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悄然发生,父母尚未察觉,还四处炫耀子女有出息

糖糖爱宠物 2024-04-09 09:36:55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大众化,学士课程不再那么受欢迎。过去,大学生是非常珍贵的。如果家里有一个大学生,那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但当今社会,学生几乎遍地都是,研究生更是多如狗。

如果一些本科生选择了相对冷门的专业,他们未来的就业前景可能不如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毕竟,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还是有一项技能的。此外,许多学生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而改变了他们的想法。他们工作的时候,就像孔乙已一样穿上长衫就不想脱下来。他们也不愿意去基层工作,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

为此,很多同学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铁饭碗的位置上。但通过此类职位的考试并不那么容易。一些学生坚持通过入学考试而不找到工作。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新型啃老”的现象。

“新型啃老”悄然发生,父母尚未察觉,还四处炫耀子女有出息

小李大学毕业后,本来打算去私营公司工作,但父母建议小李回家乡报考公务员。小李的家乡是二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错。由于父母的建议,小李最终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乡专心准备公务员考试。

小李原本以为二线城市的公务员不会那么难,于是他向海口的父母夸口,第一年一定能落地海口,以后我们家就有了公务员。父母听后非常高兴,顿时感觉脸色都亮了。他们还向许多家人和朋友展示了他们的孩子是多么有前途。

然而,小李第一年就未能通过公开考试。小李以为自己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于是向父母要了钱,报名参加了培训班,确保这次能顺利去海边。可是转眼三年过去了,小李依然没有上岸。

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小李习惯了呆在家里,不想去找工作,所以他一直告诉父母,他今年一定能考上。父母虽然心疼,但也不能说什么,继续承担小李的费用。事实上,这种现象就是“新型啃老”。许多毕业生刚刚开始坚信参加公考,但多年来却没有成功。

可在象牙塔久了的学生,已经失去了上班的动力,不愿意工作。而且因为年龄的增加,已经不再是应届毕业生的他们,更以失去就业优势为借口,继续在家里面啃老,还美其名曰备考。很多家长一开始还没有察觉,沉浸在子女画的大饼中,到处炫耀孩子有出息,却不知道听到的人都在背地里面笑话。

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容易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考研,我也跟着考研。我听到父母建议参加公考,所以我转身又参加了公考。

但由于准备不足,最终他们既没有考研,也没有考上公考。可见,学生要想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在大学时期就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果真的想参加公考,同学们应该提前开始准备,这样才有更多的被录取的机会。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一个学生连续多年参加公考却始终没有落地,甚至笔试不及格,那么他确实需要及时止损。

这证明学生不是公考的好人选,所以不要执着。如果你直接就业,你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将来你可以决定跳槽,给你一个更好的未来。

4 阅读:5995
评论列表
  • 2024-04-09 10:25

    中国第一啃老是自费出国留学,花钱回家后,只学会了喝咖啡;第二啃老是大学毕业不停的创业,反复投资不见回报,父母只能卖房;第三啃老是不停地读书,读研读博,成为巨婴。

  • 2024-04-10 12:23

    这几年211都不好使

  • 2024-04-10 08:57

    大学文凭不如有一缕关系。[哭哭]

  • 2024-04-09 13:16

    啃!啃也心甘情愿!咋?你不服气?

  • 2024-04-09 17:25

    内卷到了最后就是学历高了没人愿意自己去拿着那些低微的收入而对不起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开始眼高手低,最后啥也不是

  • 2024-04-09 17:23

    我曾经一个同事,2013年我们一起上的班,他一直考公务员,前几天听说他考了10年,去年才考上一直面试不通过,就去年才知道面试得送礼

  • 2024-04-09 20:40

    孩子如果连985,211都没考上的话,趁早还是早点工作。未来随着AI的快速发展,能被取代的工作越来越多,聪明的赶紧学个电工证,水暖工,估计一辈子至少能有饭吃。

    小小一条鱼 回复:
    人也要被取代呢
  • 2024-04-14 16:26

    投资回报率模糊

  • 2024-04-23 15:15

    外国公务员有这么热吗?

  • 2024-04-30 12:00

    一直考到35岁不能考吗

  • 2024-04-09 10:48

    研究生永远比本科少,本科永远比专科少,正因为学历贬值,才要追求更高的学历。

  • 2024-04-09 22:54

    父母无德,重女轻男变态思想,有儿子招女婿买车买房买工作,自己儿子饥寒交迫积劳成疾,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当父母

  • 2024-04-09 14:04

    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没道理,人生有太多的意想不到,并不是人人都有好命好运与贵人相助,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满怀抱负而不得志者并不在少数。

  • 2024-04-09 10:09

    自己出去工作,不要啃老。

  • 2024-04-09 18:49

    现在的内卷情况这么严重,难道要把自己的孩子逼疯了才好?会读书考试不一定就生活能力也强!美国还有流浪博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