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单日涨幅最高百元,全面反攻号角吹响

凉凉新事 2024-05-03 03:30:20

原创不易 记得点赞关注加分享哦!今天是5月2号(星期四)

进入五一假期之后,国内玉米小麦市场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山东企业开始集中反弹,小麦价格更是全面飘红,单日最高涨幅达到百元,整个市场的悲观情绪一扫而空,市场“断流”局面终于出现,本轮粮价反弹能持续多久,价格能否再现高点,节后的价格是涨是跌?今天咱们就来一一聊下!

针对于大家最关心的本轮粮价能反弹多久的问题,先说玉米,就目前的局面来看,玉米市场迎来短暂的“喘息期”,昨日虽说山东企业开始出现较为集中的反弹,但价格涨幅不大,甚至个别企业依旧在下调收购价,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的库存依旧较为充足,涨价更多的还是因为价格下跌过深,小编预计,山东最终的价格会定格在2300-2400元/吨之间,而真正想涨起来,恐怕还是要等三季度了!

同时昨日河北河南等地企业价格以下调为主,但受到降雨的影响,市场运输受到影响,无形中降低了持粮主体的出货速度,但随着山东价格的反弹,不排除五一期间,部分持粮主体依旧会选择出库,毕竟现在的玉米市场悲观情绪弥漫,大家对后期的信心严重不足!

至于小麦价格的反弹,只能说来的有点晚,但好在它终于来了,昨日最高涨幅百元,企业开始逐步恢复到1.3元/斤以上,持粮主体的信心得以恢复,在前面的文章里咱多次说过,小麦上涨是必然的,不过随着小麦价格的反弹,认赔出库的老板开始破口大骂,对此小编想说,事实已成,怨不得别人,只能择日再战了!

本轮价格反弹的能否再现高点,小编认为玉米没戏,但小麦机会还是很大的,原因有三,一是玉米市场的供应量依旧充足,但小麦市场却已见底,二是政策扶持不同,玉米市场五一节后官方即使有大动作,但更多的还是以稳定市场价格为主,而小麦市场则正相反,中储粮全面停拍开始给新粮让路就是很好的证明,三是持粮主体的心态不同,玉米市场两级分化严重, 东北地区短期内不会大面积出现在华北及山东市场,企业的采购热情相对一般,而小麦则不同,随着市场供应粮源的减少,制粉企业的收购压力就来了,提价促粮是必然的手段,而距离新麦大规模入市还需要一个半月左右,上涨空间较为明显!

五一假期之后玉米市场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看新政策是否会落地,这点小编不能过多说,但有一点可以透露,就是官方的红头文件我确实看到了,对玉米市场是利好的,至于小麦市场,即使节后可能出现价格回落,但以目前持粮主体的信心,只要企业不再玩回马枪,价格以涨为主是必然的!

四月已收官,算是拉开了粮价反弹的序幕,对于本月,小编想说最主要的就两点,一是持粮主体的心态是否能坚持的住,二是天气问题,国家气象局发布了五月份极端天气频繁的预警,本月下旬已经初见端倪,厄尔尼诺高峰年真的不是玩闹的!

小结:短期内市场供强需弱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而东北地区目前依旧受到政策红利的影响,但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弱,短期内东北玉米价格可能维持在当前水平,需密切关注后期粮库收购情况及下游采购意向,华北及山东地区想出圈依旧要等待时机,上蹿下跳的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就目前的局势来看,玉米价格“上有顶,下有底”的局面大概率会持续一段时间。对于玉米后市,既不能有过高的期待值,又不能过于悲观,机会还是有的,预计在未来的6-9月份,玉米市场将出现一个相对空窗期,虽然大涨的可能性不高,但价格相比现阶段有可能上涨一两百元。因此,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机会。

随着陈麦见底,新麦大面积入市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留到现在的持粮主体真的没必要过分悲观!小编建议大家彻底放弃认赔出库的想法,近期企业补充了部分库存,但距离新麦大面积入市还需要1-2个月,时间上有利于持粮主体,五一假期,就是引爆小麦价格逆风翻盘的“导火索”,经过本轮疯狂的下跌之后,麦价反弹的高位小编认为依旧有望达到1.45-1.5元/斤,不过小编建议,本轮价格反弹开始之后,要学会分批错峰出库,既能避免降价所带来的风险,又能有效减轻库存和资金的压力。至于五月之后的价格走向,就需要重点关注今年新麦的产情。其次就是关注政策的投放成交情况,毕竟它们是现阶段最直观的“风向标”。

备注:对于当前玉米和小麦市场的行情分析,观点仅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欢迎持有不同观点的朋友留言交流,共同探讨市场走势

0 阅读:0

凉凉新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