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洪敏的“软弱”,才纵容了他的管理层,导致了今日东方甄选困局

爱八卦的喵呜 2023-12-16 23:49:19

PS:校对回家带孩子去了,欢迎大家帮忙一起挑错别字,感谢!!!!

2023年的12月,比往年格外寒冷,皑皑白雪几乎覆盖了整个北方。

这个月的俞敏洪内心,应该比其他人更为寒冷。

短短几天时间,东方甄选账号就流失了几百万粉丝,一个处理不好,“东方甄选”这个好不容易才做起来品牌,很可能就此消失。

经过几天发酵,俞敏洪终于做出了开除孙东旭的决定。

这对于俞敏洪来讲,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决定,罗永浩曾经评价过俞敏洪,说他是一个很没有原则的人。

对此俞敏洪本人,也十分赞同,特别是在管理方面。

他曾经说过:

“管理最重要的是说一不二,但我做不到。我对我的下属所犯的错误一再容忍,最后忍不下去了,觉得他的能力实在不适合他的位置,就会想办法帮他换位置。说好听点,我的软弱应该是上善若水。”

俞敏洪这一句话,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也正是俞敏洪的软弱,才纵容了他的管理层,导致了今天矛盾的爆发。

当然,也正是俞敏洪的纵容,才让他的手底下出来了那么多人才,比如罗永浩、李笑来,以及如今捡了一个大便宜高途佳品的CEO陈向东。

纵观俞敏洪一生,忍不住让人感慨,如果俞敏洪不是那么宽容,还会有今天吗?

一、

俞敏洪长相和蔼,就像邻居老大爷一样亲切,这跟他从底层成长起来,有一定的关系。

1962年,俞敏洪出生于江苏省一个小山村。

在那个贫瘠而又落后的村落,俞敏洪快乐的度过了整个童年,而这些快乐,则都源于他那个憨厚的父亲。

俞敏洪家乡溪流纵横,有很多小水沟,村民们经常会去河里捞一些鱼虾来改善伙食。

俞敏洪的父亲是一个摸鱼好手,在他的记忆里,只要家里没了饭菜,父亲脱下衣服,赤裸着跳进河里,不一会就扔上几条活蹦乱跳的鱼虾来。

这让俞敏洪非常钦佩。

秋天的时候,上游不会有水流下来,父亲就会把小河两头拦截起来,然后用水桶把水一桶桶的运走,直到露出河底的鱼虾,和螃蟹等等。

这是父亲的战利品,每到这个时候,俞敏洪与村里的小伙伴们都会玩的十分欢乐。

小伙伴们每人都能分几斤鱼虾回家,这让父亲成了众多小朋友心目中的英雄,这也是俞敏洪最自豪的地方。

也正是父亲这般憨厚的性格,也影响了俞敏洪。

在他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发过火,更没有打过他,即便后来他长大了,读大学了,父亲也是如此。

摸两条鱼虾,热一壶小酒,爷俩个坐在屋檐下闲聊。

俞敏洪大学毕业以后,找了工作发了第一份工资,第一时间买了一瓶好酒给父亲带了过去,让老爷子高兴了好一阵子。

1991年,身在北京的俞敏洪突然接到父亲身患脑溢血的消息。

等到俞敏洪请好假,匆匆从北京赶回到了家里了以后,父亲已经去世,这也成了他一生遗憾。

看着灵堂中的父亲,俞敏洪泪流满面。

这时候,母亲告诉他,父亲离开的时候,一直在喊他的名字。

父亲离开了,但是他给予俞敏洪宽厚待人的性格,也成了他之后成功的关键:

“如果我以非常强硬的姿态出现在新东方人面前,那新东方早就散架了。新东方人都是自恃清高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最怕自尊心和尊严受伤害,交流时太直接,他们不能接受。”

在新东方中,当矛头指向俞敏洪的时候,无论对错,他都会听着,不会跟对方发火。

不过,俞敏洪之所以成功创立新东方,母亲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如果说父亲给予的宽容让俞敏洪看的更高,那么母亲则赋予了俞敏洪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走的更远。

母亲性格刚强,不仅管家里的大小事,村里谁家有事儿,也会来请教母亲。

在俞敏洪的记忆里,有一件事非常深刻,一件事是村里突然下大雨,母亲带着全家人帮助村里人把晾晒的粮食搬回去。

结果自己家的粮食,却被淋湿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母亲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即便后来俞敏洪事业有成,把母亲接到了北京住了十多年。

老太太回家的时候,依旧是村里的话事人。

就连后来俞敏洪能够读大学,成为一名英语老师,都是因为母亲。

在俞敏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希望他成为一名老师,因为农村人的生活太苦了,她不希望儿子继续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1978年,中国第一次高考统考,可惜俞敏洪落榜了,英语仅仅只考了33分。

本来打算认命回村种地,母亲不甘心,听说乡里初中缺一名英语老师,便跑到校长家里推荐自己的儿子,向乡长吹嘘自己儿子英语很好。

愣是把俞敏洪塞进了学校,成了一名英语老师。

第二次高考,俞敏洪同样落榜了。

母亲听说县政府正在办一个外语补考班,又开始去跑关系,顶着大学找到了补习老师的家里。

看着这个淳朴的农村妇女,为儿子的前途,做出这样的努力,补习老师感动了。

破例收下了俞敏洪。

母亲回家的时候,因为大雨弄的道路泥泞不堪,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看着母亲身上泥泞不堪的样子,俞敏洪哭了,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混出个名头来。

第二年,俞敏洪终于考进了北京大学。

不过,母亲如此强势的性格,在俞敏洪成功之后,与他公司的管理层,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在俞敏洪做出选择的时候,让老太太非常生气,一度不想认这个儿子。

三、

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成功上市,俞敏洪的事业达到了前所谓的高峰,身价倍增。

然而,看似风光的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因为股权构架方面不是很完善,新东方的管理层之间,摩擦不断,经常发生各种矛盾,这时候身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王强以及徐小平,就想深度改革。

把以俞敏洪母亲为首的“关系户”股东,给清理出公司。

这让强势的母亲如何能忍,直接找到徐小平以及王强大吵了一架,这让俞敏洪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最终经过慎重考虑,俞敏洪给母亲下跪,祈求母亲退出公司。

这让母亲十分不理解,认为他是在帮助别人来欺负自己家人,最终经过半年的沟通之后,母亲还是妥协了,但是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搭理俞敏洪。

还放话说:“他不是我儿子。”

其实,从那时候开始,俞敏洪的公司管理层,就已经开始出问题了,当公司做到足够大的时候,权势、利益等等很难分配均匀,产生的矛盾也很难调和。

尽管把裙带关系,踢出了股东架构,但是依旧没有解决这种矛盾。

最终,王强和徐小平也陆续出走。

2014年,已经在新东方耕耘了14年的陈向东,也像俞敏洪递交了辞职信,离开新东方之后,他创办了教育平台“跟谁学”,后来改名为“高途”。

也就是这次“小作文”最大收获者“高途佳品”的前身。

当然,这件事也给俞敏洪提了一个醒,宽容倒是没有错,但是不能逆来顺受,自己的公司还是要自己做主。

作为一名领导者,他需要在宽容和坚决之间找到平衡。

他不能让自己的宽容成为他的软弱,也不能让自己的坚决变成他的固执。他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样他才能更好地管理他的公司,更好地引导他的团队,更好地实现他的目标。

0 阅读:1

爱八卦的喵呜

简介:讨论热播剧剧情,最火的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