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岛将启动20个城中村改造建成安置房3.1万套

青岛信网 2024-01-30 13:55:11

原标题:完成433个老旧小区改造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青岛将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行动,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全面完成20个低效片区规划设计,完善扶持政策,加快实施139个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新启动20个城中村改造,建成安置房3.1万套。加快100个停车场建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

划重点

报告摘登

完成5个山头公园整治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推动《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落地实施。完成市辖区分区规划及镇级总体规划,优化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编制国土空间近期建设利用、工业用地布局、停车场建设等8个专项规划。加强主要功能区块、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彰显城市特色风貌。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统筹推进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和低效闲置土地处置。全面完成20个低效片区规划设计,完善扶持政策,加快实施139个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高水平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园区,促进产城融合,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基本完成核心区老建筑保护修缮,实现中山路等8条道路改造完工。建成邮轮港区航运金融中心、世界之眼等项目。实施新兴业态招商专项行动,持续提升历史城区人气活力。新启动20个城中村改造,建成安置房3.1万套。完成433个老旧小区改造,一体推进周边老旧街区环境提升,加快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物业服务品质。完成5个山头公园整治,新建城市绿道100公里。实施李村河(张村河)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加快100个停车场建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巩固违法建设治理成效,保持新增违建“动态清零”。持续推进市容秩序突出问题治理,深化景区景点周边、铁路公路沿线和主次干道两侧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00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创建优秀规范化农贸市场40处以上。加快垃圾分类设施改造提升,提高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加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系统化解173处交通堵点,深化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实施100处城市“微更新”。

要干啥

专家解读

用新业态激活历史城区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柳宾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柳宾认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大都依赖于产业的繁荣,而城市更新又可以推动原有产业的变革和新兴业态的衍生。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区域承担的不同功能,选择产城融合度高、轻量化等特点的新产业或新业态,为更新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此,他提出五点建议:

传承历史文脉,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风情街区。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过程中,应通过植入和发展新兴产业业态将传统文化厚重的历史街区打造成为具有本土特色的风情街区,使其成为像上海田子坊、北京南锣鼓巷等那样的“城市名片”。

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过程中,应按照“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要求,从不同建筑、不同区域、不同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活化利用机制,在充分挖掘其传统功能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快融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功能。

活化文化遗产,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798艺术区、上海1933老场坊、广州红砖厂创意艺术区等,都是利用老厂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成功案例。青岛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对历史城区内承载着近现代工商业发展历程的商店仓库、厂房车间、公用建筑等,在保护原址和历史文化记忆的基础上,融入工业设计、时尚艺术、现代文创、文艺休闲等新兴业态,实现特色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品牌。

展示文化特色,打造新型节庆品牌。节庆活动是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和构成旅游产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塑造旅游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带动消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进一步放大依托改造后的历史城区举办青岛国际邮轮节、上街里啤酒节、青岛·市南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艺术季等活动的示范效应,举办历史街区IP巡游、里院演艺、文化展演、非遗展示、时尚购物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同时大力推进“旅游+城市”“旅游+文史”“旅游+元宇宙”融合发展,打造充分展示老城区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的新型节庆品牌。

坚持数字赋能,不断提高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服务业数字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趋势,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过程中,应努力探索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行路径。

怎么干

代表委员说

完善全市停车“一张网”

■市政协常委 王玲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拥有量逐年增加,青岛作为旅游城市也涌入大量外地车辆,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等地的停车难现象相当严重。”王玲告诉记者,她关注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在停车泊位的建设过程中,她认为不仅仅是数量提高,在青岛市范围内亟需进一步完善路内外停车泊位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建设、开发停车后市场应用等链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智慧停车品牌,形成青岛市特色的智慧停车示范,抢占全球智慧停车智能化领域的制高点。

为此王玲建议,应引入具备专业技术和丰富运营经验社会资本与国企平台成立合资公司,双方优势互补,相互赋能,共同提升青岛市路内停车向智能化转型,建立智慧停车管理体系,完善全市停车“一张网”,建立全市统一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充分利用停车基础大数据与交通、公安、城管进行数据联通,最大化地发挥智慧停车数据应用。提高市民停车体验,降低投诉,结合ETC、路内外联动等多渠道缴费路径,真正做到“无感停车、无感收费”的管理模式,提升财政税收、改善道路交通拥堵等情况,将青岛智慧停车打造为全国行业标杆。同时推广智能停车系统,实现车位预约、自动寻位、自动缴费等功能,减少人工管理成本。通过建议停车位共享机制,实现停车位的共享和利用,提高停车位利用率,减少路面停车。同时建立停车位信息公示系统,实时公示停车位使用情况和空余情况,方便市民选择车位。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鹏 刘世杰

0 阅读: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