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笑着对儿子说8个字,后来字字应验

媚娘说世界 2022-11-28 21:59:08

古代时候立了大功的大臣,会被皇帝赐“太庙”,太庙是什么地方呢?当时皇帝给祖宗们上香的地方,就是太庙,而被供奉在太庙里面的,都是正统皇室,很纯正的那种,可见太庙这个地方是极其严肃和庄重的,所以,被赐太庙那可是很大的殊荣。

尤其是对于汉族人来说,要想获得这样的荣誉,可是难上加难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清朝,满族人是比汉族人更加高贵的,汉族人会被鄙夷,所以要想拿到殊荣,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有一个人却做到了,他就是张廷玉,而张廷玉也是清朝时候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大臣。

提到张廷玉,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就是“圆滑”,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张廷玉不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是很圆滑的,在连着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手底下干事,他还能一直安然无恙而且被皇帝信任,他的能力确实是非常出众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圆滑处事很少出问题的人,竟然被康熙连着贬官,贬了三级,按照常人的反应,被贬官应该都是很担心和害怕的,但是张廷玉不仅没担心。

相反,他还很高兴,刚回家之后跟自己儿子说了八个字,而这八个字,在后来全都应验了。

张廷玉到底做了什么会被连贬三级?他为什么会因为贬官而开心?他说的那八个字又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各种缘由吧。

扎稳脚跟却遭降职

张廷玉的父亲就是做官的,这大概也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张廷玉,张廷玉在做官这一方面,处理的是非常好的。

康熙39年,张廷玉考中了进士,也正是在这一年,他真正走进了官场。要知道,刚进入官场的大臣,尤其是在皇帝身边做事的,是很难被皇帝信任的。

首先是要让皇帝信任他本身的工作能力,让皇帝觉得这个人有能力去为他做事,而更重要的,则是这个人对皇帝的忠心程度。

当时康熙让张廷玉跟着自己去逛园子,表面上是逛园子,其实就是一次考核,不仅是对才能的考核,更是对其能否担当大任的一种考验,也就是在这次逛园子,张廷玉一举拿下了皇帝对他的信任和赞赏,也为自己的官场铺了路。

当时康熙先是问了张廷玉的父亲的情况,因为我们之前也说了,张廷玉的父亲之前也是在官场当官的,张廷玉很流利的就回答完了皇帝的问题,而这只是刚刚开始。

紧接着皇帝就考了他文学方面的基本功,让他作诗,张廷玉之前可是考中过进士的人,这方面当然是不在话下,在顺利作完两首诗之后,张廷玉又回答了康熙的很多问题,这才让康熙真正对张廷玉看重起来。

张廷玉是个做事非常谨慎的人,而也正是他的这一种特质,让他在官场中如鱼得水,康熙对他十分器重,一直到康熙61年,皇帝却突然下旨,而旨意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张廷玉被降职了,而且是被连贬了三级。

张廷玉知道被贬真相

当时这一道旨意一出来,众人都非常的惊讶,因为被贬官的不仅仅是张廷玉,还有其他的好几位官员,但是不同的是只有张廷玉一个人,并没有感觉到沮丧,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张廷玉知道他为什么被贬官。

因为当时的康熙已经病倒了,不能再上朝理政,而在这种情况下,他是要为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下一任的皇帝做些准备的,而这些被贬官的这几个官员就是康熙为下一任皇帝留下的志士。

因为下一任皇帝刚刚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得到大臣的信任和认可,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坐稳龙椅,而提拔一些有才能的人就是一种很便捷而有效的办法。

所以康熙对这几个有才能的大臣贬官,下一任皇帝再将他们升职,认可有能力的官员,这样,朝廷中的其他人就会很大程度上认可皇帝的能力。

所以,张廷玉当时在被贬回家之后,才对儿子说: “为父需待信君赐恩。”

两派纷争被打压

从张廷玉对他儿子说的话来看,就能知道他对官场政治上的这些事是非常敏感和判断准确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才能的人,在第三代皇帝,也就是乾隆的那里,却栽了跟头。

其实刚开始乾隆也很尊重和器重张廷玉,但是当时的汉族人是不被优待的,正好当时的张廷玉又跟朝廷里面的满洲大臣有了纷争,这两个人和支持这两个人的大臣们,直接为了两派。

这件事情引起了乾隆的关注,而为了平息纷争,乾隆决定打压张廷玉,没过多久,张廷玉的官位爵位就都被撤掉了,甚至连配享的太庙都被剥夺了。

在乾隆15年的时候,张廷玉已经对官场没有任何留恋了,于是他辞官回乡,在回去之后五年,张廷玉就郁郁而终了。

后记

张廷玉这一生是很不平凡的,历史上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像他这样,而他一生勤勤恳恳为皇帝做事,最后却落得这个下场,还在后来乾隆还是恢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也算是让张廷玉走的体面。

身在官场,为官清廉坦荡也许并不能成为最好的保护伞,如果勤勤恳恳做事,最后却无法得到应有的,才是最悲哀的事情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