侯霸因遭到曹爽的株连而逃亡入蜀。其父亲夏侯渊就是被黄忠所杀,他逃亡至蜀,足见其已是走投无路了。刘禅在接见夏侯霸之时说:"卿父自遇害于行间,非我先人手刃也。"寥寥数语,消释前嫌,让夏侯霸放下了心。又指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说:"此夏侯氏之甥也。"(夏侯渊的堂妹乃张飞的妻子,张飞的女儿是刘禅的妻子,因此刘婵才这么说的。)然后又对夏侯霸厚加赏赐,封官爵,一套怀柔拉拢的手段使的十分娴熟。

诸葛亮死后,将军李邈上书,引用历史上吕禄、霍光等人的例子,诋毁诸葛亮,暗指诸葛亮如果不死,早晚会图谋不轨。李邈所说或是其真实想法,或者是为了迎合刘禅。谁知刘禅大怒,下令将李邈处死。这说明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时不清醒,内乱不可避免。

同样是在诸葛亮去世后,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立即就废除了丞相制度,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又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监管行政。把原来集权于诸葛亮一身的职务和权力,一分为二,而且还让两个人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

试想,能做出这样一种政治安排的人难道会是庸劣之主吗?

那么,还有一个最大的疑问,既然刘禅不是庸劣之主,诸葛亮为什么迟迟不把大权交给刘禅呢?

当时,诸葛亮从刘备手中接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经过他几年的整治才开始出现生机。诸葛亮从刘备死后独揽大权一直到死,始终不肯放下手中的权力,大概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一、刘备战败而死,不仅仅是丢了荆州那么点代价。蜀国自刘备死后,人心不安,士兵数量急剧下降。此时的蜀国是很不乐观的,甚至可以说是岌岌可危的,诸葛亮怎么敢放手交于刘禅,这样做,岂不是有负刘备托孤之意。

二、那时的蜀国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出师表》也谈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当时,诸葛亮不但面临着“北边有曹魏,虎视眈眈;东边有孙吴,不怀好意”的外部压力,还有很让人担心的内部压力。当时的蜀国,因为跟随刘备一起征战的谋臣、武将先后离世而变得人才缺乏。这一点给诸葛亮造成的压力可是不小。而蜀国内部的矛盾也一直得不到解决,也正是内部矛盾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诸葛亮成为辅臣后,一方面要处理好和刘禅的君臣关系,另一方面更要处理好那些来自不同阵营、代表不同政治派别的之间的关系。从诸葛亮和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之间的严重分歧就可以看出当时蜀国内部的矛盾是很严重的。所以,这个时候诸葛亮无论如何是不能把政权交给刘禅的。

我们介绍一下李严,他可是与诸葛亮矛盾很深的一方代表,其实,这也源自于刘备,也可以说,是刘备的期望没有达成,结果适得其反了。

李严是南阳人,曾经在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下面做官,干练精明,很得刘表和刘璋的信任,是一个老于世故、才能出众的官僚。

公元212年,刘备准备进攻成都,刘璋派李严抵御刘备的进攻,李严却率领军队和一些官员投降了刘备,攻占了成都。

李严的投降虽然对刘备取得最后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这确不是他成为托孤大臣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作为刘璋一方的旧人身份,刘备为了笼络刘璋一方,对李严另眼相看,他任命李严为尚书令,死时,又让李严辅佐刘禅。可是,他同时又让李严担任中都护,驻守永安。也就是说,李严虽为托孤大臣,但主要的职责是镇守边疆。大家知道,辅臣都是围在后主左右的,从这一点上来看,李严是空有托孤虚名,不在权力中心。

其实刘备没想让李严接近刘禅。李严的官职分别为光禄勋、中都护、尚书令。而诸葛亮的官职为丞相、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并在地方上还兼益州牧。蜀国是延用两汉制,中枢机要为三公九卿,丞相本为三公之一,而光禄勋却为九卿之一,也就是说,李严的位置实际与诸葛亮相差较大,但是,大家又同是托孤大臣,所以,这矛盾是不可能小的。

还有一个对刘禅有质疑的问题,他大军未损,为何不战而降。当时的形势不得不让刘禅做出做后的抉择,要么负隅顽抗,彻底被消灭,要么俯身祈活,他选择了后者。大家看三国的历史知道,当时蜀国的实力已经远不及魏国,已是无法抗衡,所以说,这应该不是昏君的抉择。还记得,当时,他对不肯投降的儿子说:“现在大臣都说要投降,你却仗血气之勇,想要让满城流血吗?”如此分析,刘禅不但不昏庸,还是一个仁慈的君主。

0 阅读:17

行者无疆1982

简介:随笔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