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航母起步,恰逢“航母无用论”当道,只能以反潜巡洋舰当幌子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2024-02-10 23:10:23

▲太平洋战场上航空母舰大对决

在航空母舰发展史上,苏联是一个后来者,当美军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军联合舰队展开数十艘航母的大对决时,苏联还没有制造过航母。二战结束后,由于接替斯大林担任苏共总书记的赫鲁晓夫严重低估了航空母舰的作用,认为类似的大型舰艇在核武器面前只能作为“活动靶子”,在他的固执己见下,苏联海军航空母舰发展计划被束之高阁了。

▲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一贯反对大型舰艇

苏联海军被迫创造了“大型反潜巡洋舰”这一新名词

1956年1月,赫鲁晓夫将坚持发展航空母舰的海军司令库兹涅佐夫撤职,并将其军衔从海军元帅一直降到中将。但杀鸡儆猴的作用并未让苏联海军中的有识之士们放弃初衷。但由于赫鲁晓夫对建造航母所持的消极态度,直接提出建造航母无疑将是比库兹涅佐夫更惨的下场,因此必须采取障眼法和曲线发展的战略。

当时,赫鲁晓夫一直迷信“导弹制胜论”,热衷于和西方搞核军备竞赛,而1959年美国“北极星”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驶抵苏联附近海域巡逻,使赫鲁晓夫感觉到了莫大的威胁。以新任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为首的海军官员们就以此为突破口,提出苏联海军迫切要发展直升机航空母舰以加强反潜力量,并向赫鲁晓夫提出了“大型反潜巡洋舰”这一新概念,让其感到这不是发展航空母舰,而是搭载反潜直升机的巡洋舰。

▲“莫斯科”级仅后部像是航空母舰

“莫斯科”级仅万吨级别,却是奠基之作

1962年1月,“大型反潜巡洋舰”项目获得批准,苏联海军航母建造枯木逢春;1962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莫斯科”号动工建造,1967年5月进入黑海舰队服役。第二艘“列宁格勒”号于1965年开工建造,1968年也下水服役。这种“莫斯科”级的航空母舰的确不伦不类,首先其只有后部是典型的直升机母舰样式,可载14架卡-25型反潜直升机;但其前部甲板和中部建筑则都是重巡洋舰的布置。

不过,由于赫鲁晓夫对大型水面军舰的偏见,苏联在限制排水量方面作了硬性规定,使得这种类型的反潜直升机航母标准排水量只有11300吨,也就和二战时期美军重巡洋舰的吨位差不多,因此其在稳定性、适航性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缺点。好在这毕竟是个有效的尝试,使得苏联从此拥有了水上机场、并为日后舰载飞机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基辅”级航空母舰

苏联航空母舰之路越走越宽

随着赫鲁晓夫的去职,继任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既准备打核战争又准备打常规战争的“积极进攻战略”,开始把发展海军放在突出的地位,尤其是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运输物资的船队在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封锁之下灰溜溜返航,使得勃列日涅夫开始把航母建设摆在一个突出位置。

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动工建造了满载排水量达到4.5万吨的“基辅”级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航空母舰,并在舰上装备了12枚重型花岗岩反舰导弹和12架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对海打击能力。1983年开始,苏联又开始建造满载排水量6.7万吨,可以搭载近50架各型舰载机的新型航空母舰,也就是苏联航母的顶峰之作“库兹涅佐夫”级。随着,4艘“基辅”和两艘“库兹涅佐夫”级的服役,苏联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母大国。

▲“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

0 阅读:0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简介:笑谈风云,闲说历史,另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